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休息是一個隱藏的祝福(Blessing in Disguise)

AVEDA的創辦人朱平老師寫的《生意人.悅日人.漣漪人》的這本書裡,有一段我非常喜歡的內容,叫做「隱藏的祝福」。大意是說,任何人生的中斷都是一種機會,不要視之為挫折。這種人生的中斷,實際上可能是一個「隱藏的祝福(Blessing in Disguise)」,讓我們有機會停下來,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和沉澱自己的心思意念。
最近剛好不約而同的在新聞上(勞基法翻修)、閱讀、和查經班所吸收的資訊,都講了同一個關於「休息」的概念,因此試著把這些想法寫出來。
以前我常在想: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工作到某一個階段,去做國際志工或旅行,回來都會有種「重生」的感覺;但在工作中,即使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業,且非常努力認真的做,卻常聽到很多人會覺得「失去自己」...
這件事聽起來常態,但仔細想想是蠻弔詭的:
當人在追求一個當下「為自己」未來努力的事情,卻會覺得「失去自己」;當在追求一些「為別人」的志工服務,卻會覺得「找到自己」?
後來我在想,重點的關鍵可能不一定直接與「為自己做」,還是「為別人做」有關,可能是和「如何做好『停』」這件事才有關。
「當紀念安息日,首為聖日」是聖經裡面一個重要概念,大意是工作六天,第七天需要休息。以前我以為做一些放鬆、非功利的(與工作無關且無需思考報酬),任何單純喜歡的事,在休息時間去做,就是休息的意義。但事實上,這卻不全然是休息真正的含義。因為,人對追求自己喜悅的事物,是不會停止的,因此不會達到真正的休息。例如看小說和追劇,能徹夜不眠看完最好,如果能不用等到隔周,誰會想等呢?
人對喜歡的事物,是很難真正停下來的。
因此,若重新給「休息」一個新的意義,這個「停」可能才是箇中的真意,「停」比較像是動作,目標是為了要對付人的「貪念」,因為人若不願意停,心思意念就會恆久被鎖在那裡,跳脫不出來;人得跳脫出來,才是活著的。「忙」的說文解字就是「心死」,不論是為工作忙,還是會喜愛的事物忙,最後都是心死。因此,真正的停,意義在於要我們從心神鎖住的事物上,釋放出來,將注意力回歸到更重要的關係身上,而這個關係在於自己,也在於自己和他人(任何自己重視的關係)之間。
如果有「好好的停」,反而會帶來更美好豐富的收穫。舉生活的例子來說,冥想會讓人的思考更清晰,情緒更穩定;作畫時,畫的再怎麼美麗,畫的人也會稍微停下來,退後、換個角度端詳、凝視,才好再續筆;音樂上的「延長記號(又稱停止符號)」明明是要讓一些音符延長,但彈琴做的動作卻是將手放在琴鍵上,做一個歇息的動作,這是為了凝塑一種餘韻和迴響的效果。而人唯有在「停」的狀態下,才能夠欣賞、思考、反省、與自己會遇……,這才是「休息」真正的意義。
如果要問什麼是「好好的生活和休息」?其實也可能沒有特別的答案,能偶爾單純的從工作中跳脫出來、停下來,與自己會遇、與家人會遇、與所重視的人會遇...,能有重新檢視自己和與他人關係的時間,可能也就是某種解答和隱藏的幸福了:)
全文轉載自 陳宜萍的臉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