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九:情緒記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相信嗎?
我們的腦袋會記憶事物,而我們的身體則是會記憶情緒。
當我們有情緒而沒有獲得適當的釋放或是處理時,它可是會在不經意的時候或是沒有預料的狀況下爆發出來呢!
我自己親身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
在921地震發生的那個星期,舉目所見的新聞都是報導著災害與生離死別。剛開始的我原本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但是,一兩天過後,我發現我開始除了看到這些新聞會難過哭泣外,在夜深人靜時,我竟然開始顫顫發抖而無法成眠。一開始,我原本以為只是自己對於地震太過緊張、害怕,因此,在睡前我做盡所有可以讓自己放鬆的事情,泡澡、喝牛奶、聽平靜的音樂......等等,但是,依然無法讓自己入睡。
後來,在心理諮商師的協助之下,才發現其實我並不是害怕地震,而是害怕離別。這背後的真正原因竟然是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沒有好好跟已經去世的外公道別,沒有好好釋放因為疼我的外公逝世遺憾的眼淚。因此,那一刻,閉上眼睛的我,在心理諮商師的導引之下,跟在腦海裡外公的身影,好好地道別並且大哭一場。
神奇的是,當天晚上,平躺在床上的我竟然不會再顫顫發抖而無法入眠,反而可以一覺到天亮。
這是多麼神奇的事情啊!當時外公逝世離921地震已經有將近快五年的時間,而我從來也不知道原來外公逝世這件事對我會產生這麼大的影響,那被壓抑住的眼淚竟然會是我失眠的主因。
因此,情緒真的是一個需要被好好對待、處理,甚至是釋放的。人都會有情緒,與其不斷地跟對方甚至是自己說不要想太多、或是直接去壓抑它、忽略它,假裝自己平靜的像個機器人一般。倒不如,花點時間感受它、與它相處,好好地處理自己的每個情緒。因為,我們的身體是會記憶情緒的,當我們沒有好好梳理時,它會在不經意地時候反撲呢!
avatar-img
3會員
60內容數
記錄生活,期盼為台灣山林留下一些文字記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竹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龍潭山邊,油桐花開。 龍洞岩旁,百合怒放。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以色列科學家15日公布一項「重大醫療突破」,成功透過3D列印技術,創造出全球首個包含人體組織和血管的心臟,為心臟疾病患者的移植手術帶來福音。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擷取於自由時報/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        
       佛陀說「同體大悲」:即諸佛菩薩將眾生看作和自己是一體,視他人的痛苦為自己的痛苦,而生起拔苦與樂、平等絕對之悲心。小時候對這段文字一直不是很理解,佛陀不是要求我們要六根清淨、斷捨離,怎麼又要求我們要將眾生看作和自己是一體,視他人的痛苦為自己的痛苦?痛苦不也是情緒的一種?
我知道它來了,從腳底板悄悄透了過來~~
「你知道這個臉盆是什麼嗎?」一名老者指著面前的臉盆,歪著頭問我~~
作者感想後記 這部小說前前後後寫了半年之久,本來都已經有想要棄書的準備了,但可能是男女主角棄而不捨的堅持,還是讓我寫到了一個完結。不知道大家還喜歡嗎?
龍潭山邊,油桐花開。 龍洞岩旁,百合怒放。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以色列科學家15日公布一項「重大醫療突破」,成功透過3D列印技術,創造出全球首個包含人體組織和血管的心臟,為心臟疾病患者的移植手術帶來福音。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擷取於自由時報/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        
       佛陀說「同體大悲」:即諸佛菩薩將眾生看作和自己是一體,視他人的痛苦為自己的痛苦,而生起拔苦與樂、平等絕對之悲心。小時候對這段文字一直不是很理解,佛陀不是要求我們要六根清淨、斷捨離,怎麼又要求我們要將眾生看作和自己是一體,視他人的痛苦為自己的痛苦?痛苦不也是情緒的一種?
我知道它來了,從腳底板悄悄透了過來~~
「你知道這個臉盆是什麼嗎?」一名老者指著面前的臉盆,歪著頭問我~~
作者感想後記 這部小說前前後後寫了半年之久,本來都已經有想要棄書的準備了,但可能是男女主角棄而不捨的堅持,還是讓我寫到了一個完結。不知道大家還喜歡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圖片來源:https://www.cwb.gov.tw/V8/C/E/index.html) 前兩周的頻繁地震,大家都還好嗎?  身邊有不少朋友說,即使這幾天都沒有餘震,但他們還是會覺得頭暈或是感覺地板在搖晃…    臨床研究顯示,許多人經歷大型災難(如地震等)之後,的確會出現暈眩、心
連日地震+餘震不斷,常常沒事自己暈一下,根本沒地震,或是所在區域沒影響,還有時候會有奇怪的惡夢(夢見自己在電話中欺騙以前的女同學🤣) 地震vs 心震 「地震」: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地殼震動。 「心震」: 遇到不可預測的事、創傷造成的情緒波動。(此部分為小男孩自行定義,也許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許多人來說,大地震會勾起某些生理不適、焦慮不安與憂鬱情緒。理想上,由地震帶來的情緒會隨著時間慢慢消解。然而,地震越大,傷亡與破壞越多,帶來的焦慮與恐懼的影響可能越廣泛與深遠。與地震相關的精神科診斷為數眾多,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一一說明。
Thumbnail
半夜被國家地震警報驚醒,面對連續地震的焦慮,作者靜下心來,試著深呼吸幾次,感受這份情緒,陪伴這份焦慮。運用陳志恆諮商心理師工作坊教的方法,讓自己的情緒鬆動轉化,安頓好自己,進而也可以陪伴家人與孩子的焦慮。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請讀者見諒,因為家父以及其他家屬集體自殺。導致我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性格暴躁以及容易疏離任何人。本人這幾天也差點送醫,因為我出現三次毫無任何意識。心臟有在跳,但是都叫不醒,連我的夫人都被嚇死了,地震的恐懼並沒有感到害怕,而是看到我突然間連續三次出現無意識狀態直接倒在馬路之中。
Thumbnail
在4/3前,我對於921的記憶還蠻少的,畢竟是我小一小二時的事情了,記不清也蠻合理。 在4/3早上開始地震時,我小時候在921那一晚及前後時期的一些經歷細節,也跟著一起被搖了出來。 現在離921有二十幾年了吧,當時我才小一小二,我現在也無法確定想起來的記憶是不是當年真實的記憶,但就抒發宣洩一下。
Thumbnail
地震後,傷痛往往隱藏於無意識深處。氣味與負離子的療癒力量不容忽視,可用來改善身心靈狀態,芳療師媽媽媽建議居家準備有機精油與負離子健康衣物,來保護與安撫靈體❤️除此之外,漫步自然環境中更能有助於平衡心靈狀態。平靜擁有覺知、篩選訊息且享受心靈安定。當內在狀態悦良好,外在大環境也會悦穩定❤️
Thumbnail
地震似乎是一種人際關係測驗,當地震發生後,可顯現你目前的人際關係連結狀況。進一步審視你的安危情況及詢問,或許能推論人際連結緊疏的情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傷與身體的關係,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創傷故事。文章中強調了身體在創傷發生時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將害怕轉個彎以協助身體放鬆的觀點。文章帶有個人故事的溫暖情感,並說明如何正確回應自己的身體感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圖片來源:https://www.cwb.gov.tw/V8/C/E/index.html) 前兩周的頻繁地震,大家都還好嗎?  身邊有不少朋友說,即使這幾天都沒有餘震,但他們還是會覺得頭暈或是感覺地板在搖晃…    臨床研究顯示,許多人經歷大型災難(如地震等)之後,的確會出現暈眩、心
連日地震+餘震不斷,常常沒事自己暈一下,根本沒地震,或是所在區域沒影響,還有時候會有奇怪的惡夢(夢見自己在電話中欺騙以前的女同學🤣) 地震vs 心震 「地震」: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地殼震動。 「心震」: 遇到不可預測的事、創傷造成的情緒波動。(此部分為小男孩自行定義,也許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許多人來說,大地震會勾起某些生理不適、焦慮不安與憂鬱情緒。理想上,由地震帶來的情緒會隨著時間慢慢消解。然而,地震越大,傷亡與破壞越多,帶來的焦慮與恐懼的影響可能越廣泛與深遠。與地震相關的精神科診斷為數眾多,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一一說明。
Thumbnail
半夜被國家地震警報驚醒,面對連續地震的焦慮,作者靜下心來,試著深呼吸幾次,感受這份情緒,陪伴這份焦慮。運用陳志恆諮商心理師工作坊教的方法,讓自己的情緒鬆動轉化,安頓好自己,進而也可以陪伴家人與孩子的焦慮。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請讀者見諒,因為家父以及其他家屬集體自殺。導致我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性格暴躁以及容易疏離任何人。本人這幾天也差點送醫,因為我出現三次毫無任何意識。心臟有在跳,但是都叫不醒,連我的夫人都被嚇死了,地震的恐懼並沒有感到害怕,而是看到我突然間連續三次出現無意識狀態直接倒在馬路之中。
Thumbnail
在4/3前,我對於921的記憶還蠻少的,畢竟是我小一小二時的事情了,記不清也蠻合理。 在4/3早上開始地震時,我小時候在921那一晚及前後時期的一些經歷細節,也跟著一起被搖了出來。 現在離921有二十幾年了吧,當時我才小一小二,我現在也無法確定想起來的記憶是不是當年真實的記憶,但就抒發宣洩一下。
Thumbnail
地震後,傷痛往往隱藏於無意識深處。氣味與負離子的療癒力量不容忽視,可用來改善身心靈狀態,芳療師媽媽媽建議居家準備有機精油與負離子健康衣物,來保護與安撫靈體❤️除此之外,漫步自然環境中更能有助於平衡心靈狀態。平靜擁有覺知、篩選訊息且享受心靈安定。當內在狀態悦良好,外在大環境也會悦穩定❤️
Thumbnail
地震似乎是一種人際關係測驗,當地震發生後,可顯現你目前的人際關係連結狀況。進一步審視你的安危情況及詢問,或許能推論人際連結緊疏的情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傷與身體的關係,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創傷故事。文章中強調了身體在創傷發生時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將害怕轉個彎以協助身體放鬆的觀點。文章帶有個人故事的溫暖情感,並說明如何正確回應自己的身體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