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力(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跟一位推動文學創作的年青編輯談起,他說在其平台上發表作品的都是很年輕的人,我寫的對他們而言是有點深奧的,建議我能在平台上多發表一些關於寫作教學的文章。這使我想起卡夫卡兩句名言:「書必須是用來鑿破人們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閱讀的作用同樣如此。」以及「一本書,如果我們讀了不能在我們腦門上猛擊一掌,讓我們驚醒,那我們為什麼要讀它呢?」就好像卡夫卡所說,閱讀卡夫卡作品,的確不容易掌握(他最為人熟悉的《變形記》已經比較易懂),然而,就像很多出色的文學作品,卡夫卡的小說耐人尋味,要慢讀、細讀、精讀,才能讀進他的小說世界裡去。我認為,創作文學猶如埋下寶藏,然後給予有限度的提示,要發掘寶藏的人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去破解謎題。在破解的過程中,得著樂趣與啟迪,這樣的一種埋(創作)與掘(閱讀),才有意思。
在指導年幼孩子寫作的過程中,我多一點明白孩子在寫作上的難處,他們(或他們的家長)大多表示兩個問題:「孩子想不到寫甚麼」和「孩子想不到怎麼寫」。事實上,我覺得卡夫卡那兩句名言道出了問題背後的問題:「孩子為甚麼要寫」。這核心問題只有兩個答案:「自己想寫」和「被迫要寫」。事實是後者佔大多數。
被迫去做一件事,多數是違心的,這樣哪會做得好呢?這樣說好像有點以偏蓋全,始終有些孩子是樂於去寫作的,也有些孩子在被迫的情況下仍會寫得好的。沒錯,可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寫出來的東西,很難成為耐讀的、有個人特色的作品。寫出來的作品是要給人去讀的,因此作者必須知道他希望別人透過自己的文字讀到甚麼信息,意思是他想用文學創作來說些甚麼。
我在寫作教學中會用上腦圖,有不少家長以為腦圖是幫助孩子寫作的。我會跟他們強調,腦圖最主要是幫助孩子整理思緒和感受。我不清楚原因,但我觀察到現在不少孩子都處於「無感」的狀態。他們對很多東西都沒有多少自己的觀點與感受。他們確有不少知識(或資訊),然而談到要整理所思所感,就讓他們為難了。依我的愚見,這跟聯想力有密切的關係。
舉一個例子說好了。假如孩子要寫一篇關於「夢想」的文章,可透過以下的腦圖來引導他構思:
在以上的例子中,夢想並沒有被規限在職業上,同時可以在學業上、改善社會上,又或者另外的範疇,例如自己的興趣上;夢想亦不只是實踐個人志向,也可以是啟發他人的行動。由個人到集體、由當下到將來,這些都因聯想力而得以延伸開去的。
聯想是由一點連上另一點的思考方式,例如由職業聯想到所做的工作,由工作可聯想到工作的性質、對社會的貢獻、遇上的困難與機會等等,這些聯想都是構成文章和故事的重要元素,聯想力愈強,寫作材料就愈豐富。
在聯想的過程中,「六何 + 一如」是很重要的輔助工具。「六何」不用多解釋,就是「何人、何事、何時、何地、如何、為何」,「一如」即是「如果」。寫作是訓練思維的重要媒介,而多想假設性問題,對寫作絕對有幫助。例如:我的夢想是成為一位春風化雨的老師,如果我長大後不能當老師,哪怎樣實踐夢想?接著孩子要想的,就是怎樣回應這個假設性問題。當不成老師,是否代表不能春風化雨呢?如果答案是「否」,那可以怎樣教化他人?當我們引導孩子思考這些問題時,就相當於開啟他們的大腦,讓他們明白「夢想」的意義不在於崗位,而是心態與行動。
我相信無論是甚麼年紀的人,總會有屬於自己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有屬於他們的思想、觀點和感受。透過聯想力的訓練,可使孩子尋回屬於自己的獨特思想,那樣就算在同一個寫作題目上,孩子都能有著極不相似的作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183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子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早陣子被報社邀請,與一群初中同學分享寫作,主題與阿濃有關,當然要重讀阿濃的作品。再次捧讀,欲罷不能,翻開書頁,彷彿阿濃就坐在面前,跟我緬懷從前,笑語當下。
//我們愈懂得描寫,愈能幫助讀者開拓想像空間。讀大學的時候,有一位教詩詞的教授,教導我們一首好詩,是要像白居易的詩《琵琶行》中的一句「猶抱琵琶半遮面」,所謂美人,不遮則毫無神祕感,全遮更難以吸引人,唯有「半遮」才吸引人,使人在想像中神遊太虛,投入在閱讀之中。//~<細節——文章的關鍵>
師生的緣與份使讀者 / 觀眾感受教學相長的可貴,情人之間的緣份更容易使人感同身受。經典電影《緣份的天空》的一對「情人」要到尾聲才真正見面,但打從電影拉開序幕,觀眾已被男主角喪妻之痛所感動了……
讀過很多青年人寫的故事,發現他們的作品有幾個共通點,分別是故事立意守舊、人物形象沉悶、情節舖陳粗疏。我絕對無意打擊青年作者,而亦不想給予虛浮的意見,始終創作人必須培養承受別人批判的素質,認真檢視自己的作品,才能使創作更有進步。
我個人不主張謄文,修改句式、增刪修辭、改正錯別字等等都是需要的,但對改善青年人寫作的整體問題沒太大幫助,可謂本末倒置。
日本首位取得榮格分析師資格的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在《故事裡的不可思議》中提到:「人的心會被奇怪的事情所干擾,要把謎題解開後,知道了『為甚麼』我們才能重拾平靜。」2大凡冒險、推理的故事,都以挑動讀者這種心理為己任,愈深諳此道的作者,愈能把故事寫得出神入化,與讀者來一趟高潮迭起的冒險之旅。
早陣子被報社邀請,與一群初中同學分享寫作,主題與阿濃有關,當然要重讀阿濃的作品。再次捧讀,欲罷不能,翻開書頁,彷彿阿濃就坐在面前,跟我緬懷從前,笑語當下。
//我們愈懂得描寫,愈能幫助讀者開拓想像空間。讀大學的時候,有一位教詩詞的教授,教導我們一首好詩,是要像白居易的詩《琵琶行》中的一句「猶抱琵琶半遮面」,所謂美人,不遮則毫無神祕感,全遮更難以吸引人,唯有「半遮」才吸引人,使人在想像中神遊太虛,投入在閱讀之中。//~<細節——文章的關鍵>
師生的緣與份使讀者 / 觀眾感受教學相長的可貴,情人之間的緣份更容易使人感同身受。經典電影《緣份的天空》的一對「情人」要到尾聲才真正見面,但打從電影拉開序幕,觀眾已被男主角喪妻之痛所感動了……
讀過很多青年人寫的故事,發現他們的作品有幾個共通點,分別是故事立意守舊、人物形象沉悶、情節舖陳粗疏。我絕對無意打擊青年作者,而亦不想給予虛浮的意見,始終創作人必須培養承受別人批判的素質,認真檢視自己的作品,才能使創作更有進步。
我個人不主張謄文,修改句式、增刪修辭、改正錯別字等等都是需要的,但對改善青年人寫作的整體問題沒太大幫助,可謂本末倒置。
日本首位取得榮格分析師資格的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在《故事裡的不可思議》中提到:「人的心會被奇怪的事情所干擾,要把謎題解開後,知道了『為甚麼』我們才能重拾平靜。」2大凡冒險、推理的故事,都以挑動讀者這種心理為己任,愈深諳此道的作者,愈能把故事寫得出神入化,與讀者來一趟高潮迭起的冒險之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靈感是突如其來的,像閃電般劈進我們的腦袋,但事實上,寫作可以是一個強大的工具,來幫助我們觸發靈感。 今天,我想分享關於這個觀點的筆記,並藉此帶大家深入探討「寫作促成靈感」這個概念,以及如何通過卡片盒筆記法來探索知識的連結。 ▌寫作促成靈感的開端 這個概念來自我的卡
寫筆記是一種輸入知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輸出想法,其價值取決於是否能對輸出產生幫助。如果筆記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來看到時就不容易能形成完整的內容
卡片,看起來僅是相當普通的東西,我們未必會認真地去看待它。 我們也許較少地想到,卡片是否可能作為一種促進思考的工具,從而改變我們的思考方式。如此地普通的卡片,其實蘊含著關於想法如何創新的深刻意涵。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寫作從來不是為了繳交作業,或是應付成績而寫的,求學的時候,學作文或許是為了通過學測或統測,但等到了長大之後,才知道,寫作是為了培養一份「梳理」、「整理」的能力。 
Thumbnail
每一幅兒童畫作都充滿了想像力和創造力,並反映了他們深藏的情感和經歷。文章探討了兒童繪畫的意義和心理分析的重要性,呼籲支持和尊重每個孩子的心靈,並分享了作者的社群資訊。
Thumbnail
文中老師分享如何在寫作課堂裡引導孩子清晰、深刻、如實地寫出內在對於生命的渴望與想法。並且探討與3C世代孩子對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青少年輔導諮商卡片等方式激勵孩子寫作。老師是課堂上的傾聽者,懷抱對孩子內在的理解和接納,建立信任關係。最後期待孩子帶著正向寫作的的意義,賦予生命轉化的力量。
當我傳一些音樂給鋼琴學生家長時,往往收到:「孩子聽不懂啦!」之類的回覆,所以孩子真的什麼都不懂嗎? 回想過去,我們都是一群什麼都不懂的孩子,當時我們音樂老師蔡老師播放了比才的歌劇-卡門的序曲給我們聽,並告訴我們卡門的故事,當時我們也都沒有學過什麼音樂,僅是靠老師的描述及對音樂的想像,我們就有感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擅長做白日夢的人,我可以完全無視外界又全然不可控的在白日夢中任由故事發展,說他們是想像,更像是妄想,他們就像我全然投入現實世界時一樣的確實,卻比起真實世界更容易全然的投入,只有1或是0,而真實世界卻可以半缺不殘
在現今快速演進的社會,激發孩子的創造力變得至關重要。這不僅是為了豐富他們的內在世界,更是為了培養他們在未來迎接多變挑戰時的彈性思維。以下是一些建議,能夠吸引台灣家長的方法,助力孩子在無窮的創意領域中自由展翅。 條列式內容: 自由探索時間: 提供孩子足夠的自由時間,讓他們能夠自主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靈感是突如其來的,像閃電般劈進我們的腦袋,但事實上,寫作可以是一個強大的工具,來幫助我們觸發靈感。 今天,我想分享關於這個觀點的筆記,並藉此帶大家深入探討「寫作促成靈感」這個概念,以及如何通過卡片盒筆記法來探索知識的連結。 ▌寫作促成靈感的開端 這個概念來自我的卡
寫筆記是一種輸入知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輸出想法,其價值取決於是否能對輸出產生幫助。如果筆記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來看到時就不容易能形成完整的內容
卡片,看起來僅是相當普通的東西,我們未必會認真地去看待它。 我們也許較少地想到,卡片是否可能作為一種促進思考的工具,從而改變我們的思考方式。如此地普通的卡片,其實蘊含著關於想法如何創新的深刻意涵。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寫作從來不是為了繳交作業,或是應付成績而寫的,求學的時候,學作文或許是為了通過學測或統測,但等到了長大之後,才知道,寫作是為了培養一份「梳理」、「整理」的能力。 
Thumbnail
每一幅兒童畫作都充滿了想像力和創造力,並反映了他們深藏的情感和經歷。文章探討了兒童繪畫的意義和心理分析的重要性,呼籲支持和尊重每個孩子的心靈,並分享了作者的社群資訊。
Thumbnail
文中老師分享如何在寫作課堂裡引導孩子清晰、深刻、如實地寫出內在對於生命的渴望與想法。並且探討與3C世代孩子對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青少年輔導諮商卡片等方式激勵孩子寫作。老師是課堂上的傾聽者,懷抱對孩子內在的理解和接納,建立信任關係。最後期待孩子帶著正向寫作的的意義,賦予生命轉化的力量。
當我傳一些音樂給鋼琴學生家長時,往往收到:「孩子聽不懂啦!」之類的回覆,所以孩子真的什麼都不懂嗎? 回想過去,我們都是一群什麼都不懂的孩子,當時我們音樂老師蔡老師播放了比才的歌劇-卡門的序曲給我們聽,並告訴我們卡門的故事,當時我們也都沒有學過什麼音樂,僅是靠老師的描述及對音樂的想像,我們就有感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擅長做白日夢的人,我可以完全無視外界又全然不可控的在白日夢中任由故事發展,說他們是想像,更像是妄想,他們就像我全然投入現實世界時一樣的確實,卻比起真實世界更容易全然的投入,只有1或是0,而真實世界卻可以半缺不殘
在現今快速演進的社會,激發孩子的創造力變得至關重要。這不僅是為了豐富他們的內在世界,更是為了培養他們在未來迎接多變挑戰時的彈性思維。以下是一些建議,能夠吸引台灣家長的方法,助力孩子在無窮的創意領域中自由展翅。 條列式內容: 自由探索時間: 提供孩子足夠的自由時間,讓他們能夠自主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