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選什麼?人渣文本周偉航:你最後選的會是「人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周偉航(人渣文本)

 

選舉,到底選的是什麼?選賢與能?選團隊?選政見?選意識形態?選個人過去政績?

 

到了蓋下選票的那一刻,你蓋的其實多半是「人格」。但要選人格,看的就不只是上述那些單向度的資訊,而是要從一堆模糊的現象中慢慢釐清出相關訊息。

 

但我們「應該」考量人格來作出選擇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從倫理學的流派之爭來切入。

 

raw-image

這篇文章是「2016總統大選報導募資計畫」特約稿,這是一個由讀者資助、支持的計畫,一起加入成為一份子吧

 

倫理學有三大流派,看動機與結果的「目的論」,重手段的「義務論」,還有看人格的「德行論」。

 

目的論者教你看政治人物,會要你看他從政的發心,他的意識形態,他擬定的政見,還有過去的政績成果。

 

義務論者教你看政治人物,會要你看他的判斷能力與做事風格,還有與團隊的互動。

 

這前兩種理論,看的都是「事」,但做好事,不一定是好人,而好人呢,做的基本上都會是好事,就算做了壞事,他也會修正到好。在政治上,如果是要選一個人,交給他幾年的工作,那顯然就不能將重點落在「事」之上,而是「人」之上。因此這兩派的建議,可以參考,不能全押寶。

 

raw-image

攝影 / 蕭嘉慶

 

一個好人,可以用四年帶出許多好事。這就是德行論的主張,選舉是要選人格。但要觀察人格,不能從單一面向,你需要長期觀察他的行動舉止。只靠單一面向,會產生一連串問題。

 

常有人只依「賢」與「能」來選人,但人的賢智才能總有極限,他不足之處又該怎麼辦?所以還要看他的團隊是不是有全方位的人才。

 

若是依候選人列出執政團隊來投票,也怕這候選人不善與人互動,團隊當選後隨即分崩離析,一直換人呢。那可能就要看政見,以政見來確保當選後執政問政的穩定表現。

 

但就算你選了自己最喜歡的政見,若事過境遷,四年內時空條件有所變化,原有政見已不合時宜,那還要堅持這套東西嗎?不如就從對方的中心思想來下判斷吧,政治立場接近就好,實際作為可以有點彈性。

 

若是選最接近自己的意識形態而蓋下去,但這候選人的政治顏色卻不太穩定,甚至輕易轉變呢?這當然只能看過去表現囉,看他是否忠誠度夠高。

 

從過去表現選擇嘛,好像能抓出一種常態,但突然晚節不保,立場大轉彎的例子也很多。你總看過基金警語吧,過去表現不保證未來收益,投資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那還能選什麼呢?直覺?

 

我不是說上面的這些條件不能參考,而是不能依賴單一條件來下判斷。我的建議是,你對於候選人的每一向度都應該有所涉獵,有點概念之後,再綁著他的人格來觀察。

 

看看他有沒有可信賴的人格,有沒有言行穩定的人格,有沒有善體人意的人格。這些正面的人格特質,就是所謂的德行(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個人品質)。你最後會選的,是那些有德行的人,而你會討厭的,是那些「惡行」(德行的相反)太多而德行太少的人?

 

raw-image

攝影 / 蕭嘉慶

 

透過整體個觀察,你就可以掌握候選人「德行」與「惡行」,並由此推敲這人若是當政,會怎樣搞。

 

政治以外的表現,也可以拉進政治的思維之中。在實際政治裡,公領域與私領域的劃分沒有那麼分明,你可以藉一切資訊來判斷這個政治人物的存在,到底是能促成社群共享的「公共善」,還是可能消耗公共善來謀求已利。

 

 

怕看不穿政治人物的偽裝?

 

別瞧不起你自己。你平常也在看人,也能分出身邊的好人與賤人,你早有掌握人格優劣的功力。政治人物雖然經過包裝,但他也是人,總會露出馬腳的。只是這種破功場面,公關發的文字新聞稿中看不到,特意呈現的新聞影像片段也無法呈現。

 

raw-image

攝影 / 蕭嘉慶

 

或許只有站在他們身旁仔細觀察,才能找到「破口」。但社會大眾沒這個時間,也沒這個機會黏在他們身邊,因此我們需要繞過公關稿的貼身採訪,需要不受大媒體高層指導的切入點,需要來自人類直覺的角度。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看下去,才能看到真正能幫助你的那些東西。

 

raw-image

周偉航推薦SOS「2016總統大選報導募資計劃」。

 


 

本文照片來源:「2016總統大選報導募資計劃」攝影記者團隊

 

<p>當特定人士不斷的以偏概全,媒體拿著大聲公放大極端事件,急著混淆真實的樣貌時,我們往往會忘記,媒體24小時放送、臉書塗鴉牆上不斷出現的,其實只是極為片段、少數、零碎,被斷章取義的事件和議題。台灣民眾看似享有全世界最開放的「新聞自由」,但這些大量無用的資訊,影響了人民對許多重要議題的認知。</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跟訪宋楚瑜下台東,所到之處,支持者並非很多(不是人山人海),宋楚瑜的媒體聯絡人表示「人雖然不多,但看得出都是真心支持主席的,我們沒有動員」。宋楚瑜在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族群及年齡層的聽眾,總能說上一兩句,讓聽者備感親切。他在宮廟參拜、呼喊口號時,多半說的是台語,如「目睭毋通花啾啾,匏仔看作菜瓜,選到一個菜菜菜,要選宋楚瑜,爽爽爽」「凍蒜!」。在林昊宜競選總部,面對阿美族,他呼喊的阿美族語的「Ma-ha-la(漢語拼音,凍蒜之意)」。在新園里,他跟排灣族喊的是排灣族語的「Ma-jia-ma!(漢語拼音,凍蒜之意)」,入境隨俗,效果及親和力十足。</p>
<p>頑皮豹說:「蔡英文跟以前的人不一樣,所以我覺得她比較容易接受跟傳統不一樣的人。有人批評蔡英文是空心菜,沒有主見,但我倒覺得,正是因為她『空』,所以她會去『聽』,聽見別人需要什麼東西。如果你已經有很多主見,像馬英九那樣,你的心就沒有空間再聽新的東西了。」</p>
<p>距離上次參選,已是十多年前,現年74歲,應是在家含飴弄的年紀,為何要出來參選?宋楚瑜直言「看不下去了!」,反問「我還需要搶個位置嗎?」痛批藍綠搶執政,只做大官,不做事,且不懂如何做事!他說,自己是為了下一代出來參選!</p>
<p>擔任過三「金」配音員的賈培德說,蔡英文的整體口條 ,從聲調、咬字、選詞用字、情緒表達,簡直是悲劇,我甚至覺得是低於中華民國國民的平均水準。雖然蔡英文也經歷了好幾次的選舉,但和長年選地方首長或民意代表的人比起來,口語傳播的能力還是很不足。這可能和她的基礎性格有關,讓她在表現聲音時,有一道無法跨越的牆。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蔡的競選團隊便找了語言老師來指導發音,更主動嘗試強化文宣中聲音的影響力,所以才有了聲音導演的設置。</p>
<p>跟訪宋楚瑜下台東,所到之處,支持者並非很多(不是人山人海),宋楚瑜的媒體聯絡人表示「人雖然不多,但看得出都是真心支持主席的,我們沒有動員」。宋楚瑜在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族群及年齡層的聽眾,總能說上一兩句,讓聽者備感親切。他在宮廟參拜、呼喊口號時,多半說的是台語,如「目睭毋通花啾啾,匏仔看作菜瓜,選到一個菜菜菜,要選宋楚瑜,爽爽爽」「凍蒜!」。在林昊宜競選總部,面對阿美族,他呼喊的阿美族語的「Ma-ha-la(漢語拼音,凍蒜之意)」。在新園里,他跟排灣族喊的是排灣族語的「Ma-jia-ma!(漢語拼音,凍蒜之意)」,入境隨俗,效果及親和力十足。</p>
<p>頑皮豹說:「蔡英文跟以前的人不一樣,所以我覺得她比較容易接受跟傳統不一樣的人。有人批評蔡英文是空心菜,沒有主見,但我倒覺得,正是因為她『空』,所以她會去『聽』,聽見別人需要什麼東西。如果你已經有很多主見,像馬英九那樣,你的心就沒有空間再聽新的東西了。」</p>
<p>距離上次參選,已是十多年前,現年74歲,應是在家含飴弄的年紀,為何要出來參選?宋楚瑜直言「看不下去了!」,反問「我還需要搶個位置嗎?」痛批藍綠搶執政,只做大官,不做事,且不懂如何做事!他說,自己是為了下一代出來參選!</p>
<p>擔任過三「金」配音員的賈培德說,蔡英文的整體口條 ,從聲調、咬字、選詞用字、情緒表達,簡直是悲劇,我甚至覺得是低於中華民國國民的平均水準。雖然蔡英文也經歷了好幾次的選舉,但和長年選地方首長或民意代表的人比起來,口語傳播的能力還是很不足。這可能和她的基礎性格有關,讓她在表現聲音時,有一道無法跨越的牆。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蔡的競選團隊便找了語言老師來指導發音,更主動嘗試強化文宣中聲音的影響力,所以才有了聲音導演的設置。</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些問題並不會因為【左派】或【右翼】而改變,反而是要撕去左派或右翼的標籤,看看誰能提出有用的方法,如何有效的去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用品牌方式經營政黨,會產生什麼效果?我們可以從上次選舉中,異軍突起的民眾黨窺見一二。也許是成立時間短、人數少的原因,民眾黨的特色鮮明到很適合拿來分析,待會主要會透過企業核心價值(mission、vision)、STP、忠誠度的架構逐項講解。以下分析無關政黨立場,僅就我在選舉期間觀察到的有趣現象撰寫。
Thumbnail
選舉剛落幕,站在教育的立場不禁有話想說。 很多的選舉口號琅琅上口,什麼「票投某黨、青年上戰場」、「票投某黨、台灣變香港」,最後居然連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所謂「最好的選擇」都出來了,簡直是天花亂墜,令人啼笑皆非啊。 其實我最關注的是教育的議題,因為我們不能希騙騙子不騙人,只能期許傻子沒有那麼多!騙
Thumbnail
這次很難得聊聊政治相關的話題,但不是傳統的角度而是經濟的角度,希望能讓各位看到政治面紗的真面目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臺灣選舉也扯到德國? 這篇會提到「德國式民調」,是因為最近臺灣選舉在討論總統候選人組合時,媒體上討論「藍白合」很常出現的關鍵字「德國方案」、「德國式民調」。 就讓我們來看看德國選舉制度和德國的民調怎麼做。
Thumbnail
選舉制度是一種人造產物,當然在數千年前雅典城為了選賢與能,設計和推出的選舉的概念,讓市民都能參,實現昨天跟你所說的公平。 而在這之前,人民共同的關心是價值觀和社會共同的目標,黨派的形成也是站在這樣的基礎去成形、為了集結群體的力量,去倡議某些社會福祉和推動實際作為。
Thumbnail
回顧了這些年陪伴過我的好書。跨領域、跨年代、跨國籍。從兩性愛情到行銷企管,從美食電影到哲學思辨的十本個人選書...
Thumbnail
這幾年好像常常聽到公投,大大小小的議題,都能扯到公投,而且明明是社會議題、全民投票,卻經常成為政治操弄的手段,公投會是把我們劃分成藍、綠,區分我們政治傾向的一種手法嗎?
Thumbnail
這些問題並不會因為【左派】或【右翼】而改變,反而是要撕去左派或右翼的標籤,看看誰能提出有用的方法,如何有效的去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用品牌方式經營政黨,會產生什麼效果?我們可以從上次選舉中,異軍突起的民眾黨窺見一二。也許是成立時間短、人數少的原因,民眾黨的特色鮮明到很適合拿來分析,待會主要會透過企業核心價值(mission、vision)、STP、忠誠度的架構逐項講解。以下分析無關政黨立場,僅就我在選舉期間觀察到的有趣現象撰寫。
Thumbnail
選舉剛落幕,站在教育的立場不禁有話想說。 很多的選舉口號琅琅上口,什麼「票投某黨、青年上戰場」、「票投某黨、台灣變香港」,最後居然連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所謂「最好的選擇」都出來了,簡直是天花亂墜,令人啼笑皆非啊。 其實我最關注的是教育的議題,因為我們不能希騙騙子不騙人,只能期許傻子沒有那麼多!騙
Thumbnail
這次很難得聊聊政治相關的話題,但不是傳統的角度而是經濟的角度,希望能讓各位看到政治面紗的真面目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臺灣選舉也扯到德國? 這篇會提到「德國式民調」,是因為最近臺灣選舉在討論總統候選人組合時,媒體上討論「藍白合」很常出現的關鍵字「德國方案」、「德國式民調」。 就讓我們來看看德國選舉制度和德國的民調怎麼做。
Thumbnail
選舉制度是一種人造產物,當然在數千年前雅典城為了選賢與能,設計和推出的選舉的概念,讓市民都能參,實現昨天跟你所說的公平。 而在這之前,人民共同的關心是價值觀和社會共同的目標,黨派的形成也是站在這樣的基礎去成形、為了集結群體的力量,去倡議某些社會福祉和推動實際作為。
Thumbnail
回顧了這些年陪伴過我的好書。跨領域、跨年代、跨國籍。從兩性愛情到行銷企管,從美食電影到哲學思辨的十本個人選書...
Thumbnail
這幾年好像常常聽到公投,大大小小的議題,都能扯到公投,而且明明是社會議題、全民投票,卻經常成為政治操弄的手段,公投會是把我們劃分成藍、綠,區分我們政治傾向的一種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