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王丹書架》用文字寫出的紀錄片:評張贊波的《大路》(上)

 

我在清大開設「紀錄片中的中國」的課程中,曾以中國年輕導演張贊波拍攝的紀錄片《天降》(Falling From the Sky)為教材,裏頭描寫中國試射火箭,但是火箭碎片任意散落在湖南深山的農村地帶,給當地人民生活帶來困擾的故事。這是針對中國發展描寫的隱喻式題材,我和學生們都看得津津有味,我們從中看到了真實的中國,及中國發展的基本樣態。

 

2014年9月,張贊波在台灣八旗出版社出版《大路:高速中國裡的低速人生》一書,延續他的觀察風格和角度,堅持了作為一個觀察者的立場。只不過,這一次,張贊波不是以攝影畫面,而是用拍攝筆記的方式──用筆,畫出了他眼中所見,真實中國的一部分;看他的這本書,彷彿在看一部「用文字寫出的紀錄片」。

 

Photo Credit:PRO Kārlis Dambrāns@flickr CC BY 2.0

 

今日的中國,獨立紀錄片已成為一種社會運動、文化運動,甚至是一種社會批判;在眾多的獨立紀錄片導演中,張贊波雖不如胡杰艾未未艾曉明那樣旗幟鮮明,但他關心的,從來都是獨立紀錄片運動的核心:底層人民生活,以及這樣的生活反映出的真實的中國,和中國的發展。

 

張贊波生於70年代,湖南邵陽人。2005年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畢業,創辦「漸近線電影工作室」,專事獨立紀錄電影創作。正如齊柏林在序言中介紹的:「(他)聚焦於中國高速發展下被國家機器犧牲的個體尊嚴。」而《大路》這本書,抓住了中國發展模式下極有代表性的側面,那就是修路。

 

中國大量的投資基礎建設,是GDP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在這些基礎建設中,最突出的,就是各種公路和鐵路──這是任何一個正發展經濟的國家必然要做的事。當年孫中山把中華民國大總統的位子讓給袁世凱,所要求的,就是總管全國鐵路和公路建設的權力;可見在很早之前,中國菁英階層就知道修路對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張贊波並不是反對修路這件事,他關注的,是在修路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什麼,而正是這本書最有意思的部分。你翻開書頁,絕不只是看到一條高速公路是如何建成的,而是你以前可能根本看不到的中國社會樣貌,這就是為何《大路》這本攝影筆記,會成為了解中國的暢銷書。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王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