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4|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正確的方式

    在廚房裡備餐時,孩子總會站在圍柵外邊活動,或者看書,或者玩玩具,或者注視著另一邊的媽媽。她喜歡旁邊有人,沒有互動也沒有關係的那種靜靜陪伴。
    當然也有許多時候她渴望互動,想要擁抱與安撫。但多數時候我總忙於手邊事無法脫身,她會尖叫,也會哭喊,希望藉此吸引我的注意力。面對孩子這樣的行為,大部分時候都可以耐著性子隔空安撫,但也是有受不了那刺耳的尖叫而上火的瞬間。
    每當因為發怒而提高音量板起面孔時,孩子會暫時瞪眼禁聲,偶爾也會哭喊地更加用力,事後我總會想,那樣的眼淚意味著什麼呢?受驚害怕?還是難過委屈?
    面對這種狀況,什麼是正確的處理方式?我真的不太明白。想起幼時媽媽怒罵與不耐煩的語調,我知道這不是我想要給孩子的態度,但人往往會因為過往的不愉快經驗而明白自己的不願意,但終究只知道「不要」什麼,卻仍不清楚「想要」為何,這是很讓人困惑的難題,該怎麼做才好,很多時候其實也不是那麼清楚,即使自己也已經來到了當年母親的位置。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