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們就是這樣的動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摸索中不要追求能夠完全像動物,那是陷阱。」老師說。

  開始模仿的時候,都是陷阱。就像總有些時刻不得不問自己是誰,而又類似誰或永遠,不會成為誰。生物為了擬似另一個種類或物質,是為了隱蔽或獵捕,混淆視覺,減少暴露的危險以及利於寄生。

  枯葉蝶的翅膀疑似枯葉,竹節蟲的身體和四肢模仿樹枝,土螢為了捕食另一種土螢而拷貝發光的特性,花螳螂酷似花朵,吸引獵物靠近。黑隱翅蟲學習螞蟻的動作,杜鵑鳥讓雛鳥的羽色和另一種鳥類相近,可以不著痕跡地將自己的孩子寄育給牠們,不費力的奪取資源。

  瓢蟲讓自己鮮豔,斑蝶分泌難聞的氣味,擬裝代表毒性危險的顏色和不舒服的氣味,降低被捕獵的風險。生物模仿,都為了建立不用面對太多臨危岔路的守則,沒有餘地的用深入骨髓的方式求生。

  而人模仿,是因為想要,想要看起來像別的,喪失了嬰孩純粹的習性,時常誤判本性根深的限制,變形原有的樣子,窄縮了路,所以變的處處,都是肉眼無法察覺的冰隙,一路上滿佈陷阱。

  為了避開陷阱,僅能短時間的擷取局部寫實來模仿。大到一整片肩胛,脊椎的划動,小到一個指尖,一個念頭,穿過髮絲的手指,指骨滑順如蛇身,甲片是蛇鱗,都能招喚動物,在局部現身。

  十個腳球貼緊地面,只是這樣,就足以抬起胯骨,四肢趴地的用和身為人完全不同的方式移動,體會到自己和動物之間構造設計的懸殊差異,遭遇的困難就像只是使用動物的特徵將自己重新組裝。


  而動物面對的生存實境,全然裸裎不留餘地,所以牠們無論在躲避或捕獵之前,都會將重心壓低,蓄勢發動奔跑或跳躍,每一次發動,都是投入所有優勢的機率壓注,必須遵循最省力的方式替自己引路,容許不了些微的躊躇和失足,用生死競技。

  我們也有重心,也是動物,視覺,聽辯,嗅聞,咬合和觸覺的齊全感官,替我們取捨蒐集真正重要的訊息,也可以肩負遭遇每個不同境況時,帶來的重。偶爾只能順從,或敏銳的察覺在直覺裡,如細小的電流竄發的危險警示,盡全力防禦,也會繁衍,哺乳,讓下一代繼承自己吸取的基本生存經驗,擁有最初最原始的恐懼,是一切本能的發源處。

  雷馬克在《西線無戰事》裡提到本能:「你長時間訓練一隻狗只吃馬鈴薯,之後再給他一塊肉,牠還是一樣會大口咬下。這是他的本性嘛,你給人一些權力,他一樣會大口咬下。」

  我什麼時候會順著本性,毫不遲疑地大口咬下?僅為了掠奪跟保全自我?刺探我何時會露爪出為了生存深植的動物性?

  老師要我們在遊戲中模仿雞跟老虎走路的樣態,雞的拍翅,頭的點動,划動的爪,老虎咧齒的吼聲,四肢連動的步伐,要我們學習這兩種特徵,隨時交替轉換。

  要求我們整個過程都閉起眼睛,剛開始全部的人都是雞,由老師暗中選定的人成為唯一一隻老虎,嘶吼一聲趴地開始捕獵,只要一被捕抓就必須轉換成老虎,而被箝制的雞可以在安全範圍內奮力逃脫。

  失去了視覺所有的專注都凝聚在聽覺,四周都是碎步,短促的呼吸,衣物被拉扯,喉嚨裡發出低沉的吼音,還必須在混亂中斟酌躲避的策略和方位。

  兩局之後我張開眼睛,眼睛周圍和眉心的肌肉都因為過度皺緊而痠疼,這繃緊來自於本能的迫使和回應,迫使我該在四週都是人而會隨機接觸碰撞的狀況下,仰賴視覺的導引,而不是關閉它,和它對抗的代價就是這陣痠痛。

  在賽斯‧史蒂芬斯—大衛德維茲以分析 Google 的關鍵字搜尋大數據的《數據,謊言與真相》裡寫到,我們會在搜尋時鍵入和表露建構出來的實際情況完全相反的問題。

  比如一位女性可能在和一群閨密的旅行中表現得很開心,卻在空閒時搜尋「老公不在身邊很寂寞」。或在人前稱讚自己的小孩最可愛,卻在私底下搜尋「我的小孩是不是很醜?」

  在一個空格,幾個字之間,這搜尋的過程裡,我們想知道的是關於自己最真實私密問題的答案,不需要任何修飾性的展演,所以只會留下,最接近自身真相底線的字句。

  而我在老師要我們選擇羚羊或獵豹來做為要從傍晚工作到晚上的動物時,我直覺的選了獵豹,就算我在社會性的群體裡,表現的樣態一直都是合群馴良的羚羊,是不是在這個選擇間,我也留下了自己的本性的證據。

  而本能其實一直都沒有被社會性磨鈍,如打樁般堅牢,在每個關臨生存的時刻伴隨著不同的反應,正反兩面都被本性密合,因為生存,總要面臨困境帶來的每一波陣痛,藉由每個經驗的拼湊,產出熟練轉換獵捕與看守的規則,調整比例散發秩序和蠻野,說不中聽的話或用身體去衝撞抗爭,順從滿足所有的動物性也不放棄追問其中的理由,我們就是這樣的動物。

  2018/02/0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邱怡青的沙龍
43會員
78內容數
邱怡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2
這篇文章深刻探討了失去與重生的主題,融合細膩的文學表達與深情的自我反思。透過意象化的景象,描繪一段個體如何在歲月的重壓下尋找自我意義的旅程。文章充滿了懷舊的情感,善用比喻與隱喻,激發讀者對過去的思考,敦促我們在面對生活的艱辛時,尋求內心的平靜與釋然。
Thumbnail
2024/09/12
這篇文章深刻探討了失去與重生的主題,融合細膩的文學表達與深情的自我反思。透過意象化的景象,描繪一段個體如何在歲月的重壓下尋找自我意義的旅程。文章充滿了懷舊的情感,善用比喻與隱喻,激發讀者對過去的思考,敦促我們在面對生活的艱辛時,尋求內心的平靜與釋然。
Thumbnail
2024/08/06
最初的蜜蜂出現在杯口。 身形細長,複眼反射出一眼就能望穿格局的房間,觸角探查的擺動,感知空間裡的偏振光,是從關不緊的窗縫間唯一遞進來的微弱光線。振翅時發出如同精密儀器的頻率,卻總是悄聲無息地消失,畢竟這間用老舊都還不足以形容的公寓,滿佈能夠輕易藏身和逃出的縫隙。 後來的一個星期,蜜蜂越來越頻
Thumbnail
2024/08/06
最初的蜜蜂出現在杯口。 身形細長,複眼反射出一眼就能望穿格局的房間,觸角探查的擺動,感知空間裡的偏振光,是從關不緊的窗縫間唯一遞進來的微弱光線。振翅時發出如同精密儀器的頻率,卻總是悄聲無息地消失,畢竟這間用老舊都還不足以形容的公寓,滿佈能夠輕易藏身和逃出的縫隙。 後來的一個星期,蜜蜂越來越頻
Thumbnail
2024/08/02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2024/08/02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心裡面觀想這個動物坐在你的心裡,去獲取與這個動物有關的訊息,他如何成長?他的習性是什麼?他在過往人類的心目中象徵什麼樣的地位?這可以幫助你們聯想到這個動物和人類最直接關聯的力量。
Thumbnail
在心裡面觀想這個動物坐在你的心裡,去獲取與這個動物有關的訊息,他如何成長?他的習性是什麼?他在過往人類的心目中象徵什麼樣的地位?這可以幫助你們聯想到這個動物和人類最直接關聯的力量。
Thumbnail
— 昨天看到老高的新影片,講的是「馴化」,我覺得非常有趣,想和大家分享,以後這裡的文章可能就會慢慢加入一些我的所見所聞,可能又會流失一些追蹤數,不過我也比較希望能說自己想說的話啦! 自古以來,人類就試著要馴化野生動物,來為自己所用(幫忙獵捕之類),但是成功馴化的大型哺乳動物其實只有幾種而已,也就是豬
Thumbnail
— 昨天看到老高的新影片,講的是「馴化」,我覺得非常有趣,想和大家分享,以後這裡的文章可能就會慢慢加入一些我的所見所聞,可能又會流失一些追蹤數,不過我也比較希望能說自己想說的話啦! 自古以來,人類就試著要馴化野生動物,來為自己所用(幫忙獵捕之類),但是成功馴化的大型哺乳動物其實只有幾種而已,也就是豬
Thumbnail
「如果用一種動物來形容你, 你認為自己是什麼動物呢?」 當教練提出這樣的問題時, 我向內探尋, 遍尋不著最適切的答案。 脫口而出的答案是: 「我想成為一隻貓!」 「想成為」! 很明顯並未正面回應教練的提問。 教練緊追不捨地再次問及: 現在的我是什麼動物? 我,卻一時語塞。
Thumbnail
「如果用一種動物來形容你, 你認為自己是什麼動物呢?」 當教練提出這樣的問題時, 我向內探尋, 遍尋不著最適切的答案。 脫口而出的答案是: 「我想成為一隻貓!」 「想成為」! 很明顯並未正面回應教練的提問。 教練緊追不捨地再次問及: 現在的我是什麼動物? 我,卻一時語塞。
Thumbnail
有人說,雞只是蛋為了產生下一顆蛋的過程。 套用到人類來說就是,你只是你的基因為了產生下一代基因的工具而已。 演化的主體從來都不是生物本身,而是基因。 人類作為用特殊的方式特殊的動物,能逃離自私的基因嗎?
Thumbnail
有人說,雞只是蛋為了產生下一顆蛋的過程。 套用到人類來說就是,你只是你的基因為了產生下一代基因的工具而已。 演化的主體從來都不是生物本身,而是基因。 人類作為用特殊的方式特殊的動物,能逃離自私的基因嗎?
Thumbnail
蓬萊棘螽蟴和魏氏奇葉螳是近郊常見的台灣特有種,透過模仿地衣或葉子,讓自己融入環境中,技術性的改變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讓自己更不容易被找到。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透過停止不動,想像掠食者找不到自己,那擬態昆蟲便掌握了「被看」的方式,能夠滿足保護蟲身安全的想像。
Thumbnail
蓬萊棘螽蟴和魏氏奇葉螳是近郊常見的台灣特有種,透過模仿地衣或葉子,讓自己融入環境中,技術性的改變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讓自己更不容易被找到。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透過停止不動,想像掠食者找不到自己,那擬態昆蟲便掌握了「被看」的方式,能夠滿足保護蟲身安全的想像。
Thumbnail
從原初時代到新時代的世界 原初時代時人類與動物是相同的,在進入舊時代前,人是動物,動物是動物,可以通婚偶爾獵殺彼此成為食物,對這遙遠的過去想像時,每個閃過的畫面中都有需要費力攀爬的樹木,樹幹上依附著其他不同的蕨類、藤蔓或紛飛黃蜂,冒著雀斑色的雪白蕈菇擁擠爭長著。
Thumbnail
從原初時代到新時代的世界 原初時代時人類與動物是相同的,在進入舊時代前,人是動物,動物是動物,可以通婚偶爾獵殺彼此成為食物,對這遙遠的過去想像時,每個閃過的畫面中都有需要費力攀爬的樹木,樹幹上依附著其他不同的蕨類、藤蔓或紛飛黃蜂,冒著雀斑色的雪白蕈菇擁擠爭長著。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對動物很有喜愛之情,甚至很多人都有養寵物,每天回家,就是期待與自己的狗兒子或是貓主子相見。但動物的心裡在想什麼,人真的懂嗎?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對動物很有喜愛之情,甚至很多人都有養寵物,每天回家,就是期待與自己的狗兒子或是貓主子相見。但動物的心裡在想什麼,人真的懂嗎?
Thumbnail
這是一場競賽,比的是能持續多久不被發現,目的只為見證一隻野生動物在牠原始的領地所有行為表現:低頭啃食、展翅盤旋、拔腿衝刺... 活著。如此活在這個華麗又殘酷的天地之間。
Thumbnail
這是一場競賽,比的是能持續多久不被發現,目的只為見證一隻野生動物在牠原始的領地所有行為表現:低頭啃食、展翅盤旋、拔腿衝刺... 活著。如此活在這個華麗又殘酷的天地之間。
Thumbnail
  「在摸索中不要追求能夠完全像動物,那是陷阱。」老師說。   開始模仿的時候,都是陷阱。就像總有些時刻不得不問自己是誰,而又類似誰或永遠,不會成為誰。生物為了擬似另一個種類或物質,是為了隱蔽或獵
Thumbnail
  「在摸索中不要追求能夠完全像動物,那是陷阱。」老師說。   開始模仿的時候,都是陷阱。就像總有些時刻不得不問自己是誰,而又類似誰或永遠,不會成為誰。生物為了擬似另一個種類或物質,是為了隱蔽或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