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去看了《江湖兒女》。因感歎這部電影的檔期正好在中秋與國慶之間,由「江湖」聯想到「家」與「國」,寫了一篇隨感《江湖即是「失家園」》。所謂「江湖」,就是游離於「家」與「國」之外,失去「家」和「國」的庇護,而相互抱團取暖。下面接著說。
賈樟柯導演對江湖有自己獨特的詮釋。他說,「江湖首先是危機四伏的社會環境;其次是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最後是人物之間的情義」。並借電影中的男主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不同意他對江湖義氣的肯定與重視。只是可以理解,在嚴酷的生存壓力下,用傳統的江湖情義來對抗殘酷冰冷的現實,保留一份溫情,這也是一種選擇。
江湖之「義」應該來自於儒家的「悌」,是「悌」的外推。將親兄弟之間的「悌」擴大到異性兄弟之間的「義」。「悌」要求幼服從長,兄提攜弟。「義」也類似,大哥說一不二,小弟必須服從,大哥也要罩著小弟。
《論語》中,「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孔子的兩個學生,司馬牛和子夏;司馬牛是獨生子,沒有兄弟,感到孤單憂傷。就對子夏訴苦,「其它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子夏就安慰他,「你只要像君子一樣,四海之內都可以找到兄弟,完全不用擔心」。這便是「悌」外化為「義」的出處。不少人誤以為「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是「天下人都是兄弟」的意思,其實不然;而是可以在天下找到情投意合的兄弟之意。如果是「天下人都是兄弟」的意思,顯然與「忠」的價值相衝突,哪能與君主稱兄道弟呢?
傳統社會,「家」與「國」,才是人們通常的棲身和立身之地。要麼守于宗法家族,要麼進為朝廷官吏。江湖則是游離出宗法家族和朝廷之外的桀驁不馴之徒的棲身之地。他們不容于宗法家族或朝廷,為了生存只得抱團取暖,結為異姓兄弟。如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通過文學加工而千古流傳,影響非常之大。關羽義薄雲天,自始自終不忘兄弟情義,「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成為後世江湖兄弟共同敬拜的守護神。
相比之下,傳統社會山高皇帝遠,江湖寬廣深厚,有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滋生土壤。各類匪幫、幫會層出不窮,一幕接一幕上演著江湖故事。其實,江湖是朝廷的鏡像,兩者之間有對立、互補和替代關係。皇權支配下的官府是最大的暴力組織,是在全社會取得了支配地位的暴力組織。而在官府覆蓋不到或組織控制力薄弱處或衰弱時,也給江湖勢力留下生長的空間。就如電影《投名狀》中,大當家趙二虎誓言,「要當就當最大的匪」。當朝廷衰敗,或遇到天災人禍,產生大量流民,江湖勢力就會趁勢而起,替代舊王朝而建立新的王朝。
而現代國家組織越來越強大,對社會的控制範圍越來越廣,程度越來越深。家的領域和江湖越來越縮小和逼仄。宗法家族消失,江湖也曾僅是傳說。改革開放後,經濟和社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放鬆,江湖才又有了些許生存的空間。這便是賈樟柯《江湖兒女》的時代背景。
2018年9月26日
不一樣的角度!關注現實,追究歷史,探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