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不看書,只聽音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坐著聽音樂
  我們嘗試用音樂的形式來進行以往的讀書會,方式是這樣的:
1.準備3-5首在你的人生階段中,對你很有意義或有感觸的歌曲,可以是歌詞、旋律或畫面,分享最觸動你的是什麼?對當時的你最有幫助的是什麼?從最近聽到的歌曲開始分享。
2.播放者分享後,其他成員給予回饋,盡量不要評價或評論,從觸動你的部份給予回饋。
3. 播放者分享新的想法或感受;輪到聆聽的人分享聽到播放者的歌之後,產生的新想法或感受。
4.換下一位分享。
   第一輪下來,氣氛變得很低迷…
  我注意到大家分享的像是工作的緊張、焦慮,對自我的憐惜,都是生活中遇到某個衝擊事件,然後再從音樂中找尋能量的一段經驗。在平靜的表面之下,我們都有翻攪奔騰的情緒在流動。分享自己內在的糾結是很不容易的事,因為我們要暫時卸下社會期待的樣子,不論是精明幹練的社會新鮮人,爸爸的乖兒子,或是正向溫暖的心理師,純粹地面對在社會面具底下,自己的不安、脆弱,和渴望…
  從早到晚我們會經歷各種情緒起伏,有時甚至使我們無法客觀看待眼前的事物,失去理性,想要快點拋開這些情緒,忙於工作、學業,假裝它不存在,在我們的文化中,「情緒化」是個負面意涵的詞語。

然而....

  當感覺不對的時候,你無法否認,在內心深處你就是會有那種不對勁的怪異感。然而我們都需要經驗到這些情緒,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成為一個「人」,而不是外界給的標籤。
  在這次的分享中,曾讓我焦慮、害怕的歌曲,因為成員的回饋而賦予了新的意義;有成員說我分享的歌聽起來很像如果有一部以我為主角的連續劇,結束時會播放的片尾曲;有成員聽到它除了剛硬之外還有柔軟的部分;有成員分享到其實它不只有一種聲音,他還聽到另一個合音,很像兩個人在對話。
  這像是你有一段回憶,在你印象中只有一個暗灰色的背景,但是今天你拿出來分享,有人看到了橘色、綠色,和黃色,然後你有了新的畫面和感觸,再把這段回憶放入腦海裡,以新的樣貌保存著。
  在聆聽他人歌曲的過程,我發現單純地遁入的歌曲的世界裡面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好像浸泡在柔軟的熱水裡面,暫時與外界解除所有關係;有成員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歌曲,她選的歌曲像是在對我們內在的小孩說話,我想像或許可以試著對內在的自己溫柔,對自己說話;或是當有人分享自己工作上的沉重和喪失熱情,我感受得到他腳步的沉重,在那當下,我彷彿是和他搭上同一班車,在對面的座位上看著他低著頭嘆氣。
  我很喜歡大家在心理上的距離變得很靠近;例如有成員分享到一首關於孤獨的歌曲,我當下也感受得到歌曲中那種寂寞,只有一個人在空闊的海邊呼喊的感受,但同時我也感受到一股熟悉和親切,好像生活中就是如此,每天的孤獨和寂寞,那是每天睡前你坐在書桌,需要獨自一人面對的種種情緒。
  這個過程給我很大的體會是:生活中情緒的變化就像天空的雲一樣,不時會烏雲密布或是傾盆大雨,然而這些都是日常的一部份。我試著去注意到即使天氣有時候糟糕到讓人難以忍受,但自己就是那個天空,不會因此而有所改變。
  這次聚會是深夜遇見自己﹝註1﹞的一個新嘗試,過往我們都用書本作為媒介,這次則是用音樂做為素材讓大家自由發揮。我發現這次的體驗性特別強,歌曲的氛圍和節奏很容易把人帶往另一個情境,但同時每個人又會有自己的詮釋,碰撞起來產生出新的變化。
  對我來說這樣的新嘗試是我生活中的養份,讓我打從心底感覺到這就是我要的生活。
﹝註一﹞深夜遇見自己:一個心理自我探索讀書會,成立於105年底,名字的典故來自於小說《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但其實只到9點,因為成員們普遍都不能熬夜。聚會中會運用有關心理的書籍彼此分享、回饋與反思的方式,讓自己更靠近自己,並且在聚會中練習做自己。目前仍以每週一次的分享持續進行中…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28內容數
曾經被某一任女友說過,你很會講都給你講;於是成立了這個專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開始在幫委託人療癒前會先聆聽 .以圖來說是這樣的狀態沒錯.認真的型態 (男人的認真度!) 認真寫下要療癒的項目 .名字跟出生年月分. .什麼良辰跟時辰. .在跟對方說注意的事項. 一定先傳適合對方的音樂 對方現在適合聽什麼音樂會比較放鬆 我會聽的過程中, 感受一下對方在聽的
我現在超級想看以前自己的無名小站到底寫了甚麼(雖然網路上有時光機可以回去但看不到留言啊!!) 所以打算來週更一下我的人生,以後還可以回顧, 就像我很喜歡回顧ig以前po過的限時, 這週最讓我印象深刻應該就是聽了「只能喝酒的圖書館-徐譽庭」 https://www.youtube.com/
最近突然想把往年幾乎都只放在手帳裡的每日一曲整理成線上串流歌單,比起是為了能想聽就聽,或許是更想看看自己都聽了些什麼,也因為一次整理了連續幾年的記錄,發現有些歌裡真的藏著那些時空切片。
Thumbnail
作者描述自己情緒容易受環境影響,也容易把其他人的問題拱到自己身上。作者藉着在茶餐廳的遭遇,分享了如何用音樂幫助自己抽離負面的思想,避免鑽牛角尖,從而拯救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我們有多久沒有買實體專輯?多久沒有從頭到尾聽完一張專輯?在串流音樂當道的今天,音樂類型與選擇越來越多元,甚至人人都可以當歌手、都能自行上傳影音。但音樂之於生活似乎永遠是次要的,邊開車邊聽、邊上班邊聽、邊打掃邊聽、邊做模型邊聽、邊畫圖邊聽或邊運動邊聽,在生活中什麼時候音樂會成為主要的呢?就
Thumbnail
試著尋找適合今天舒眠的歌, 連日睡眠下產生些許不安, 突然想到,每次幫委託人做療癒時, 都會先尋找當天適合委託人的音樂, 那為什麼不試著為了自己,幫自己尋找, 今日適合的能量音樂, 聆聽這首歌的過程. 那聲音悠悠長長的音頻. 彷彿在釋放幾個月下來所累積的壓抑, 或許在累積的過程,
Thumbnail
當初踏上聲音療癒學習之旅的原因,主要只是因為我很喜歡發出奇怪的聲音,還有唱歌。 打從我會說話開始,我就喜歡發出聲音和哼調子,小時候常被同學老師嫌大嗓門很吵,大笑起來連隔了一面牆的鄰居都很像坐在我旁邊聽我笑,興致來了就隨著心情大聲唱歌,那時候覺得發出聲音、說話、唱歌就是給予我動力和能量的源頭。
Thumbnail
聆聽一首曲子,聆聽旅途中嘈雜的人群,聆聽心裡的旋律,聆聽窗外落葉飄下的聲音。在世界的穹頂下,我們以不同的身份穿梭、生活,這個身份是某一部分的自己,但又更像可以穿脫的衣物,可以被拿起,也可以被輕輕放下。在身份的背後,是渾然天成的本質,像珍珠或橡實一樣,隨著歲月與閱歷,珍藏在層層包覆的保護色裡。
偶爾看到格友們問寫作時都聽什麼樣的歌曲。 寫作時我是不會刻意聽歌的,因為都是腦中突然浮現靈感時,就馬上拿起手機按按按,也不用儀式感這些,腦海也會自動帶入歌曲當BGM。 最近腦中都在播放“昨夜星辰”。 平時我當然是會聽歌,騎車戴耳機聽,開車也會聽,做事情也會聽,在房間發呆放空、
Thumbnail
2021.4.21 常常來到耳邊的話語太多,心總是要花些時間慢慢領會,才能將它們聽進去。 療癒課,老師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卡住的是情緒,不是故事。 當時以為自己有懂,今天檢視自己時突然醒悟到最近的療癒過程中,太著重在故事了, 另外,雖然釋放了情緒,卻忘了療癒最終的目的是重新好好愛自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開始在幫委託人療癒前會先聆聽 .以圖來說是這樣的狀態沒錯.認真的型態 (男人的認真度!) 認真寫下要療癒的項目 .名字跟出生年月分. .什麼良辰跟時辰. .在跟對方說注意的事項. 一定先傳適合對方的音樂 對方現在適合聽什麼音樂會比較放鬆 我會聽的過程中, 感受一下對方在聽的
我現在超級想看以前自己的無名小站到底寫了甚麼(雖然網路上有時光機可以回去但看不到留言啊!!) 所以打算來週更一下我的人生,以後還可以回顧, 就像我很喜歡回顧ig以前po過的限時, 這週最讓我印象深刻應該就是聽了「只能喝酒的圖書館-徐譽庭」 https://www.youtube.com/
最近突然想把往年幾乎都只放在手帳裡的每日一曲整理成線上串流歌單,比起是為了能想聽就聽,或許是更想看看自己都聽了些什麼,也因為一次整理了連續幾年的記錄,發現有些歌裡真的藏著那些時空切片。
Thumbnail
作者描述自己情緒容易受環境影響,也容易把其他人的問題拱到自己身上。作者藉着在茶餐廳的遭遇,分享了如何用音樂幫助自己抽離負面的思想,避免鑽牛角尖,從而拯救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我們有多久沒有買實體專輯?多久沒有從頭到尾聽完一張專輯?在串流音樂當道的今天,音樂類型與選擇越來越多元,甚至人人都可以當歌手、都能自行上傳影音。但音樂之於生活似乎永遠是次要的,邊開車邊聽、邊上班邊聽、邊打掃邊聽、邊做模型邊聽、邊畫圖邊聽或邊運動邊聽,在生活中什麼時候音樂會成為主要的呢?就
Thumbnail
試著尋找適合今天舒眠的歌, 連日睡眠下產生些許不安, 突然想到,每次幫委託人做療癒時, 都會先尋找當天適合委託人的音樂, 那為什麼不試著為了自己,幫自己尋找, 今日適合的能量音樂, 聆聽這首歌的過程. 那聲音悠悠長長的音頻. 彷彿在釋放幾個月下來所累積的壓抑, 或許在累積的過程,
Thumbnail
當初踏上聲音療癒學習之旅的原因,主要只是因為我很喜歡發出奇怪的聲音,還有唱歌。 打從我會說話開始,我就喜歡發出聲音和哼調子,小時候常被同學老師嫌大嗓門很吵,大笑起來連隔了一面牆的鄰居都很像坐在我旁邊聽我笑,興致來了就隨著心情大聲唱歌,那時候覺得發出聲音、說話、唱歌就是給予我動力和能量的源頭。
Thumbnail
聆聽一首曲子,聆聽旅途中嘈雜的人群,聆聽心裡的旋律,聆聽窗外落葉飄下的聲音。在世界的穹頂下,我們以不同的身份穿梭、生活,這個身份是某一部分的自己,但又更像可以穿脫的衣物,可以被拿起,也可以被輕輕放下。在身份的背後,是渾然天成的本質,像珍珠或橡實一樣,隨著歲月與閱歷,珍藏在層層包覆的保護色裡。
偶爾看到格友們問寫作時都聽什麼樣的歌曲。 寫作時我是不會刻意聽歌的,因為都是腦中突然浮現靈感時,就馬上拿起手機按按按,也不用儀式感這些,腦海也會自動帶入歌曲當BGM。 最近腦中都在播放“昨夜星辰”。 平時我當然是會聽歌,騎車戴耳機聽,開車也會聽,做事情也會聽,在房間發呆放空、
Thumbnail
2021.4.21 常常來到耳邊的話語太多,心總是要花些時間慢慢領會,才能將它們聽進去。 療癒課,老師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卡住的是情緒,不是故事。 當時以為自己有懂,今天檢視自己時突然醒悟到最近的療癒過程中,太著重在故事了, 另外,雖然釋放了情緒,卻忘了療癒最終的目的是重新好好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