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我這樣寫,寫出了我想說的了嗎?

前幾天連假,多半的時間都在家。其實我的生活沒有放不放假的差別,只是,連假外頭人多,所以能不出門就不出門。我在家裡備課,準備的時候,我回想起自己是如何了解寫作對自身意義的過程。下面所寫的東西,老實說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慢慢了解,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沒有刻意去追求,而是遇到什麼事才去感覺、才去想,這樣,所以等到我覺得自己終於比較了解的時候,回頭來看這個過程,覺得還真是漫長(但沒有不好)。
二十歲左右的時候,試著寫一些像詩的東西,現在回想,我對於自己想說的東西,感到既清楚又模糊,寫出來的東西也是如此,既清楚又模糊……心裡有想說的東西,但不是很確定自己是不是把想說的東西,好好的說完了。但當時我以為詩就是那樣的東西。
當時的感覺是,寫出那種看起來讀起來很像詩的東西,但自己本身卻無法掌握其中的意義,我覺得好奇怪,為什麼我會寫出這種東西?
透過文字來表達自己這件事,現在說起來非常理所當然,但是在從前並不。甚至後來讀第二間大學,讀新聞系的時候,那時自己好像也寫過那種看起來很有什麼,但其實沒什麼的文章。但因為分數總是好看,所以自己也蠻得意的,以為自己算是會寫。一直到畢業後,去到一個基金會擔任採訪編輯,我寫出來的稿子被一改再改,那個需要修改的程度不是修改而已,而是需要整個重新思考,整個重寫。
我的編輯對我說:「你要把想要說的東西,想清楚。」
透過文字來表達自己這件事,現在說起來非常理所當然,但是在從前並不。
透過文字來表達自己這件事,現在說起來非常理所當然,但是在從前並不。
所以在寫之前是想,是看,然後透過寫去接近自己看了之後,想了之後的東西。那份工作給我最大的收穫是,重新檢視自己為什麼要寫,寫又是為了什麼。在重新思考「寫作」這個東西之後,我理出了一個自己對於寫作的看法──
寫作是透過文字,把想要說的東西「表達」出來;而文字的「表現」,會影響「表達」出來的感覺。文字的表現很重要,但想要表達的東西,應該是擺在表現的前面。
我第一間大學讀的是設計系,雖然沒緣畢業也不想畢業,但我還是在裡面學到了一些非常受用的概念,甚至我認為可以拿來用在寫作上,那就是「形式隨機能而生」。
「形式隨機能而生」用在寫作上,或許可以這麼理解──你有一個想說的東西,而你找到了可以表達那想說的東西的表現方式。當然,這個形式可能不只一種,它可能有一二三種,不同的表現給人的感覺,可能不一樣。那麼我要怎麼決定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現呢?那就要聽自己的心的聲音呀。
我認為決定表現方式的方法,就是反覆的感覺自己的文字,與自己的心之間的距離。「我這樣寫,寫出了我想說的了嗎?」如果自己覺得還差那麼一點,那麼就繼續感覺,繼續找,但前提是,就算寫得還不是很清楚,但我們得先有那個想要描寫的事物(情感)存在,才會知道使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現才能夠接近是嗎?沒有一個東西在那裡,怎麼會知道自己要接近的是什麼?
不過很諷刺的,雖然我是在設計系裡學到「形隨機能」的概念,但實際上這個科系在做的不是這麼一回事。「什麼形隨機能而生?明天就要評圖了,哪來得及去想去感覺?去圖書館找大師的作品抄一抄改一改,再編個設計概念不就好了?形隨機能而生?要生到什麼時候?概念隨形而生比較快吧!」許多同學這麼做,而老師也覺得只要有做出「樣子」來就可以,「還是學生嘛!」「至少他會抄,還做得出來,有執行力!」
我好像不該繼續講那個科系的壞話,說不定那不是那個科系的問題,而是教育上普遍的問題?就像長久以來我們的作文教育,多半強調在文字表現上下功夫,也就是重視結構、修辭、形式;只要結構、修辭出來,裡頭填什麼都無所謂(看看大考作文題目學生寫出來的東西)。
有時候我會在寫作工作坊提出這麼一個問題:「是怎麼寫比較重要?還是寫什麼比較重要?」其實這兩者根本不對立,這麼提問只是想讓人們去思考兩者之間的關係。
「我這樣寫,寫出了我想說的了嗎?」這句話恰好表現出,寫什麼與怎麼寫,兩者之間的關係。


延伸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想知道當我跟小孩說「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對他們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小孩會不會真的就都不寫了;還是,因為寫作這件事的權力回到自己手中,小孩反而因此可能愛上寫作?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