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蟑螂》:「這是一隻蟑螂!」搞笑歡樂的經典吹牛遊戲〉2025-11-22
說起歡樂又易上手的派對桌遊,我覺得《德國蟑螂》(Kakerlaken Poker)是一款終究要聊到的經典作品。不需要文字的特性以及幾句話就能說完的規則,讓它成為一個大人小孩都能快速學會,一下子樂在其中,哈哈大笑的遊戲。

一邊吹牛,一邊將不受歡迎的動物和蟲蟲傳來傳去!
這款外觀看起來不太討喜的遊戲由蟑螂、老鼠、蒼蠅、臭蟲等8種「不受歡迎的動物/昆蟲」卡牌所組成,每種八張組合成64張卡牌的完整牌庫。而且,作者還很用心的把每一種動物(昆蟲)都畫了面向不同方向的八個版本,光看卡牌就已經相當趣味。
雖然遊戲的畫風是卡通、誇張風格,不至於真的讓人覺得噁心,但在第一次看到或聽說這款遊戲時,我相信一部分的人會和我一樣感到小小排斥,心中產生「為什麼我們要玩蟑螂?」、「他為什麼要用這些噁心生物當主題?」的疑惑。但聽完規則說明,實際玩個幾場之後,或許就能體會到遊戲設計者的巧思。
遊戲的設置很單純,把64張牌充分洗牌,並平均發給全部的玩家即完成設置。之後,第一位出牌者必須將一張手牌面朝下傳到別的玩家面前,然後宣稱一種生物,譬如「這是一隻蟑螂!」--無論它到底是不是一隻蟑螂,你都可以這麼說!
接收到牌的玩家此時可以選擇「相信」或「不相信」,並會分別產生不同的後果:
一、如果他選擇相信,結果打開這張牌是別的生物(例如一隻老鼠),因為他猜錯被騙,所以要將這張老鼠收在自己面前,如果打開真的是蟑螂,代表出牌玩家被看穿了,這張牌就要收到出牌玩家面前。
二、如果猜的玩家選擇不相信,則相反過來,打開是蟑螂時猜的玩家收牌,打開是別的動物則出牌玩家收牌。簡言之,猜錯時猜的人收牌、猜對的話出牌的人收牌。
除了相信與不相信,玩家也可以選擇不猜,把這張牌直接拿起來看,看完重新傳給另一個(這輪沒看過牌的)玩家,在這個轉傳的過程中,你也可以改口說「這是一隻老鼠」、「這是一隻蟾蜍」,所以傳到愈後面,場面就會變得愈混亂,讓人再也搞不清楚「這到底是什麼?」。
如果你以外的人全都看過、傳過牌了,你就只剩下猜牌,和上一家正面對決的選項。這個時候,整場的焦點會聚焦在你們兩個人身上,而且因為除了最後的猜題者之外所有人都看過牌了,猜題者的糾結和最後傳牌者的緊張,對其他人來說會特別生動有趣。
最後,當某個玩家面前集到同一種生物四張或集滿全部八種生物(後者為選用規則),他就會輸掉比賽,其他玩家則共享勝利。這種單人落敗的結束條件,也再次點明了,這是一款歡樂導向的遊戲,不是要大家爾虞我詐殺到最後一人,而是創造像《疊疊樂》那樣「塔倒下來的一瞬間」,讓遊戲停在這值得回味的關鍵一刻。

主題與機制完美契合,迸出各種搞笑對話
在這樣的規則玩法之下,我們就會理解,為什麼作者會選擇蟑螂等八種不受歡迎的生物作為主題,因為這樣除了可以完美契合「我不想拿到這些牌」的遊戲目標,在過程中也會經常產生各種「怎麼那麼多老鼠啦!」、「我覺得你是蒼蠅!」、「你才是一隻臭蟲!」之類的搞笑對話,讓氣氛更加歡樂。
對於大人來說,這款遊戲類似撲克牌的吹牛,規則單純、但形象更加生動,更容易炒熱氣氛。對小孩而言,這種無傷大雅的吹牛小謊也能帶來一種「我很聰明」的成就感,察言觀色、從情境和表情判斷其他人是否說謊的過程,一定程度來說,也是社交技巧的練習。
雖然大部分的時候,我們不會想要在家裡看到蟑螂,但如果想要常備一個簡單易學,又能輕易炒熱氣氛的派對遊戲,或許畫風與遊戲體驗都幽默搞笑的《德國蟑螂》,會是前幾名值得出現在你家書架上的優秀選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