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書】她是性侵受害者卻讓無辜的他被關了11年 命運意外交織的兩人該如何和解並找回心靈的平靜—《認錯》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就算我用盡我剩下的生命來告訴你我有多抱歉,那也沒辦法表達我真正感覺的萬分之一。你會有原諒我的一天嗎?」

raw-image


  閱讀《認錯:性侵受害人與被冤者的告白》是個感覺很複雜的體驗,尤其是對於性侵案的受害者「珍妮佛・湯普森」,讀者很難不對她的遭遇感到遺憾,但當她經歷一連串的事件反倒成為加害者時,那樣的同情卻又會參雜進一些道德譴責。儘管以「寬恕」作為主要賣點,而它確實是極為珍貴的行為,但包含性侵倖存者的困境、冤獄的探討,以及法律及執法本身可能存在的盲點,或許更能給予一般讀者更實際的啟發與收穫。

因為一起性侵案 直接、間接成為受害人的兩位作者

 《認錯》的其中兩位作者「湯姆森」與「卡頓」,因1984年的一場性侵案而認識彼此;當時22歲的湯姆森在受到攻擊後,指認同為22歲的卡頓為加害者,後者則因為無法提供有效的不在場證明,加上年少時的相關前科,被判處無期徒刑。然而,無辜的卡頓卻在獄中巧遇了自稱犯下該起案件的另一位收容人,並展開了平反的漫漫長路,最後因DNA技術的幫助在11年的牢獄之災後終於重獲自由。

  在這本作品中,兩人分別以自己的角度重述這起事件,讓讀者能夠重回他們當下的心境,想像這樣的一起事件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從卡頓的角度,這是一場冤獄,他一度想要透過殺害元兇來「復仇」,卻還是選擇了更困難的堅持與寬恕,最終也盼到屬於他的正義來臨。

錯誤指認導致的冤獄 背後是受害者普遍的困境

  對於湯姆森來說,情況又複雜了許多。從一開始被暴力摧殘的身心靈、憑自己的指認抓到兇手所帶來的寬慰、發現造成冤獄的罪惡感,以及面對錯誤所必須具備的勇氣,更不用說這一路以來對於自身安全的焦慮,這一切都讓她同樣也被困在自己心靈了牢籠超過10年。藉由不加修飾、真實呈現當下心境的過程,讀者也將更沈浸在這樣的過程當中,並且能夠更貼近地體驗到其中的情緒轉折,進而體驗到湯姆森所面臨的掙扎。

  那這又是在怎樣的條件下造成的?除了被害人對記憶的錯誤認知,警方帶著偏見的辦案方式、不斷給予受害者心理暗示,其背後大概還有那個年代,依舊普遍存在的種族歧視與性別刻板印象,這些都讓與白人女性交往,同時又有前科的卡頓成為完美的罪犯選項。但更深層的或許在於社會對受害者的「期待」,奢望她們在受到侵犯、極度驚慌的當下,還能夠擁有像平常一樣的心理狀態及反應,在創傷後還不能有太久的療傷時間,這些無疑都加深了受害者的孤獨感,並且促使她們去扮演一個理想的受害者,縱使這代表必須檢討完全沒犯錯的自己,甚至因此造成更多人受害。

「寬恕」很困難 但我們的正義可以從勇敢認錯開始

  因為在嫌疑人指認時的「認錯」(人),導致一連串的蝴蝶效應,最後以鼓起勇氣的「認錯」,結束彼此的心結,並開啟一段神奇的緣份;湯姆森與卡頓直接或間接地成為了這起案件的受害者,他們的故事儘管動人卻也是少見的特例。在科技發達的現代,冤獄還存在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人總會犯錯,但《認錯》教會我們的是,掩蓋並不能夠解決事情,唯有鼓起勇氣面對錯誤並且持續不懈地嘗試回到正軌,才是持續前進的唯一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55會員
480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2025/11/08
  受到經典作品《唐・吉訶德》的影響,龍瑛宗本人的一生也不斷在與名為時代的巨人對抗,但同時他也是那一代臺灣人的縮影,如此堅毅而樸實。
Thumbnail
2025/11/08
  受到經典作品《唐・吉訶德》的影響,龍瑛宗本人的一生也不斷在與名為時代的巨人對抗,但同時他也是那一代臺灣人的縮影,如此堅毅而樸實。
Thumbnail
2025/11/01
讓「滌爸」、「滌媽」還原成「小廖」、「阿美」,似乎帶有一種宣示的意味,他們這次將會是故事的主角,至於時代與知名長輩則成為補充說明;而這看似私人的家庭故事,卻因為兩人從事的產業,與整個台灣社會產生連結。
Thumbnail
2025/11/01
讓「滌爸」、「滌媽」還原成「小廖」、「阿美」,似乎帶有一種宣示的意味,他們這次將會是故事的主角,至於時代與知名長輩則成為補充說明;而這看似私人的家庭故事,卻因為兩人從事的產業,與整個台灣社會產生連結。
Thumbnail
2025/10/25
簡單來說,這是一本由前音樂串流工程師所著,關於音樂與演算法的作品,但從這樣的出發點,在解答為何「你可能會喜歡」與「每週新發現」有時會出現怪怪結果的同時,帶領讀者看見世界音樂的千變萬化,還有演算法在這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2025/10/25
簡單來說,這是一本由前音樂串流工程師所著,關於音樂與演算法的作品,但從這樣的出發點,在解答為何「你可能會喜歡」與「每週新發現」有時會出現怪怪結果的同時,帶領讀者看見世界音樂的千變萬化,還有演算法在這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陳子昂與他的時代 陳子昂(661-702)是唐代初期的重要詩人。他生在唐詩轉型的時代,當時詩壇還充斥著齊梁遺風的華麗辭藻,但他主張回到漢魏古詩的真率與深情。後世往往稱他是唐詩革新的先驅。 這首〈觀荊玉篇并序〉,出自他隨軍北征的經歷。表面上是「吃錯野菜」的趣事,實際上卻藉由玉與石、真與偽的辨別,抒
Thumbnail
陳子昂與他的時代 陳子昂(661-702)是唐代初期的重要詩人。他生在唐詩轉型的時代,當時詩壇還充斥著齊梁遺風的華麗辭藻,但他主張回到漢魏古詩的真率與深情。後世往往稱他是唐詩革新的先驅。 這首〈觀荊玉篇并序〉,出自他隨軍北征的經歷。表面上是「吃錯野菜」的趣事,實際上卻藉由玉與石、真與偽的辨別,抒
Thumbnail
許多家庭會面對孩子情緒上的挑戰。 從心理師陳品皓的著作《心理韌性》中的觀點出發,重申了情緒教育的重要性,並探討了母親在孩子情緒表達中的角色。希望能通過這些方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許多家庭會面對孩子情緒上的挑戰。 從心理師陳品皓的著作《心理韌性》中的觀點出發,重申了情緒教育的重要性,並探討了母親在孩子情緒表達中的角色。希望能通過這些方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Robert Glover是婚姻與家庭治療博士, 擁有超過四十年的專業諮商經驗。 他本身也是正在康復的「好人症候群」患者。 作者自己陳述曾是典型的好人, 他覺得對老婆很溫柔體貼, 老婆還是不開心, 也會拒絕他的求歡。 他想辦法取悅老婆、避免衝突, 老婆還是動不動就生氣。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Robert Glover是婚姻與家庭治療博士, 擁有超過四十年的專業諮商經驗。 他本身也是正在康復的「好人症候群」患者。 作者自己陳述曾是典型的好人, 他覺得對老婆很溫柔體貼, 老婆還是不開心, 也會拒絕他的求歡。 他想辦法取悅老婆、避免衝突, 老婆還是動不動就生氣。
Thumbnail
愛一個人沒有對錯,但罔顧良心說謊有錯。 真實的愛是讓對方成為更好的人,你需要超越自己的害怕跟恐懼,讓對方清醒才有治癒的可能,而不是一味縱容他。
Thumbnail
愛一個人沒有對錯,但罔顧良心說謊有錯。 真實的愛是讓對方成為更好的人,你需要超越自己的害怕跟恐懼,讓對方清醒才有治癒的可能,而不是一味縱容他。
Thumbnail
本文談論如何養成『正面積極不易被挫折擊敗』的生活態度。透過作者馬丁·塞利格曼的例子和心理學觀點,探討樂觀者在生活中的表現和優勢,並介紹塞利格曼的樂觀箴言和習得性樂觀的模式。最後,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和感想,期望能啟發讀者相信自己、面對挑戰。
Thumbnail
本文談論如何養成『正面積極不易被挫折擊敗』的生活態度。透過作者馬丁·塞利格曼的例子和心理學觀點,探討樂觀者在生活中的表現和優勢,並介紹塞利格曼的樂觀箴言和習得性樂觀的模式。最後,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和感想,期望能啟發讀者相信自己、面對挑戰。
Thumbnail
下雨了,打雷了。 尊重怎麼那麼挑戰?! 不尊重人命不尊重民意的六四天安門。 不尊重身體的自主權的性騷擾。 反共的民主的獨立的,卻還是糾結在對身體的權勢的侵犯。 尊重就是這麼挑戰。 慾望那麼多層次,價值觀曾經模糊混淆,而我們都犯過錯。 承認、面對與改過。 請一定要承認、面對與改過。 承認錯誤,真的也是
Thumbnail
下雨了,打雷了。 尊重怎麼那麼挑戰?! 不尊重人命不尊重民意的六四天安門。 不尊重身體的自主權的性騷擾。 反共的民主的獨立的,卻還是糾結在對身體的權勢的侵犯。 尊重就是這麼挑戰。 慾望那麼多層次,價值觀曾經模糊混淆,而我們都犯過錯。 承認、面對與改過。 請一定要承認、面對與改過。 承認錯誤,真的也是
Thumbnail
西恩看完後,整理出「承認,父母也會犯錯」、「更好的溝通:用『我的感受』取代『你應該』」、「去感受,而不是去處理」、「父母可以怎麼做?」、「互動頻率與幫助獨立」、「為什麼不用獎勵貼紙?」等六點,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西恩看完後,整理出「承認,父母也會犯錯」、「更好的溝通:用『我的感受』取代『你應該』」、「去感受,而不是去處理」、「父母可以怎麼做?」、「互動頻率與幫助獨立」、「為什麼不用獎勵貼紙?」等六點,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但卻也是他堅定而憤怒的指認,情緒性地感染了承審的法官,讓法官站在受害者這方,將所謂罪無可逭的犯罪者處以最重的刑責。珍妮佛的憤怒囚禁了冤罪者羅納德,同樣也囚禁了他自己。
Thumbnail
但卻也是他堅定而憤怒的指認,情緒性地感染了承審的法官,讓法官站在受害者這方,將所謂罪無可逭的犯罪者處以最重的刑責。珍妮佛的憤怒囚禁了冤罪者羅納德,同樣也囚禁了他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