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 和「事故」或「故事」的轉換密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附圖:「古、故」字形演化】
「故」字的金文字體大多是「古」、「攴」的組合。其中的「古」可能是「固」的本字或與「固」的概念有關;「攴」的象形則是手持ㄧ支類似「卜」狀的物件,可能與「支」、English 的 key (鑰匙) 同源。
因而,「故」字的本意可能是「以鑰匙開啟固藏之事」,所以有陳封往事、封藏之事或揭發原因、吐露緣由和實情、開啟秘聞之意,這使得「古」、「故」兩字也有久遠的過去、類似 English 的 ancient (可能來自「往昔」或「遠年昔時」的轉音加上 time 的會意 ) 之意。
可見,English 的 story (事故、故事) 與 storage (儲藏) 之所以字母組合相近,和上述「故」字的文字內涵也可能明顯相關、系出同源。
此外,從英漢文字之間可能存在的特殊轉換秘碼來看:故......「十」以 t 代替,「口」以 o 代替,「攵」(古字本爲「攴」,可能代表「鑰匙」) 以 ry 代替,也代表 key。所以,t、o、ry 組合起來就是 tory,而 tory 在 English 中有保守、固守、固藏之意,又可能與代表猶太教的《摩西五經》或猶太教律法的 torah ㄧ字相關。
然後,s + tory = story,直譯即「事故」,爲漢字「故事」的同義倒裝詞,其中加了 s 可能代表「事」(台閩語發音 sú、台灣國語或華語發音 shì) 或「似」或 single (單ㄧ的) 或匯集多數故事爲ㄧ的內部複數指稱,又能使 story ㄧ字看起來也包含了 storage (儲藏、固藏) 的內涵。
漢字與 English words、漢英文字之間在古代可能存在著一種特殊的文字轉換密碼,是不是覺得很有意思呢?

P.S. 漢字「古」的原始含意之探討:


English 的 language 、lingual 等字中也包含了「古」字的現代發音 gu,「古」在早期可能也是一種講話、言語的意思 [P.S.《博雅》(原名《廣雅》)「詁,言也。」],甚至有吐露實情 (寫爲「十口」上下組合的字形)、針對標定範圍的命題來言語之意 (寫爲「中口」上下組合的字形,可能代表板狀舌形而非「舌」字初文的分叉狀舌形),所以訓詁、考証、考古、估計、估算......等詞也都和「古」有關。
換句話說,「古」字也可能和「語」字的概念系出同源,台閩語的 gù 或 gì 正有「語」的意思,似乎就仍然保留了「古」的原始意義。

故事不ㄧ定是古代人說的,但ㄧ定是講古者說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LS. Salon / Rooms: 1.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Subtle Space of Texts 2.夢的原理 The Elements of Dream 3.易的故事 The Story of I.E. 4.橋接文字 Bridge Words 5.一籮筐詩詞 ALOPAL 6.爾爾藝廊 22Galler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完整標題:return 與「繞回彖」、「繞回轉」、「回轉繞」、「反轉繞迴」、「反回轉繞」、「反彖」、「反轉」、「返(倒)轉來」、「來彖」、「返回」、「回彖」、「回轉」、「反還」等的轉換密碼
完整標題:turn 與「彖」、「轉」、「轉彎」、「徒彎繞往」、「轉彎繞往」、「動於繞彎」及 drift 與「甩尾」的轉換密碼
re + ch + t + sp + fl + e + ge = rechtspflege,直譯即通漢字「禮制度及法律矩」之意,爲 Deutsch (都皆人之講話、都也完全同樣是人之講話、德語、德意志語) 中表達類似古代漢字文化的禮儀制度及法律規章等內涵的單字。 ......
English 的 legislation 一字幾乎仍然保留了古代漢字「禮」、「禮制」、「禮節」等的原始概念:..................
圖爲現代常見的音響擴音機符號與漢字「奐」的對照圖 (最右邊有雙手符號的就是篆文字體),是不是覺得有點歷史重演的感覺呢?..................
完整標題:return 與「繞回彖」、「繞回轉」、「回轉繞」、「反轉繞迴」、「反回轉繞」、「反彖」、「反轉」、「返(倒)轉來」、「來彖」、「返回」、「回彖」、「回轉」、「反還」等的轉換密碼
完整標題:turn 與「彖」、「轉」、「轉彎」、「徒彎繞往」、「轉彎繞往」、「動於繞彎」及 drift 與「甩尾」的轉換密碼
re + ch + t + sp + fl + e + ge = rechtspflege,直譯即通漢字「禮制度及法律矩」之意,爲 Deutsch (都皆人之講話、都也完全同樣是人之講話、德語、德意志語) 中表達類似古代漢字文化的禮儀制度及法律規章等內涵的單字。 ......
English 的 legislation 一字幾乎仍然保留了古代漢字「禮」、「禮制」、「禮節」等的原始概念:..................
圖爲現代常見的音響擴音機符號與漢字「奐」的對照圖 (最右邊有雙手符號的就是篆文字體),是不是覺得有點歷史重演的感覺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七 首先,按照我們的假設和記法,「也」字是個函子,其論元為「虞人」﹔再者,作為輸出值的「虞人也」是另一個函子,而其論元為「百里奚」。 這便很簡單了。 我們可以顯鬆地決定「也」字的語構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 「之」﹑「乎」﹑「者」﹑「也」都屬虛字。趙匡胤笑問:「之乎者也,助得甚事?」77 我們的回答是﹕茲事體大矣﹗ 我們從「也」字開始。 古文使用「也」字結尾的句式,多得不勝枚舉。例如 ——下舉的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二 舉個例子,假設有這樣的一個合乎語法的字符串﹕ 已知的是「AB」屬 x 語構型,而「A」屬 y 語構型,那麼「B」顯然屬於語構型 y\x。 其次,語言學家薩皮爾對語法的一個觀察十分準確﹕所有語法都有遺漏。 由於我們的研究對象是
  天地混沌,萬物之初,事必有因,因必有源。   這次假工具書的內容,如題是「故事的誕生」!   說白了就是:創作一個新故事。(這樣講起來俗多了吧)   萬事萬物皆有起源,即便是驚鴻一瞥的落雷,或是亙古恆存的【  】。(為避免爭議,請自行填上心目中萬古不滅的那東西吧!)   那麼,故事的起源
Thumbnail
哈囉~大家這個禮拜過得如何呢?是不是都忙著準備母親節禮物呢? 今天在讀日文新聞時,看到了台所(だいどころ)這個字,剛好隔天又是母親節,就想和大家分享這個字。 從平安時代到江戶時代,甚至到現代,「台所」所帶有的意思都不盡相同,同義詞:勝手(かって)、厨房等。 要從平安時代御台所說起,古代貴族...
Thumbnail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在漢字圈的歷史初期,還沒有所謂「寫字」的時代,有什麼跟現代人的寫字或作文意涵比較類似的用法?《尚書》裡面,有「作冊」或「作書」這樣的用法。  「作」、「冊」、「書」這些字,很早就有了,「作」、「冊」是殷商的甲骨文,「書」是西周早期或中期的金文。甲骨文跟金文的寫法如下: 現在當然很難知道當時的「冊
Thumbnail
在進入正題以前,某想先跟各位聊聊卜術的簡單脈絡,還有這套系統是怎麼來的。 卜術的來源可以追溯甚遠,從原始文明中的燒龜殼、羊骨(用艾草灼燒)開始,再來開始用蓍草對不對? 然而以理論化來說,一般我們則以《易經》當作起點,再到延伸出來的天書三式,也就是各位常聽到的太乙神數、奇門遁甲以及大六壬課。
Thumbnail
 古人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說法,雖然在現代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言語溝通的真誠與意義已被糟蹋得慘不忍睹,但是某些字辭,某些句子,還是不斷影響著人,感動著人。   畢竟人是依著辭彙來建構我們的認知,透過辭彙來探索我們的思想,因此,傳說當倉頡造字時,天下紅雨鬼夜哭,想來也是其來有自的。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七 首先,按照我們的假設和記法,「也」字是個函子,其論元為「虞人」﹔再者,作為輸出值的「虞人也」是另一個函子,而其論元為「百里奚」。 這便很簡單了。 我們可以顯鬆地決定「也」字的語構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 「之」﹑「乎」﹑「者」﹑「也」都屬虛字。趙匡胤笑問:「之乎者也,助得甚事?」77 我們的回答是﹕茲事體大矣﹗ 我們從「也」字開始。 古文使用「也」字結尾的句式,多得不勝枚舉。例如 ——下舉的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二 舉個例子,假設有這樣的一個合乎語法的字符串﹕ 已知的是「AB」屬 x 語構型,而「A」屬 y 語構型,那麼「B」顯然屬於語構型 y\x。 其次,語言學家薩皮爾對語法的一個觀察十分準確﹕所有語法都有遺漏。 由於我們的研究對象是
  天地混沌,萬物之初,事必有因,因必有源。   這次假工具書的內容,如題是「故事的誕生」!   說白了就是:創作一個新故事。(這樣講起來俗多了吧)   萬事萬物皆有起源,即便是驚鴻一瞥的落雷,或是亙古恆存的【  】。(為避免爭議,請自行填上心目中萬古不滅的那東西吧!)   那麼,故事的起源
Thumbnail
哈囉~大家這個禮拜過得如何呢?是不是都忙著準備母親節禮物呢? 今天在讀日文新聞時,看到了台所(だいどころ)這個字,剛好隔天又是母親節,就想和大家分享這個字。 從平安時代到江戶時代,甚至到現代,「台所」所帶有的意思都不盡相同,同義詞:勝手(かって)、厨房等。 要從平安時代御台所說起,古代貴族...
Thumbnail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在漢字圈的歷史初期,還沒有所謂「寫字」的時代,有什麼跟現代人的寫字或作文意涵比較類似的用法?《尚書》裡面,有「作冊」或「作書」這樣的用法。  「作」、「冊」、「書」這些字,很早就有了,「作」、「冊」是殷商的甲骨文,「書」是西周早期或中期的金文。甲骨文跟金文的寫法如下: 現在當然很難知道當時的「冊
Thumbnail
在進入正題以前,某想先跟各位聊聊卜術的簡單脈絡,還有這套系統是怎麼來的。 卜術的來源可以追溯甚遠,從原始文明中的燒龜殼、羊骨(用艾草灼燒)開始,再來開始用蓍草對不對? 然而以理論化來說,一般我們則以《易經》當作起點,再到延伸出來的天書三式,也就是各位常聽到的太乙神數、奇門遁甲以及大六壬課。
Thumbnail
 古人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說法,雖然在現代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言語溝通的真誠與意義已被糟蹋得慘不忍睹,但是某些字辭,某些句子,還是不斷影響著人,感動著人。   畢竟人是依著辭彙來建構我們的認知,透過辭彙來探索我們的思想,因此,傳說當倉頡造字時,天下紅雨鬼夜哭,想來也是其來有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