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11/0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優劣

    39-1
    小時候很在意優劣,就好像看電影新角色出現時就急著問父母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以為世界就是這樣黑白分明的簡單著。 長大後世界沒變,所謂的優劣卻逐漸模糊,比如一個市區名校沒人注意的歪瓜劣棗,放在偏鄉小校卻是品學兼優的掌上明珠,才發現優劣只是一線之隔,而這線總是任意移動。 後來才知道再怎樣筆直的線也畫不開優劣的,世界本是一團混沌,好人做壞事壞人做好事都是常有的事,一想本來不必誰優誰劣這種解釋。
    也曾經那樣汲汲營營要做優的一份子、怕被貼上劣的標籤,有天終於懂了是優是劣都是隨人排列,我們永遠只能一步一步追求卓越。曹呂王與大家共勉之。
    39-2
    好與壞,黑與白, 好像不是那麼簡單就可以分辨。
    有時候看起來應該是要那樣,
    可是當換個角度來看,又是完全不一樣的解答。
    常常我們很輕易的對一件事或是一個人評斷 ,
    但其實我們並不了解全貌,
    憑著自己的意識,他人的道聽途說,
    就貼上優劣的標籤,
    失去理性判斷的能力。
    資訊的不對等,
    什麼是真消息?什麼是假新聞?
    掌握媒體、掌握版面、掌握話語權,
    誰就能掌握所謂的事實。
    在這樣的現代社會中,
    好壞優劣不再能以真心來分辨,
    誠信樸實不再是處事的真理,
    溫良恭儉讓或許就是做功德吧!
    39-3
    曾經,希望自己是個非傳統的教職人員 現在身為一個教育者 越來越能理解老師所面對的難處與無力
    老師除了教學外,有太多太多東西需要去協調與平衡,外在壓力與現實不斷衝擊著你。
    老師為了傳授受教育者“正確的價值觀” ,要無時無刻都要關注小朋友行為的優劣,過程中客觀嗎? 當然一點也不,全依老師主觀的判斷,但什麼是“正確的價值觀”呢? 是我自己價值觀嗎? 當然不是,依據個案的不同,背後還要擔負家長的期許,要擔負其它老師的期許,要擔負社會普遍的期許。
    不能挑食不能哭鬧不能翹課不能打架不能講髒話不能說謊不能偷竊不能塗鴉不能吵鬧不能聊天不能上課插嘴不能上課喝水不能上課看漫畫不能離開座位不能頂撞老師不能欺負同學不能摸別人胸部不能拿老師東西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
    每天講的不能,一定比說可以的多 一個偏差行為,遠比優良行為更容易引人注意 這樣的環境,老師要如何看到小孩的長處呢?
    也因為專業不足,最後只能陷入權威,只好用最直觀的方式,但教育從來就不是 直觀的 漸漸只能嘴巴說著,自己也不信的那一套,傳統價值觀的那一套,我自己都不相信了,我總心想,那我要怎麼要求小孩子“知行合一”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