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書序|《解構美中冷戰》評介--從程曉農與何清漣的學術軌跡觀察新冷戰下的制度對決

李建崑-avatar-img
發佈於學院宮牆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導言:從「潰而不崩」到「冷戰重構」 程曉農教授的新作《解構美中冷戰》,是他與夫人何清漣多年研究中國政治經濟與權力結構的延伸,也是對當前國際格局的時代診斷。兩人早期在《中國:潰而不崩》一書中,即以制度透視與社會剖析並進的筆法,揭示中共體制的韌性與危機共存現象;而今,在《解構美中冷戰》中,這種洞察力轉向全球舞台,對準美中兩強的戰略競合。 這部作品不僅是地緣政治論述,更是一部以歷史為鏡、以現實為據的時代警示錄。作者指出:當代的「美中冷戰」並非舊式的意識形態對抗,而是一場深度糾纏的制度戰——科技、金融、供應鏈與認知領域皆為新戰場。對台灣而言,這不只是觀察世界的窗口,更是思考自我命運的鏡像。 學者背景:由體制內到體制外的觀察者 程曉農出身於中國體制內的研究菁英,早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計劃經濟,曾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副研究員。1989年「六四事件」後,他毅然離開中共體制,赴美取得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博士,轉變成中國改革問題的批判性學者。他長期擔任《當代中國研究》主編,致力於中國轉型研究,並以嚴謹的數據與制度分析,揭示中共內部矛盾與政經結構失衡。 其夫人何清漣則以社會學視角剖析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權貴資本主義現象,其代表作《中國現代化的陷阱》曾在上世紀九○年代引發廣泛震動。她揭露中國改革中「制度紅利」被權勢階層掠奪的過程,奠定了其「經濟社會學的現實批判」風格。兩人於海外長期合作,結合經濟學的理性分析與社會學的制度洞察,形成一套橫跨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中國研究體系。 可以說,程、何二人構成了一組「制度觀察雙鏡頭」:一方從宏觀經濟結構切入,另一方從社會分層與權力運作剖析,共同描繪出中國轉型的真貌。 書中論點:冷戰重啟與制度糾纏 《解構美中冷戰》全書以「冷戰再現」為主軸,卻指出這並非重演美蘇對峙,而是更複雜的「共生式對抗」。程曉農將之形容為「敵中有我、我中有敵」的雙向滲透結構。 1. 經濟層面——「全球化陷阱」的反噬 作者指出,美國長期錯估中國的戰略意圖,誤以為經貿往來可促成中國自由化,結果卻助長了中共的國家資本主義與科技威權體制。全球化不僅未帶來開放,反使美國成為中國產業鏈的依附方之一。 2. 科技層面——新型「晶片冷戰」 程曉農認為,科技戰已成為冷戰的核心戰場。美國限制高階晶片輸出,中國則透過國家資金扶植替代產業。這場「技術主權之爭」,將決定未來二十年的全球權力分布。 3. 認知層面——資訊戰與意識形態模糊化 作者進一步指出,中共當前已將「話語權戰爭」視為國家安全戰略之一,利用輿論、社群、文化滲透改變西方民意結構。美國則在自由言論框架下反應遲緩,使得「冷戰」形態滲入公民認知與媒體生態。 台灣的角色:自由世界的前哨與壓力點 在程曉農的分析中,台灣既是「第一島鏈」的樞紐,也是民主與專制對抗的象徵性舞台。台灣的戰略地位不僅關乎地理,更關乎制度價值。 他強調,若美中冷戰持續深化,台灣將被迫在供應鏈、科技與外交安全間重新定位。對台灣而言,真正的挑戰不僅來自外部壓力,更在於能否維持制度信任與社會韌性。作者警告:「若民主社會自我懷疑,威權體制便能以效率之名贏得心理戰。」這一論述顯示他對「認知作戰」的深刻洞察,也呼應近年來資訊戰研究的趨勢。 書寫特色與思想風格 程曉農的筆法一向兼具「理論深度」與「故事敘述」。本書雖屬政治評論,卻採用「地緣推理小說」式結構:在宏觀理論中夾敘具體場景,以推演方式帶出戰略後果,使讀者能在敘事中理解抽象邏輯。這使作品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 此外,書中多處使用歷史對照,例如以「二戰後冷戰形成」比擬「科技霸權重塑」,以冷戰史為背景鋪陳當代格局的回聲,具有一種「時代重演」的辯證性。 學術評析:警世之文,亦待深化 從學術立場觀之,《解構美中冷戰》是一部具高度戰略敏銳度的現實分析,但仍可指出幾項深化方向: 1. 理論架構尚可更嚴謹——作者以事例支撐論述,但「冷戰」定義的理論邊界略顯模糊,若能結合國際關係學的制度主義或安全困境理論,將更具說服力。 2. 台灣論述可再內化——書中多從外部觀點看台灣,若能引入台灣內部政治心理與社會意識變化,將使分析更完整。 3. 未來展望需更具策略細節——雖提出「警醒」與「自主」主張,但若能提供具體政策選項,將更利於決策者參考。 儘管如此,本書仍以其綜合歷史、制度與現實的筆法,為華文世界提供了少見的戰略反思文本。 結語:思想的延續與時代的回聲 從《中國現代化的陷阱》到《潰而不崩》,再到《解構美中冷戰》,程曉農與何清漣夫婦的研究構成了一條清晰的思想脈絡: 「從體制內的自省,到體制外的反思;從中國問題,走向世界格局。」 《解構美中冷戰》不只是對一場新冷戰的剖析,更是對自由秩序的再辯護。它提醒我們,歷史不會重演,但會以新的面貌再臨;而對台灣而言,這場冷戰既是挑戰,也是檢驗民主成熟度的試金石。 這是一部兼具學術思考與時代關懷的警世之作——在權力與信念的對決中,它邀請讀者重思:自由的代價,從來不止於戰場,而在於每一次理性與信念的抉擇。

raw-image
程曉農.何清漣伉儷

程曉農.何清漣伉儷

程曉農博士直播截圖

程曉農博士直播截圖

《解構美中冷戰》出版信息

作者:程曉農博士 書名:解構美中冷戰--看懂比美蘇更複雜的新格局,從貿易戰到軍備競賽,台灣身處關鍵十字路口。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6267589564 頁數:400頁 出版社:今周刊 出版日期:2025/10/02 類別:人文社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10.1K會員
1.3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10/18
牛津大學教授、挪威社會學家斯坦.林根(Stein Ringen)於2016年出版的《完美的獨裁:21世紀的中國》(The Perfect Dictatorship: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由香港大學出版社發行,全書208頁。作為作者首度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著作。
Thumbnail
2025/10/18
牛津大學教授、挪威社會學家斯坦.林根(Stein Ringen)於2016年出版的《完美的獨裁:21世紀的中國》(The Perfect Dictatorship: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由香港大學出版社發行,全書208頁。作為作者首度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著作。
Thumbnail
2025/09/26
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社會正處在快速變遷與高度封閉並存的局面之中。資訊封鎖、官方史觀與意識形態控制,長期壟斷公共論述的空間。在此背景下,2004年《大紀元時報》發表的《九評共產黨》,20多年來已經引起廣泛矚目。這部作品以強烈的道德語氣與文化批判,直擊中共政權的核心本質,引發海內外極大迴響。
Thumbnail
2025/09/26
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社會正處在快速變遷與高度封閉並存的局面之中。資訊封鎖、官方史觀與意識形態控制,長期壟斷公共論述的空間。在此背景下,2004年《大紀元時報》發表的《九評共產黨》,20多年來已經引起廣泛矚目。這部作品以強烈的道德語氣與文化批判,直擊中共政權的核心本質,引發海內外極大迴響。
Thumbnail
2025/09/07
《人類未來進化史:關於人類增強與技術超越的迷思》( Visions of Technological Transcendence: Human Enhancement and the Rhetoric of the Future.2017),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22 年出版。
Thumbnail
2025/09/07
《人類未來進化史:關於人類增強與技術超越的迷思》( Visions of Technological Transcendence: Human Enhancement and the Rhetoric of the Future.2017),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22 年出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變奏. 融匯. 陳錦芳》作者 ▪ 張清泓 一知半解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但也可能是一粒生機勃勃的種子, 最終會長成鬱
Thumbnail
《變奏. 融匯. 陳錦芳》作者 ▪ 張清泓 一知半解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但也可能是一粒生機勃勃的種子, 最終會長成鬱
Thumbnail
許倬(ㄓㄨㄛˊ)雲:中研院院士,1930年生,1949年國共內戰來台。台大歷史系學士、碩士,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台大歷史系教授、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現在世界全球性的問題: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在哪裡。於是無所適從,尤其今天網絡媒體,每人彼此影響,但是難得有人「自
Thumbnail
許倬(ㄓㄨㄛˊ)雲:中研院院士,1930年生,1949年國共內戰來台。台大歷史系學士、碩士,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台大歷史系教授、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現在世界全球性的問題: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在哪裡。於是無所適從,尤其今天網絡媒體,每人彼此影響,但是難得有人「自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張哲立教授,民國55年出生台灣,從小隨父母移民到美國,就讀於美國弗吉尼亞大學並獲得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本科畢業經濟學學士,而後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Thumbnail
張哲立教授,民國55年出生台灣,從小隨父母移民到美國,就讀於美國弗吉尼亞大學並獲得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本科畢業經濟學學士,而後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Thumbnail
【記者 彭可/臺北報導】前警大教授、現任華夏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高哲翰表示,好友張平吾教授,現任銘傳大學應急管理中心主任。政治大學法學博士,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海峽兩岸應急管理學會理事長。張平吾教授在教學之餘,積極撰寫及推廣犯罪防治及被害者學學術研究工作。 高哲翰表示,張平吾教授主要參與
Thumbnail
【記者 彭可/臺北報導】前警大教授、現任華夏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高哲翰表示,好友張平吾教授,現任銘傳大學應急管理中心主任。政治大學法學博士,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海峽兩岸應急管理學會理事長。張平吾教授在教學之餘,積極撰寫及推廣犯罪防治及被害者學學術研究工作。 高哲翰表示,張平吾教授主要參與
Thumbnail
「不怕死,不愛錢,丈夫絕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磊落光明度餘年。」
Thumbnail
「不怕死,不愛錢,丈夫絕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磊落光明度餘年。」
Thumbnail
新書出版前,新經典文化邀請《時空迴游》的推薦人,也是陳德政開始走入台灣山林的推手詹偉雄,以「迴游在不同時空的我們」在國際書展活動現場聊爬山如何改變他們的生命。   《時空迴游》一書總共分四輯,第一輯陳德政寫他來到台北,跟很多南部長大孩子一樣節日或假期返家,在長年南歸中所積累的情感,第二部分北
Thumbnail
新書出版前,新經典文化邀請《時空迴游》的推薦人,也是陳德政開始走入台灣山林的推手詹偉雄,以「迴游在不同時空的我們」在國際書展活動現場聊爬山如何改變他們的生命。   《時空迴游》一書總共分四輯,第一輯陳德政寫他來到台北,跟很多南部長大孩子一樣節日或假期返家,在長年南歸中所積累的情感,第二部分北
Thumbnail
陳時奮教授曾在對岸和共產黨有密切關係的學校、機構教書 ,這是否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海外反共媒體 和中共大學有過合作的全軍先生揭開陳時奮(翁達瑞)不想讓台灣人知道的事
Thumbnail
陳時奮教授曾在對岸和共產黨有密切關係的學校、機構教書 ,這是否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海外反共媒體 和中共大學有過合作的全軍先生揭開陳時奮(翁達瑞)不想讓台灣人知道的事
Thumbnail
2021/08/16 哲人已遠,這結合傳統價值與自由思想的精神,在大洋兩岸不免都是山河破碎。但只要知識人平生不怕獨立思考,借先生之言,「未定項」永遠都在。
Thumbnail
2021/08/16 哲人已遠,這結合傳統價值與自由思想的精神,在大洋兩岸不免都是山河破碎。但只要知識人平生不怕獨立思考,借先生之言,「未定項」永遠都在。
Thumbnail
2021/12/25 不才受邀為石之瑜老師中文新著《國際政治學的關係理論與中國文集》代撰一序,深感慚愧惶恐。不才1991年混跡就讀於徐州路院區,萬幸選得石老師所開「儒家倫理與東亞經濟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課程,後辱蒙指導碩士論文,而又未以愚鈍見棄,提點迴護倏忽竟已三十載。
Thumbnail
2021/12/25 不才受邀為石之瑜老師中文新著《國際政治學的關係理論與中國文集》代撰一序,深感慚愧惶恐。不才1991年混跡就讀於徐州路院區,萬幸選得石老師所開「儒家倫理與東亞經濟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課程,後辱蒙指導碩士論文,而又未以愚鈍見棄,提點迴護倏忽竟已三十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