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也有行為主義大師!千萬別被你的孩子制約了!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孩子玩著玩具,突然,向旁丟去。
孩子吃著食物,突然,往地上丟去。
你的育兒經驗裡,這樣的景象是不是經常出現?
通常會怎麼做?
撿回來,告訴孩子,這個是玩具,要好好愛惜不可以亂丟。
撿起來,告訴孩子,這個是食物,不可以丟地上。
(有些家長甚至不解釋,直接幫孩子撿起來)

然後呢?
孩子繼續丟,你繼續撿。
這就是行為主義當中,B. F. Skinner 所謂的操作學習(operant learning)或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

幼兒自發性地把物品丟出,這個行為是操作(operant),
父母把玩具撿起來,強化了幼兒的反應,父母一而再再而三把玩具撿給幼兒,這樣的過程稱為增強(reinforcer)。
B.F. Skinner 認為,人會重複能得到好結果的行為,並且會抑制得到不好結果的行為。

幼兒是天生的行為主義大師,他們透過觀察他人的外顯行為來學習。
從上述的例子來解釋,幼兒一開始自發性地丟物品,是無意。
但他觀察到,成人會不斷地幫他撿回來,一而再再而三地撿。
對幼兒來說,這是一個遊戲。你丟我撿的遊戲。
若成人繼續增強(將物品撿起),這個遊戲就可以持續下去到幼兒感到無趣為止。

然而,操作學習當中如果沒有增強,整個過程就無法成立。

所以成人應該怎麼做?

首先,對於幼兒自發性的行為,先予以分析。
(丟食物/玩具,是不小心或是故意)
先搞清楚幼兒的意圖,也許他是不小心將食物落下;但也有可能是故意丟給成人來撿。
再來我們要思考:人會重複能得到好結果的行為,並且會抑制得到不好結果的行為。
如果你想要阻止幼兒繼續丟東西,也就是抑制幼兒丟東西的行為,
就代表我們要讓幼兒知道,丟東西會得到不好的結果。

但這裡要注意,對某幼兒而言是增強的行為,對另一個幼兒可能不是。

所以,根據你對幼兒的瞭解,給予幼兒”不好的結果”。

例如:將物品移開不讓幼兒碰觸到、將物品/食物收走、轉移幼兒注意力、轉換環境等等。

在幼兒做出行為之後,請記得,立即給予的反應,效果最佳。

當一個行為不再受到增強,它最後會被消除。

也就是說,當幼兒把東西丟到地上,一陣子後仍然沒有人注意到他/幫他撿起來,
再次出現丟東西到地上的頻率會比該行為獲得增強時來的少。

談到這裡,你發現了嗎?
育兒生活中,處處是制約。
慘的是,被制約的是你。

孩子哭→立即滿足幼兒需求
孩子鬧→立即滿足幼兒需求

哭鬧就是孩子最常制約你的方式。
記得,分析、理解、分析、理解,哭鬧的背後意圖跟成因,
不要輕易地交出你的主導權。

記住
當一個行為不再受到增強,它最後會被消除。

將這句話牢記在心,並善用分析。
分析、瞭解幼兒行為背後的意圖,並給予最適當的反應。
祝福大家戰勝家中行為主義大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身為一個高需求又高敏感孩子的母親,以前最常被長輩說:「這個小孩就是生來糟蹋人的!」而尋求同輩的經驗與協助,得到的建議也總是小孩喜歡挑戰大人的底線,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守住絕對不要屈服,否則就會被吃得死死的,以後會越來越難教育。 曾經,我也相信以上的說法,也實際執行過暫時隔離的方式,結果小孩的
    我以前是助理老師時,因為老師還沒到校或去開會,這時孩子都會集中管理,以前幼兒園有規定不能看影片,所以我們會聽故事 聽美語 聽唐詩,有些孩子聽膩的時候,就會開始跟其它同學玩,做一些不好的行為,這時我就找事情給他做,像這款玩具很多顏色,其實孩子玩好後,有時沒收好,顏色都放不對地方,我就請孩子幫忙做分類,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兒子把他要給我吃的東西倒掉, 因為他說我只記得我沒給他吃的, 不記得他給我吃的, 是因為我想起來好幾年前的事情, 我現在記起來那個老師刪掉的東西是什麼, 他污衊我兒子用滾燙的紅糖水撥同學, 有哪一個白痴會把手伸進去煮滾的紅糖水, 然後潑向同學的臉? 難道我兒子不怕燙嗎? 誣
    Thumbnail
    (1Y6M) 今天小玉米一如往常的將積木全倒出來, (心想哦不!又要收積木了) 這次變本加厲坐著開始亂丟積木😢 我看到叫她不能亂丟,要把玩具收好, 她不理我,還是繼續亂丟…… 我走過去假裝生氣的說😡:你要把玩具收好! 小玉米跑走不理我,我叫她站好罰站, 她發出不要的聲音,就是不願
    以操作制約的觀點解釋迷信為何會發生。 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是一種學習過程,指有機體學會某些操作緩解的行為,學會特定行為以達到特別目的,也就是通過強化和懲罰來改變行為,此理論是由B.F. Skinner提出。強調行為的結果對未來的影響。從操作制約的角度來看,迷信行為的發生可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身為一個高需求又高敏感孩子的母親,以前最常被長輩說:「這個小孩就是生來糟蹋人的!」而尋求同輩的經驗與協助,得到的建議也總是小孩喜歡挑戰大人的底線,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守住絕對不要屈服,否則就會被吃得死死的,以後會越來越難教育。 曾經,我也相信以上的說法,也實際執行過暫時隔離的方式,結果小孩的
    我以前是助理老師時,因為老師還沒到校或去開會,這時孩子都會集中管理,以前幼兒園有規定不能看影片,所以我們會聽故事 聽美語 聽唐詩,有些孩子聽膩的時候,就會開始跟其它同學玩,做一些不好的行為,這時我就找事情給他做,像這款玩具很多顏色,其實孩子玩好後,有時沒收好,顏色都放不對地方,我就請孩子幫忙做分類,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兒子把他要給我吃的東西倒掉, 因為他說我只記得我沒給他吃的, 不記得他給我吃的, 是因為我想起來好幾年前的事情, 我現在記起來那個老師刪掉的東西是什麼, 他污衊我兒子用滾燙的紅糖水撥同學, 有哪一個白痴會把手伸進去煮滾的紅糖水, 然後潑向同學的臉? 難道我兒子不怕燙嗎? 誣
    Thumbnail
    (1Y6M) 今天小玉米一如往常的將積木全倒出來, (心想哦不!又要收積木了) 這次變本加厲坐著開始亂丟積木😢 我看到叫她不能亂丟,要把玩具收好, 她不理我,還是繼續亂丟…… 我走過去假裝生氣的說😡:你要把玩具收好! 小玉米跑走不理我,我叫她站好罰站, 她發出不要的聲音,就是不願
    以操作制約的觀點解釋迷信為何會發生。 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是一種學習過程,指有機體學會某些操作緩解的行為,學會特定行為以達到特別目的,也就是通過強化和懲罰來改變行為,此理論是由B.F. Skinner提出。強調行為的結果對未來的影響。從操作制約的角度來看,迷信行為的發生可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