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大變身! 3D列印美食端上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荷蘭艾恩德霍芬理工大學(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畢業生Elzelinde van Doleweerd與一家中國科技公司合作,共同開發利用廚餘製作的3D列印食品。
Van Doleweerd就學期間得知全世界近三分之一的食品被浪費,其中荷蘭最常被浪費的食品是麵包、乳製品、蔬菜和水果,每天浪費大量的食物背後隱含的其實是糧食危機,於是她開始研究如何使用3D食品列印技術將這些廚餘剩食轉化為新的食品。
Van Doleweerd說:「在荷蘭我們浪費了很多麵包,當麵包放久、麵包乾了,我們不再喜歡吃了就會丟掉造成浪費,因此我開始用這些麵包製作食品糊。」Photo Credit:dezeen
Van Doleweerd成功使用麵包糊進行3D列印的實驗之後,還研究了同樣經常被浪費的蔬菜和水果,例如奇形怪狀的胡蘿蔔和過熟的香蕉。Photo Credit:dezeen
由於 Van Doleweerd 過去曾使用荷蘭常見也是最常被浪費的食物,如麵包,水果和蔬菜創作,這次 Van Doleweerd 的新創作是結合中國當地最常被浪費的食品並與北京一間3D食品公司共同合作生產。

Van Doleweerd提到:「在中國,人們吃大量的米飯,但也浪費了大量的米飯。所以我用米飯代替麵包,以及蔬菜和水果製作了一種可印刷的食品。」
產品有兩個概念包括由米飯和紫色甘藷製成的糊狀物,可用於印刷不同的設計,如2D幾何圖案和3D形狀,如杯子。Photo Credit:dezeen
「我煮蔬菜、米飯和水果皮、晾乾麵包,將這些食材搗碎、混合、研磨和過篩,接著打印出光滑的糊狀物後拿去烘烤,烘烤待完全脫水以確保食物中沒有水分,這樣才不會滋生細菌。透過這種方式,食物可以安全食用,也能夠長時間保存食物。」Van Doleweerd詳細地說明製作過程。
關於3D列印的技術,Van Doleweerd找了中國一間2015年由Leandro Rolon和David Doepel創立的3D列印食品公司3dfoodcompany,他們在2016年找了工程師、設計師和食品專家團隊開發了屬於自己的3D食品列印機並推出了中國首個高級食品訂製平台。
Photo Credit:dezeen
吃起來的味道如何呢? 根據Van Doleweerd的說法,烘焙過程會讓食物具有鬆脆的質地,所以吃起來的味道有點像餅乾。其中,內容物含有超過75%的流狀食物以及一些其他成分,可以製成光滑的糊狀物和一些調味香料,所以Doleweerd還製作了甜味和含有不同的草藥和香料的鹹口味。
Van Doleweerd還想進一步嘗試去除包含在裡面的奶油和雞蛋製作純素的食品,並讓糊狀物變得光滑並使質地更加鬆脆,同時也在試驗幾種草藥、水果和蔬菜,以創造新的口味。
餐盤上的食物非常精緻,端上桌完全看不出來是用剩食製作而成。Photo Credit:dezeen
從不斷增長的人口來看,未來需要更多的食物,但另一方面,目前生產的食物中有三分之一被浪費掉。透過Van Doleweerd的作品,我們可以知道隨著新技術的運用,能讓更多人重新思索食物浪費的議題與挑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當我們談到「食物」,提及「思考」,就是食物設計。食物設計談的不只是食物本身,還有背後看似不相關的概念或實驗,但這些「不相關的」、「看不見的」往往超越了生理層次,反倒讓你我能用不同的觀點看見食物本質的意義,一窺餐盤內外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18年受邀「FUTURE:FUTURE │Panasonic 創業 100 週年紀念展」以「糧食」議題為出發點,針對未來生活帶領大眾展開對未來食物的想像的角度來創作。未來看似遙遠,然而,未來其實
想像一個世界,人們說為了要回應現今飲食面對的挑戰,要能在2050年餵飽90億人口,故開始投入更多科技發展與生物技術,生產更多食物,重新塑造我們的糧食系統,但飲食文化的消失、飲食多樣性的消失,會不會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人與土地、人與食物的連結是否能讓我們更能適應及因應未來糧食系統的挑戰?
食物設計總能讓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人激盪出有趣的對話、瘋狂的實驗與打破框架的創作,上週還好沒錯過參加同樣在研究食物設計的朋友舉辦的一場小小的食物設計實驗計畫.. .
來自日本東京的設計師Kosuke Araki 運用廚餘製作了一系列可回收的餐具,名為The Anima。 Araki運用結合碳化蔬菜廚餘和從動物邊緣的骨頭和皮膚製作取下的動物膠製作一系列的杯子、盤子和
飲食系統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所以食物設計師應著手處理更多包含生產層面的問題、生態環境議題、無形的文化議題,以及食物文化意義在不同社會階層中的展現。
故要成為一名食物設計師Food Designer,除了要懂得最基本的食品美學,還要瞭解食物文化把自身欲傳遞的理念與創意應用到食品製作,同時需具備策展人的身分,懂得管理設計流程、方法與空間、決策展品、配銷與銷售、設計推廣食品的廣告或行銷活動等。
2018年受邀「FUTURE:FUTURE │Panasonic 創業 100 週年紀念展」以「糧食」議題為出發點,針對未來生活帶領大眾展開對未來食物的想像的角度來創作。未來看似遙遠,然而,未來其實
想像一個世界,人們說為了要回應現今飲食面對的挑戰,要能在2050年餵飽90億人口,故開始投入更多科技發展與生物技術,生產更多食物,重新塑造我們的糧食系統,但飲食文化的消失、飲食多樣性的消失,會不會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人與土地、人與食物的連結是否能讓我們更能適應及因應未來糧食系統的挑戰?
食物設計總能讓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人激盪出有趣的對話、瘋狂的實驗與打破框架的創作,上週還好沒錯過參加同樣在研究食物設計的朋友舉辦的一場小小的食物設計實驗計畫.. .
來自日本東京的設計師Kosuke Araki 運用廚餘製作了一系列可回收的餐具,名為The Anima。 Araki運用結合碳化蔬菜廚餘和從動物邊緣的骨頭和皮膚製作取下的動物膠製作一系列的杯子、盤子和
飲食系統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所以食物設計師應著手處理更多包含生產層面的問題、生態環境議題、無形的文化議題,以及食物文化意義在不同社會階層中的展現。
故要成為一名食物設計師Food Designer,除了要懂得最基本的食品美學,還要瞭解食物文化把自身欲傳遞的理念與創意應用到食品製作,同時需具備策展人的身分,懂得管理設計流程、方法與空間、決策展品、配銷與銷售、設計推廣食品的廣告或行銷活動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有同學買了一個廚餘處理機,他是在回收廚餘的。同學說廚餘處理機有很多的好處。它能讓你不再每天為了處理剩菜、剩飯和蔬果皮感到煩惱。 廚餘機可以將廚餘乾燥處理,同時解決廚餘的惡臭味,減少果蠅的困擾。也能有效減少家中的垃圾量,不用再追著垃圾車跑。另一方面,廚餘機還可將處理過後的廚餘,作為有機肥料,拿來種花
Thumbnail
現代婚禮已經不再僅僅是傳統的儀式,而是展現了更多的創新與品味。在露天草地的美麗佈置中,結合精緻的菜色與優雅的氛圍,不僅讓人驚艷,也顯示出新人在婚禮上的用心。本文將帶你回顧一場讓人難以忘懷的喜宴,從雞湯的寓意到每道菜的巧思,讓賓客享受到極致的美味與視覺享受。
Thumbnail
在Netflix實境秀《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中,韓裔美籍大廚Edward Lee探討了身為僑民對於韓國的情感與期望被認同的心情,這讓我不禁聯想到自己目前的創作旅程。 最近才發現去年我參與繪製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的書《The Golden Screen: The Movies That Made As
Thumbnail
一日三餐是我們每天必經的循環,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外食頻率極高。然而,食安事件卻時不時發生,引得人心惶惶。在台灣,有許多微型的食品生產者,如小農自產加工、夜市攤販、路邊小吃,或網路上販賣的各種手工食品等,這些食品製造並無完善的食安管理機制,營養標示或食品檢驗等管道也因成本高昂,並非微型業者可負擔。為
Thumbnail
過於精緻的食物在現代飲食中越來越普遍,然而,過度食用這類食物可能對健康帶來多方面的不利影響。以下是幾個主要原因: 1. 營養素缺乏 精緻食物在加工過程中往往會丟失大量的營養素。例如,白麵粉和白米在精製過程中去除了外層麩皮和胚芽,這些部分含有豐富的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長期食用這類食物會導致營
近年來,麵包烘焙成為許多人進修和學習的熱門選擇,無論是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還是對於個人興趣和職業發展的追求,麵包烘焙課程在各類學校和補習班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和技能。
Thumbnail
3D列印是將溶化後的塑膠從一個金屬頭擠出,再用程式控制他去一層一層往上的打印出不同的形狀,做出各種不同的東西,是我認為中一個很重要的技能,畢竟你能在網路上做出一個東西在辦到現實真的非常實用。
Thumbnail
其實已經是算非常快速出貨了,但我等待的心情真是焦急XD.....
Thumbnail
【15本關於「整理/清理/收納/斷捨離/大掃除」的書】 農曆新年/春節倒數計時,不免俗地要進行大掃除, 在大掃除之前,建議不妨先看看這些書,了解自己的整理需求、收納性格。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有同學買了一個廚餘處理機,他是在回收廚餘的。同學說廚餘處理機有很多的好處。它能讓你不再每天為了處理剩菜、剩飯和蔬果皮感到煩惱。 廚餘機可以將廚餘乾燥處理,同時解決廚餘的惡臭味,減少果蠅的困擾。也能有效減少家中的垃圾量,不用再追著垃圾車跑。另一方面,廚餘機還可將處理過後的廚餘,作為有機肥料,拿來種花
Thumbnail
現代婚禮已經不再僅僅是傳統的儀式,而是展現了更多的創新與品味。在露天草地的美麗佈置中,結合精緻的菜色與優雅的氛圍,不僅讓人驚艷,也顯示出新人在婚禮上的用心。本文將帶你回顧一場讓人難以忘懷的喜宴,從雞湯的寓意到每道菜的巧思,讓賓客享受到極致的美味與視覺享受。
Thumbnail
在Netflix實境秀《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中,韓裔美籍大廚Edward Lee探討了身為僑民對於韓國的情感與期望被認同的心情,這讓我不禁聯想到自己目前的創作旅程。 最近才發現去年我參與繪製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的書《The Golden Screen: The Movies That Made As
Thumbnail
一日三餐是我們每天必經的循環,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外食頻率極高。然而,食安事件卻時不時發生,引得人心惶惶。在台灣,有許多微型的食品生產者,如小農自產加工、夜市攤販、路邊小吃,或網路上販賣的各種手工食品等,這些食品製造並無完善的食安管理機制,營養標示或食品檢驗等管道也因成本高昂,並非微型業者可負擔。為
Thumbnail
過於精緻的食物在現代飲食中越來越普遍,然而,過度食用這類食物可能對健康帶來多方面的不利影響。以下是幾個主要原因: 1. 營養素缺乏 精緻食物在加工過程中往往會丟失大量的營養素。例如,白麵粉和白米在精製過程中去除了外層麩皮和胚芽,這些部分含有豐富的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長期食用這類食物會導致營
近年來,麵包烘焙成為許多人進修和學習的熱門選擇,無論是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還是對於個人興趣和職業發展的追求,麵包烘焙課程在各類學校和補習班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和技能。
Thumbnail
3D列印是將溶化後的塑膠從一個金屬頭擠出,再用程式控制他去一層一層往上的打印出不同的形狀,做出各種不同的東西,是我認為中一個很重要的技能,畢竟你能在網路上做出一個東西在辦到現實真的非常實用。
Thumbnail
其實已經是算非常快速出貨了,但我等待的心情真是焦急XD.....
Thumbnail
【15本關於「整理/清理/收納/斷捨離/大掃除」的書】 農曆新年/春節倒數計時,不免俗地要進行大掃除, 在大掃除之前,建議不妨先看看這些書,了解自己的整理需求、收納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