書評書序|《完美的獨裁:21世紀的中國》——從權力政治到社會控制的深層透視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牛津大學教授、挪威社會學家斯坦.林根(Stein Ringen)於2016年出版的《完美的獨裁:21世紀的中國》(The Perfect Dictatorship: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由香港大學出版社發行,全書208頁。作為斯坦首度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著作,本書以政治社會學的視角探討中國體制的權力結構、合法性來源與社會控制模式,並以「完美獨裁」之名,揭示當代威權統治的精密化與制度化。 一、研究視角與問題意識:三重假設的檢驗

林根設定三個假設,以探求中國政治體制的本質: 1. 發展型國家假設——以經濟增長換取政治穩定; 2. 福利型國家假設——以社會保障鞏固民心; 3. 權力型國家假設——以控制與忠誠維繫秩序。 他透過宏觀資料與制度比較,逐一檢驗前兩者並予以否定,最終提出中國是一個「以權力為目的」的國家。這類國家並非以服務人民為目標,而是將社會治理、資訊掌控與意識形態滲透視為維繫政權長治久安的手段。此結論既挑戰了「中國奇蹟」的樂觀敘事,也揭示了權威體制在數位時代的新樣貌。 二、比較視野:東亞現代化的分歧

本書的學術價值之一,在於將中國納入東亞現代化的比較脈絡。林根指出,台灣與韓國在威權時期同樣經歷高速成長,但皆經由制度改革邁向民主;中國則選擇延續單一政黨統治,並以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穩固權力。

這樣的對比,對台灣讀者尤具啟發性。林根提醒我們,經濟成就並非民主化的充分條件,反而可能強化威權的合法性。中國體制的「完美」,在於它能將市場機制納入政治控制,形成一種結合效率、監控與民族主義的統治秩序。

三、理論深度與方法限制:在自由主義視野中的張力

林根的理論清晰而具批判性,但其分析亦存在偏向。作者強調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卻忽略中國社會內部的文化認同與社會信任結構。他較少觸及基層政治、民間信仰與地方治理,也未充分討論網絡輿論與社群行動如何挑戰中央控制。

此外,書中結構略顯鬆散,第二章提出的三重假設未能貫穿全書,部分章節論證重疊。若能更緊密地連結理論與實證,並引入田野或微觀社會學的觀點,將更具說服力。 四、台灣視角的反思:民主的警鐘

從台灣的立場觀之,《完美的獨裁》不僅是一部關於中國的分析書,更是一面警鏡。它揭示權力如何在資訊治理與意識形態包裝下變得「柔性」而無處不在。

台灣社會雖以民主為榮,卻同樣面臨數位監控、媒體操縱與政治依附的危機。林根的觀察提醒我們,當社會自滿於穩定與效率時,民主精神最易被侵蝕。真正的對比不在兩岸體制之間,而在於公民能否保持自由思辨與對權力的健康不信任。

五、延伸閱讀與理論對話

若欲深入理解林根論點的理論背景與學術對話,以下著作可作參照:

1. 傅高義《鄧小平時代》——以歷史社會學筆法剖析中國改革開放的政治妥協與權力邏輯,與林根的批判觀形成對照。

2. 裴敏欣《中國的陷阱》——以政治經濟分析揭露中國制度性腐敗的內在機制,與「完美獨裁」的概念遙相呼應。

3. 白信《監控資本主義時代》——雖非專論中國,卻揭示數位監控如何成為全球治理的新模式,為理解中國「社會信用體系」提供理論延伸。

4. 吳國光《中國模式的危機》——從政治文化與權力傳統探討中國模式的自我矛盾,對林根「權力型國家」的觀察形成補充。

5. 陳方隅、周宇修主編《數位威權的崛起》——以台灣研究者視角分析中國輸出威權模式的資訊戰策略,為本書的現代延伸。 六、總結:介於批判與省思之間

《完美的獨裁》以嚴謹的社會學論述揭示中國政治的控制邏輯,也提出對全球民主衰退的警示。雖然在文化敏感度與理論平衡上仍有可議之處,但其最珍貴的價值,正是在於迫使讀者直面一個不容逃避的問題: 當權力以治理為名、以效率為美、以穩定為善,人類政治是否仍能保有自由與真理的空間? 對關心中國政體、東亞現代化與民主韌性的讀者而言,這本書不僅值得閱讀,更值得思索。

史坦·林根(Stein Ringen)1945年7月5日—

史坦·林根(Stein Ringen)1945年7月5日—


Stein Ringen:The Perfect Dictatorship: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Stein Ringen:The Perfect Dictatorship: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出版資訊□ 出版商 香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年7月1日 語言 ‎英語 列印長度 208頁 ISBN-10 9888208942 ISBN-13 978-988820894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9K會員
1.3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9/26
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社會正處在快速變遷與高度封閉並存的局面之中。資訊封鎖、官方史觀與意識形態控制,長期壟斷公共論述的空間。在此背景下,2004年《大紀元時報》發表的《九評共產黨》,20多年來已經引起廣泛矚目。這部作品以強烈的道德語氣與文化批判,直擊中共政權的核心本質,引發海內外極大迴響。
Thumbnail
2025/09/26
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社會正處在快速變遷與高度封閉並存的局面之中。資訊封鎖、官方史觀與意識形態控制,長期壟斷公共論述的空間。在此背景下,2004年《大紀元時報》發表的《九評共產黨》,20多年來已經引起廣泛矚目。這部作品以強烈的道德語氣與文化批判,直擊中共政權的核心本質,引發海內外極大迴響。
Thumbnail
2025/09/07
《人類未來進化史:關於人類增強與技術超越的迷思》( Visions of Technological Transcendence: Human Enhancement and the Rhetoric of the Future.2017),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22 年出版。
Thumbnail
2025/09/07
《人類未來進化史:關於人類增強與技術超越的迷思》( Visions of Technological Transcendence: Human Enhancement and the Rhetoric of the Future.2017),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22 年出版。
Thumbnail
2025/08/30
作者:Yuval Noah Harari 書名:Nexus: A Brief History of Information Networks from the Stone Age to AI 中譯本:《連結:從石器時代到AI紀元》、《智人之上》
Thumbnail
2025/08/30
作者:Yuval Noah Harari 書名:Nexus: A Brief History of Information Networks from the Stone Age to AI 中譯本:《連結:從石器時代到AI紀元》、《智人之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中國人不希望生活在民主國家嗎? 作者 : 霍納斯·瓦格納-反對所有假新聞的人,MAGA 麻省理工學院SICP理學學士- 電腦程式的結構與解釋(書籍) 中國很奇怪。 當你研究它的歷史時,你會發現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古代中國沒有太大區別。因為中國很早就實行*科舉制度*。他們通過考試選拔官員。
Thumbnail
中國人不希望生活在民主國家嗎? 作者 : 霍納斯·瓦格納-反對所有假新聞的人,MAGA 麻省理工學院SICP理學學士- 電腦程式的結構與解釋(書籍) 中國很奇怪。 當你研究它的歷史時,你會發現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古代中國沒有太大區別。因為中國很早就實行*科舉制度*。他們通過考試選拔官員。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03/6/7 自由帝國主義頗能代表美英戰略。世界秩序有兩種:帝國霸權或權力平衡。對美歐日,權力平衡已不復適用。現在只有三種國家—民主體制的西方「後現代國家」、國家主義的中俄印等「現代國家」,以及內戰頻仍的失敗國家。後兩者式對自由民主構成了威脅。但難以援用權力平衡,營造帝國霸權就成為唯一的出路。
Thumbnail
2003/6/7 自由帝國主義頗能代表美英戰略。世界秩序有兩種:帝國霸權或權力平衡。對美歐日,權力平衡已不復適用。現在只有三種國家—民主體制的西方「後現代國家」、國家主義的中俄印等「現代國家」,以及內戰頻仍的失敗國家。後兩者式對自由民主構成了威脅。但難以援用權力平衡,營造帝國霸權就成為唯一的出路。
Thumbnail
這本書深入分析了21世紀中國的政治現實。作者指出學界對中國經濟成就存在誤解,忽略了專制政府的管制策略及體制下的黑暗面。他將書分為五個部分,探討領導人、政府言行、行動、生產、及中國本質。書中指出黨國體制是核心,意識形態是合理化權力的關鍵。習近平時代的中國面臨權力集中和未來展望的挑戰。
Thumbnail
這本書深入分析了21世紀中國的政治現實。作者指出學界對中國經濟成就存在誤解,忽略了專制政府的管制策略及體制下的黑暗面。他將書分為五個部分,探討領導人、政府言行、行動、生產、及中國本質。書中指出黨國體制是核心,意識形態是合理化權力的關鍵。習近平時代的中國面臨權力集中和未來展望的挑戰。
Thumbnail
《李光耀觀天下》 一般民眾和政治菁英的觀點有時是不同的。 愛也罷,恨也罷,70年的經驗加上已無須再證明什麼,展望前方,就未來的世界格局提供了質樸清晰的觀點。李光耀描述了一個在不可阻擋的崛起道路上,仍然癡迷於中央集權 的中國;一個儘管具有永不言敗的活力,卻必須分享其支配地位的美國;以及一個掙扎著...
Thumbnail
《李光耀觀天下》 一般民眾和政治菁英的觀點有時是不同的。 愛也罷,恨也罷,70年的經驗加上已無須再證明什麼,展望前方,就未來的世界格局提供了質樸清晰的觀點。李光耀描述了一個在不可阻擋的崛起道路上,仍然癡迷於中央集權 的中國;一個儘管具有永不言敗的活力,卻必須分享其支配地位的美國;以及一個掙扎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