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殷商甲骨文開始的ㄧ系列象形字來看,「蜀」可能是ㄧ個和視覺有關的文字,也就是類似觀察微生物的 scope -- microscope 、顯微鏡技術等、包含 zoom in 、zoom out 及 focus 等操作功能的綜合描述。此外,「燭」字也帶有「蜀」這個符號,因爲燭火最早可能用於近距離的觀察之用,由此又發現許多生物的分類或屬性。「矚目」、「高瞻遠矚」等詞彙也說明了「蜀」字有視覺的意義;「囑咐」則有強調、提醒之意,也是明顯化的意思。三星堆的青銅縱目凸眼雕像,是否象徵了古代蜀文化在視覺科技的高度發展呢?......頗為耐人尋味。
換句話說,「蜀」字中的符號「勹」可能是包容被觀察的微小蟲子或微生物等的容器或玻片,擺在遠古顯微鏡的目視鏡頭之下,所以後來「目」、「勹」、「虫」三個符號便構成了「蜀」字的意義。那就不知道 scope 一字是不是原來也是來自 small-things + co + peep 的組合和簡化、並且表達一種「視括瞥」(括視和瞥視或窺視) 及「視擴放」(擴視和放大看) 的概念了?
「蜀」的現代發音類似 shǔ,可能和 English 的 sight 及 visual 兩個拼音的合成有關。但是,「燭」的現代發音類似 zhú、台閩語發音 jiê,顯然有另一種發音方式,可能和象形字代表火芯、燈台或燈柱的「主」或「炷」的意義有關,也可能被引申爲自主的象徵,也就是和 English 的 sole 又可能同源,這也可能是爲什麼帶有「蜀」的「獨」字也有「自主」的意思,但是考慮到符號「蜀」和視覺觀察有關,其實「獨」字本來可能是代表「主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