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也常有這種時刻?
明明有個不錯的想法,卻在會議上保持沉默,只因為害怕被同事質疑?或是想開創一個副業、學一項新技能,但因為擔心別人的閒言閒語而遲遲沒有行動?
如果你有,那麼你很可能正深受「FOPO」(Fear of People's Opinions,他人意見恐懼)的困擾。這正是我在閱讀《自我升級第一原理》這本書時,心中不斷被敲響的警鐘。
FOPO 阻礙了我們的行動,但弔詭的是,「行動」卻是我們唯一能百分之百掌握的事情。閱讀這本書,就是希望能帶領我們「走過去」,而不是「繞過去」。
什麼是「FOPO」?那個讓你停滯不前的隱形心魔
FOPO 最大的危險,在於它會讓我們把「自我價值」建立在「他人如何看你」之上。
這就像是《刻意進化》裡提到的,我們應該追求「由內而外」的目標,但 FOPO 卻逼著我們「由外而內」來定義自己。
當你的價值感建立在「別人不如你」或「別人是否認可你」的基礎上時,負面影響就開始了:
- 一旦他人批評你,你會立刻豎起尖刺,進入防衛或攻擊模式。
- 你關注的不再是「事情該如何解決」,而是「我是否被接納或拒絕」。
在 FOPO 的影響下,我們等於是把「定義自己」的權利,拱手讓給了那些甚至不了解我們的人。
承認「我不會」的自由:從「反思覆盤」練習,奪回內在主導權
那問題來了,我們該如何走過 FOPO 帶來的情緒張力?
作者麥可.傑維斯博士(Michael Gervais, PhD)和凱文.雷克(Kevin Lake)在書中提到了兩個核心方法:
- 掙脫確認偏誤: 試著從另一個觀點來理解這個經驗,跳出你既有的成見。
- 探索你的反應: 釐清你的思緒,搞懂你到底想「防衛」或「擁抱」的是什麼。
老實說,我認為要在「當下」就做到這兩點非常困難。當下我們多半已經被情緒淹沒了。
因此,我把這兩個方法總結成一個更實際可行的習慣——「反思與覆盤」。
我們無法控制事情發生當下的第一反應,但我們絕對可以在事後,透過反思與覆盤,一點一點地改變自己的思維與行動。
過去的我,碰到反對意見時,第一時間也會想爭論;碰到他人質疑我「這也不會」時,也會感到不悅。
但現在,我會練習大膽地承認:「對,我就是有不知道和不會的自由。」
當我開始這樣練習,我發現他人的反饋,無論是否符合事實,都成了一個「釐清自己是誰」的絕佳機會。我不再需要防衛一個「完美」的形象,因為我知道,我會一直改變與前進。
你的價值,不該由他人定義
《自我升級第一原理》提醒了我一件事:如果一個人的身分認同,完全建立在「表現」之上(例如:我的工作成就、他人的掌聲),那當他失去這一切時,他就會覺得自己「不再是自己了」。
生命有限,時間寶貴。我們不應該把這份稀缺的資源,浪費在猜測他人的意見上。

這本書適合誰?
- 常常自我懷疑、過度在意他人評價的人。
- 渴望擺脫「迎合」標籤,活出真實自我的人。
- 希望建立更穩固、由內而外的自信與身分認同的讀者。
如果你也正被 FOPO 困住,這本書或許能提供你「走過去」的勇氣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