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狀態對生理的影響之【為什麼地震後還是覺得暈眩呢?】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https://www.cwb.gov.tw/V8/C/E/index.html)


前兩周的頻繁地震,大家都還好嗎? 

身邊有不少朋友說,即使這幾天都沒有餘震,但他們還是會覺得頭暈或是感覺地板在搖晃… 

 

臨床研究顯示,許多人經歷大型災難(如地震等)之後,的確會出現暈眩、心跳變快等症狀。

類似這樣的症狀在臨床上被稱之為Acute Stress Disorder (簡稱ASD/急性壓力症),通常發生於災難後的三天至一個月之內,這些症狀約會持續一周左右的時間後才會慢慢消失。(參考資料:https://reurl.cc/60OQ2k

 

2016年日本熊本大地震造成了嚴重的海嘯,之後約三四個月甚至餘震不斷。

研究員了調查了3656名健康的受試者,並記錄了他們地震後的感受與身體狀況。這些受試者在地震發生前沒有任何腦損傷、癲癇、暈眩、頭痛或疾病等。

其中1543位表示地震後他們在室內環境時時頻繁感受到身體及地板的搖晃和暈眩感,這些情況開始於地震的一周內並持續了好幾周。

這樣的症狀發生在女性的身上遠高於男性,和其他族群比較起來其中又以30歲的女性占為居多(約73%)。男性則是四十代的男性感到搖晃和頭暈的比例則較高,大約占了60%。(參考資料: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53728457_Post-earthquake_dizziness_syndrome_following_the_2016_Kumamoto_earthquakes_Japan

 

(圖片來源:https://tw.pixtastock.com/illustration/43361885)

 

台北市聯合醫院耳鼻喉科余育霖醫師表示地震後會感到暈眩,其中可能是因為:「當地震發生後,民眾身心上產生緊張、焦慮造成交感神經失調,尤其情緒顯著性惡化時也可能感官失調造成暈眩。」(參考資料:https://heho.com.tw/archives/241425

 

Honma等人的研究發現經歷過長時間餘震的人,暈眩的情況甚至會變得更為嚴重,發生其他症狀的比例在臨床上也較高。但為什麼地震會造成有些人感覺特別的暈?

研究顯示其實有幾種可能,包括所處的環境、心理上的壓力、情緒擔憂、原先就有的一些身體狀況(如暈眩症、腦部傷害等),都會讓人在經歷地震之後持續地出現暈眩的感受。但目前臨床上尚未有足夠證據能準確指出誘發這些狀況發生的原因。(參考資料: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475992/

 

 

(圖片來源:https://chiehyulee.medium.com/%E7%92%B0%E5%A2%83%E5%BF%83%E7%90%86%E7%9A%84%E5%88%9D%E6%AC%A1%E8%A6%8B%E9%9D%A2-770e3c19c6f)

 

 

我們所身處的環境和心理狀態是否真的會影響到生理,進而產生暈眩、頭暈等症狀呢?

東北大地震後,日本研究團隊追蹤了許多居住在當地的住民,他們發現災後到位於福島縣公立相馬綜合醫院就診的18167名新患者當中,因頭痛、耳鳴、暈眩等症狀就醫的患者數量大幅提升。

尤其是居住越靠近震央的居民們,在震後初期有多數就醫後被診斷出梅尼爾氏症、耳鳴和急性的神經性耳聾等。其中4.8%的患者也同時患有憂鬱症或其他心理疾病。

許多患者的症狀在地震後持續長達數月甚至一年之久,但長期追蹤後的結過卻發現他們在搬離災區後,所有的症狀在10週之內都已完全消失不見。

這項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的症狀和情緒壓力及焦慮有關,因為周遭居住的環境引發了居民的心理不安和焦慮感,擔心是否又有地震發生,這樣的心理狀態進而影響到了身體的狀況並出現暈眩等生理症狀。

 

(參考資料: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5849607/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8581461930937X

 

地震過後你/妳是否也有出現上方敘述的症狀呢?

或是否也曾因為環境、情緒和壓力等心理狀態而影響到自己的生理健康?

學習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維持穩定的心理狀態、平衡與平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呢   

大家都是如何照顧自己的身心呢?歡迎下方留言和我分享哦!


  • 於2022年9月/秋天

 

1會員
5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月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正念(上集)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正念(中)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正念(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信念 VS 運動表現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