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8|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國軍有救嗎?(十四):我中有你

這是本系列的最後一篇,我要把重建國軍意識形態的部分談完,再對本系列做個結論。
前面提過國軍現有成員缺乏集體目的性,少了某種共通的奮戰目標,人各異志,沒有啥共識,無法形成一個穩固的社群。過往的國軍還算是個穩固的社群,但那是建立在黨國威權的錯誤意識之上,而面對複雜多元的當代社會情境,我們當然不能再走回頭路。那該怎麼往前走呢?
上一篇的最後我提到國軍的偏差行為問題,其中最麻煩的就是酒駕。國軍近年飽受士官兵酒駕的困擾,雖然發生率並未比一般百姓來得高,但於社會對國軍的道德要求很高,所以國軍也不得不一再投入資源在防制酒駕上,有時甚至讓人覺得太過頭,小題大做,浪費時間。
那為什麼花了這麼多時間和資源,還是有白目的士官兵會酒駕呢?在本系列第三篇中,我曾提過國軍有許多「賭徒」,這些人的價值觀,會讓他們不顧風險來追求短期目標:他們可能因此選擇簽個四五年當志願役賭看看,也可能因此為了爽而在很多事情上怒衝一波,像是酒駕。
國軍士官兵還有許多類似的包,都是因為怒衝一波的心態而發生的。要解決這個系列問題,不是用個案教學或一再增加「行為成本」(像是增加內部罰責),因為這些搞法都是治標,治得了一時,治不了一世。若要治本,就要讓這些人「重新活一次」,使其人生目標能和其他社群成員的目標整合在一起。當人覺得自己不再是爛命一條,行動才會「正常」。
但,這不就和需要犧牲生命的軍人立場起衝突嗎?這是個好問題,而要回應這問題,還是得從不會酒醉駕車的一般人談起。

和大社會結合

多數台灣人都不會酒醉駕車,我們可以把這些人視為「正常人」。不會酒駕的考量很多,除了「根本不喝酒」和「沒有車」的物理原因之外,主要還是酒駕存在一定風險或成本。可量化的就是違法所帶來的金錢處罰,以及車禍的修理賠償,醫療方面的衍生成本等等。
但這些考量都算浮面,多數人就算有酒有車也不會酒駕的深層原因,在於這種行為和自己平常的生活行為「無法搭配」。人的行為會有種系統關聯性,有時我們會稱為「生活風格」(所以你可以說酒駕不是多數人的style),但這種系統性遠比「風格」的外顯部分要更加全面,是滲入食衣住行乃至語言與思維(思維也是一種行為)等內外在的每個層次中。
我們就是依這個「行為組合」來過每一天的生活,在多數的狀況下根本沒意識到這會是種選擇或可能改變,就是沒頭沒腦的過下去。或許真要到改變的時刻(像是去吃一攤喜酒或出去旅行),我們才會意識到行為是有選擇性的。這或許可說是一種個人心理的舒適圈或同溫層。
人人都有一套行為組合和系統,但有些人的行為組合會更普遍的受到肯定,因為外人也可以客觀看出他行為之間的關聯性很強,也就是很少做白工,其所做所為都指向他設定的目標。像是透過嚴謹的運動飲食管理來追求健康、長壽,又或是每天投入長時間進行學術鑽研,以追求知識的高峰。你知道他的目標是什麼,也可以看出他採取的手段是最能有效達成這目標的形式。
相對來說,有些人的表現就比較不一樣,你看不出他手段之間有什麼很明確的組合關係,你也看不出這些手段要如何和他的目標產生連結。有些人甚至根本就沒有什麼人生目標,就算他說有,從他的手段也看不太出來他有。像說自己的目標是創業,但都沒在做創業相關的準備,那他這種行為組合自然就很難獲得廣泛肯定了。
在這種判斷過程中,有一個關鍵點非常重要,卻總是被忽略,那就是「個人目標」是因為和社群多數人的目標接近,才能被理解、被接受。如果你個人目標很罕見,像是「登陸α13星球」,應該就沒什麼台灣人知道你是打算衝三小。
依循傳統,我們社會已有很多廣被接受的人生目標,像家庭幸福或事業成就等等,這些目標的具體內容可能隨著人類活動的發展而漸漸改變,但還是有些根源或基礎的部分會和過往有些重疊,而我們就是透過這些重疊的部分來辨視他人的目標是否有道理,是否可被大眾認同與接受。我們能因此欣賞別人的人生,他人也能因此反過來肯定自己的人生。
而我們不喜歡其他社群成員酒駕,主因是這種行為(手段)無益於追求社會能接受的多數相關目標,單純就是為了滿足當事人的狹礙的個人目標。同樣的,我們之所以不選擇酒駕,主要也是這種手段無益於追求我們個人的目標,而我們的目標又是與社會大多數人的目標能有連結的,因此我們的這種認知可以獲得廣泛認同。
進一步來說,我們之所以會成為一個群體,或是產生向心力、認同感,就是因為共享了這種對於手段與目的(目標)的認知。國軍現在軍士官兵之所以「包包相連到天邊」,往往就是因為目的面的自私與手段面的短視,所以無法形成一個整體。國軍需要重建意識形態,把自己整合成一個社群,再把自身整合進大社會中,這樣官士兵的行為才不會動不動就走鐘。所以國軍擁有的意識形態也就應該和大社會的多數人接近,這樣社會才能懂你,你也才能懂社會。
但社會主流的意識形態是什麼?雖然多數台灣人都擁有且知道這種意識形態,不過也因為身在其中,所以很難說清。我在前一篇中已提到了一些形式做法,但主要是個體層面的自我調整,國軍在總體面上,還是應該有一些具體的作為,我認為承上所述,最重要的就是打破門牆,不該再有「軍人」與「民人」之別。

都是人

在本系列前面的幾篇文章中,我都提及國軍也是人,也應該活得像個正常人。這只是一種工作的選擇,不會帶來本質的改變;你先是一個普通百姓,然後成為軍人,而且也隨時可能變回普通百姓。
在過往,軍民有別的訴求有其意識形態背景,是為了威權時代的管制方便所設下的界線,但在當代這種需求已經淡化到沒有必要。當週三晚上沒有勤務的志願役放出營門外膳宿時,他們與民人的差異已經小到沒有意義。那就更別說是如公務員上下班制的單位了。
所以問題在於國軍就算生活在社會中,卻還是採用與社會隔絕的思維模式。這有來自個人自認的部分,也有國軍內部教育宣傳的成分。國軍在政宣上總是強調軍人和「民人」不同,可是對於為什麼有這樣的不同,卻缺乏真正的反省與認知。
過往有這種區別,是為了讓軍人願意犧牲奉獻,甚至敢赴死,所以將其與百姓在概念上進行區隔。另外一重原因則是管理上的考量,讓軍人覺得自己和百姓不同,自由也應受限,比較方便管理。
但如果現今國軍人事管理制度都與以往不同,傳統的軍民有別更會造成一系列的負面影響,那就應該打破。正如倫理學家開給封閉群體的藥方都是「重新融入大社會」,國軍要做的意識形態重建,也就是融入大社會。融入大社會的價值觀,除了解決國軍現有的言行問題,還可升提高戰力。
過往是為反攻大陸而戰,之後慢慢轉變為了薪水、福利和退休俸而戰,這些目的性(目標­­)都無法使國軍具有戰力,因為前者不切實際,後者太過自私。要人願意將自己的生命(時間與性命)當成「工具」來犧牲,顯然只有為了某種客觀的目的性:自己認為那是個重要的人生目標,而且也剛好是許多社群成員的共通目標。
這很難具體形容,但大多數人應該都能體會。許多人會願意為家人犧牲生命,是因為其他人承載了共同的價值(觀)與目標,就算自己死了,家人也會持續追求或保存這個價值,所以自己的犧牲是值得的。
同樣的,軍人的目標如果只是自己的利益,那他一定不願意為此犧牲生命,甚至犧牲一點點的時間,他也會斤斤計較。但只要軍人的目的和社會上大多數成員一致,像是民主、自由、共同的生活記憶、一種在台灣生活的幸福感或歸屬感,當大家對這些目標有共識時,就可願意為此犧牲,甚至付出生命。
所以只要有共識,民人一秒就可以變軍人,拿起槍來投入戰場,為大家共通的價值奮戰,而軍人當然也可以一秒變回民人,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持續為追求這共同目標而努力。
你可以注意到我並未提及國家認同的部分,因為就價值論的角度來說,對社會的認同遠比對國家或政府的認同來得重要。
社會才是真正存在的東西,我們是生活在社會中,與其他人產生互動,並認同彼此屬於同一社群,我們的人生目標在社群中才能落實並獲得廣泛肯定。當然,如果我們個人不幸失敗,或是因為種種原因必須退讓或犧牲,那社群整體或其他成員的成功,就會成為一種可行的替代方案。成功不必在我,但應該在於這社群之中,有屬於大家共享的成就。
所以如果國軍需要重建意識形態,那就是與台灣社群的意識形態靠攏,百姓怎麼想,國軍就怎麼想,因為國軍成員都來自於台灣社會,也終將回歸台灣社會。國軍自身設定任何「堅不可破」的意識形態框架,都會導致自身的迷失,只有完全依歸台灣社會,才有出路。

總結是

對於意識形態的討論就止於此。本系列也到了尾聲,最好的總結方式,我認為是回頭看看一開始時的四個目標設定。
我的第一個主張是沒有必要籌建新軍,而是就現有國軍來進行結構改造,將過去由單一出身的將官團主導的狀況,改由隸屬參謀本部、出身多元的軍官團來做為國軍最高的主導者。
我的第二個主張是持續精簡人力,將缺員、武器妥善率不佳的地面單位再次整併,三個軍團整合為二或更少。可保持現四個月義務役,就算要恢復一年期兵役,這些兵源一律只配發原屬後備的步兵單位,海空軍及陸軍野戰部隊要走向純志願役的人力編制。
第三個主張,是強化與美日的軍事整合,更專精於某些「角色分配」,強化特定高科技武器的發展與建軍方向。因為相對主要敵手,台灣必然為小,只能採取像招潮蟹一樣的特殊演化策略。
第四個主張,是思想教育的部分,放棄一切主義路線,單純走利益共生的論述,強調給養均來自台灣人民,任何個人意識形態都無法對抗這種契約責任,並予以嚴懲。
經過漫長文字「旅行」,我認為上述這些主張應該都算是有相對完整的說明與印證,而將這四個主張整合起來,就可正面回應本系列的標題:「國軍有救嗎?」
做為保護國家的工具,國軍沒有救不救的問題,沒救也要救。就功能面來看,國軍現況是「堪用」,但「不太好用」,而如果現在不好用,就想辦法讓它變得好用。所以任何細微的改變,也會是有意義的改變。
就在撰寫過程中,我所提案的一年期軍官志願役,也獲得國軍高層的肯定並火速推行上路。我認為就此一個案來說,國軍還是存在許多有腦的幹部,上層也還是願意接納不同向度的意見,不論這個提案是否成功招到所需的軍官,至少這個接納政策並具體改變的過程是值得各界肯定的。
而這種改變還需要持續下去。不論外界如何看待國軍,國軍又是否都是由社會邊緣人或「廢物」組成,要讓國軍變成更好的「工具」,就需要所有的「工程師」一起來努力。國軍要學著面向社會,而社會成員也該體認到,自己也是「國軍」。這不是別人的事,這永遠是自己的事。

系列回顧:

紙本渣誌超值訂閱,全系列一次滿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