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每個困難背後都有父母未完成的功課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開學季節,臉書版面充滿了爸媽的不捨和小孩的崩潰,不禁令我想起一年前送女兒進入幼兒園面臨的狀況,那次讓我深刻體驗到「轉念會帶來奇蹟」。
從女兒出生開始一路陪著她將近五年,不假他人之手一天也沒落下過,給足了安全感,也下了很多功夫讓她適應團體生活,加上她本身就是蠻大方與其他小朋友互動的個性,因此我沒有太多擔心。
果真如我所料,開學第一天她才進教室就自己交到朋友,即便學校允許父母陪伴上課,她根本連看都沒看我一眼,完全自得其樂!
在角落觀察了半小時後,我決定自行退場,她也非常瀟灑地跟我道別。
媽媽的心情猶如中樂透般狂喜,立刻衝出校門,迎來我時隔五年的自由。
幸運的沒有傳說中的分離焦慮症,她每天早上都興奮地跳下床準備要去上學。
故事就到這裡結束了,她開心上學直到永遠......雖然我很想這樣為故事畫上句點。

偏偏人生跟童話故事不同,要有轉折才能真正體會到老天要送我們的禮物究竟為何。
不多不少正好入幼兒園滿一個月的那天蜜月期結束,一早起床就哭著說不想上學,而後上演為期兩週每天哭且吐不停的戲碼,早上在家鮮奶喝完先吐一輪,到了幼兒園喝水可以吐、吃飯也可以吐,起先我和老師都以為是腸胃型感冒造成的,直到發現每逢週末那兩天嘔吐不藥而癒,一到週一上學日又病發,於是媽媽自行確診不是生病是心病啊!
雖然媽媽我身經百戰,應付過幼兒時期的每天噴射吐奶,經歷過每逢感冒必吐且通常挑半夜的逼人夜晚,不下百場的戰役我都安然渡過了,但心理因素造成嘔吐的這個關卡,還是生平初次面對,殺得我措手不及,每天的心情真的只能用「焦躁」二字來形容了。
既心疼她如此無助的心情,又擔心天天吐傷身體,另一方面又要像偵探般一層層的抽絲剝繭釐清她究竟害怕些什麼。
對待尚未能完整表達自已的孩子,不能操之過急,但媽媽欲保護孩子的心也實在等不了。
實質層面,我與老師溝通後,明瞭依據孩子的不同狀態模式都是能適度調整,不全是像孩子以為的硬性規定,也許是因為不熟悉老師的作風,她的小腦袋瓜裡有自己想像出來的無數害怕。
除了引用「勇敢小火車」裡的勇敢是帶著害怕前進,讓她明白害怕沒關係,才會體驗到什麼是勇敢,也會在她每講出一個擔心的事情時,便給她一個擁抱,所以她也就很認真細數後回家與我分享再討符合數量的抱抱。
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讓她收到我們可以用愛克服恐懼。
秉持著相信孩子有足夠能力面對自己生命課題,我始終堅持可以陪著她與老師對話,但絕不直接幫她表達,即使是她每天都邊哭邊說,也還是用她自己的方式穿越恐懼。
當然嘔吐沒有因為這樣就停止,直到......
在公布奇蹟如何發生前,要先回頭說說為何我單親卻仍堅持自己帶著女兒五年,而非早早就將她送去幼兒園呢?
除了我認為讓孩子在充滿愛和安全感的環境下成長無比重要之外,誠實來說,過去的我底層是有著不信任和恐懼的。
不相信其他人能真正知道怎麼給她愛和空間成長。
我同時也擔心在這同質化的社會中,各種教育會成為制約,讓她無法真正做自己。
直到有天女兒上學後,焦慮不安的我仍滿腦子設想有效的處理方式,試圖做些什麼解決她的害怕。
突然間一個念頭閃過,我停止看那些外在的資訊,轉向內在看去,我察覺到了自己的恐懼,我害怕我們每天提出的需求對已經很辛苦的老師是更多的負擔,我也擔心老師是否能真心包容每個孩子的差異。
剎那間我意識到,當我都帶著擔心害怕,又怎麼能令孩子安心,而願意放下她擔心害怕呢?
那一刻我選擇將底層的擔憂轉換為相信,相信每個老師都帶著愛的本質,也信任我女兒的美好值得且會被用心對待的。
接著準備午餐時,想起女兒抱怨不喜歡學校的哪些規定,連續好幾天我不自覺的便繞進這話題打轉,思考著是否團體生活真的限制了孩子的本質,會讓她漸漸失去自我。
那時靈感乍現,換個角度一想,從出生就沒有任何限制的孩子未必感受得到自由意志的可貴與力量,反而因為生命中的種種限制,才能真正體驗到為如何為自己負責任的做選擇,進而明白自己蘊藏力量足以突破那些自己以為的制約。
真正的成為自己,並非由於生命中沒有阻攔,而是在其中看清自己的意圖,刻畫出自身的模樣。
同一天,我轉換了兩個信念,於是奇蹟發生了!
當天接女兒下課,她告訴我今天沒有吐了,因為她終於鼓氣勇氣承認自己有不喜歡的食物,老師幫她處理了。
隔天也不像以往從起床沿路哭到學校,只在抱抱分開時眼眶含淚。
連日來困擾我的事件終於告段落,外在的狀態大躍進,心因性嘔吐魔王終於至此擊敗。
是我的擔心,成為了女兒的擔心;是我對限制的曲解,讓女兒無法坦然接受限制。
當我願意重新設定內在信念,外在轉換的速度也超乎想像。
正所謂「心念創造實相」,外在的一切就像面鏡子,反映出內在的狀態,只要我們願意去看見。
當外在的呈現不如預期時,我們往往都誤以為得要更用力地去改變外在發生的事件,但通常白費力氣成效不彰,只是令自己充滿挫折而已。
真正的關鍵是內在頻率的調整,外在的呈現只是在協助我們去真實的看見內心需要轉換的部分,那些不舒服的情況無關乎好壞,只是藉此喚醒我們內在的覺知。
就如同,我們列印出一份有錯誤的文件時,若只是拿修正液塗改,雖然錯誤更正了但反而特別顯眼,且再次印出的文件依然是錯誤的。
如果想要列印出一份正確的文件,必須回到電腦原始檔案中去更正,才能有效創造自己想要的結果。
人生亦然如此,若只是企圖對外在努力,即便這次看似改變了,重複的事件也會不斷發生在生命中,弄得疲憊不堪,唯有找到內心的鑰匙,打開看看等著完成的功課是什麼,才有機會創造新的實相。

  • 如欲看更多文章,歡迎追蹤臉書粉絲頁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5會員
35內容數
一個單親媽媽用生命寫下的故事 曾經不斷想要追尋完美,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直到經歷婚姻危機,才發現不完美是最好的禮物,帶我看見愛一直都在 ❤️FB粉絲專頁❤️ Winnie。與不完美的私密對話 https://www.facebook.com/WinnieWithImPerfec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inni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雖然完全不熟悉美國政治,但我卻深深被這個女人打動,不是從美國第一夫人的角色看見她,而是從一個黑人、一個女人、一個妻子、一個媽媽或者就只是她自己的角度去窺見不同的風景。 我先自己招了,大概從書的一半開始直到最後,我幾乎都是紅著眼眶的,衛生紙用了不下十張﹝這還只是保守估計﹞。
除了從不同的觀點重新認識了我女兒外,還從中獲得了意外的收穫。 據說人類圖是一種從邏輯上產生的療癒。 果真如此,對前夫的許多不理解在翻開他的人類圖後,逐漸從腦中離去。 經過時間的沉澱,我早已不再憤怒於他愛上別人,或許是因為意識到婚姻制度的一對一,並非符合人性,只不過是一種人類制定出來的遊戲規則‧‧‧‧
10號閘門「愛自己」 在我的人類圖中,這個閘門占據了很重要的中心位置,成為我通往喉嚨發聲及連結薦骨去行動的樞紐,提醒著我一切從愛出發。 愛自己就像一個口號,許多人都朗朗上口,也深知它很重要,或許心裡還會想著:「又不是笨蛋,誰會不懂得要愛自己啊!」 但我們似乎也不曾去細細探究,愛究竟是什麼?
從蔡依林近期的作品中,都能看見鼓勵大家擺脫世俗觀點,接納不完美自己的寓意。 而關於完美如何帶領我們走向自卑及自我毀滅,在此書中有大篇幅的探討。 許多人誤以為脆弱就等於軟弱,於是極盡可能的逃避脆弱,緊抓著那些熟悉且可預期的一切,戴上厚重的盔甲,以防別人看見自己的不完美。
雖然完全不熟悉美國政治,但我卻深深被這個女人打動,不是從美國第一夫人的角色看見她,而是從一個黑人、一個女人、一個妻子、一個媽媽或者就只是她自己的角度去窺見不同的風景。 我先自己招了,大概從書的一半開始直到最後,我幾乎都是紅著眼眶的,衛生紙用了不下十張﹝這還只是保守估計﹞。
除了從不同的觀點重新認識了我女兒外,還從中獲得了意外的收穫。 據說人類圖是一種從邏輯上產生的療癒。 果真如此,對前夫的許多不理解在翻開他的人類圖後,逐漸從腦中離去。 經過時間的沉澱,我早已不再憤怒於他愛上別人,或許是因為意識到婚姻制度的一對一,並非符合人性,只不過是一種人類制定出來的遊戲規則‧‧‧‧
10號閘門「愛自己」 在我的人類圖中,這個閘門占據了很重要的中心位置,成為我通往喉嚨發聲及連結薦骨去行動的樞紐,提醒著我一切從愛出發。 愛自己就像一個口號,許多人都朗朗上口,也深知它很重要,或許心裡還會想著:「又不是笨蛋,誰會不懂得要愛自己啊!」 但我們似乎也不曾去細細探究,愛究竟是什麼?
從蔡依林近期的作品中,都能看見鼓勵大家擺脫世俗觀點,接納不完美自己的寓意。 而關於完美如何帶領我們走向自卑及自我毀滅,在此書中有大篇幅的探討。 許多人誤以為脆弱就等於軟弱,於是極盡可能的逃避脆弱,緊抓著那些熟悉且可預期的一切,戴上厚重的盔甲,以防別人看見自己的不完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還記得在國小實習的那半年,或說是從開始決定考教程時,一直都認為是為了媽媽的擔心而去做的事情,等到開始實習後、遇到也許也是年輕力盛對班級經營還待增進的班導,讓我最後即便考取了教師證,我還是沒有選擇執教這條路。 可能是因為最後看到孩子純真的臉掛著狐疑的樣子,讓我覺得為難他們實在太難狠下心,或許為難自己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先接住自己再接住孩子   經過上周與實孩的相處,本周打算以「歸零」的眼光重新再觀察孩子們。昨天經過最不容易孩子的課,課後處於無力感中,除了無法消化困境之外,也很想放棄,但是就是這個孩子催生了我絕對要實現「不用獎勵的教育」的衝勁,這樣想來,我倒是得感謝這個孩子總是在我面前誠實作自己,經過一夜沉澱,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還記得在國小實習的那半年,或說是從開始決定考教程時,一直都認為是為了媽媽的擔心而去做的事情,等到開始實習後、遇到也許也是年輕力盛對班級經營還待增進的班導,讓我最後即便考取了教師證,我還是沒有選擇執教這條路。 可能是因為最後看到孩子純真的臉掛著狐疑的樣子,讓我覺得為難他們實在太難狠下心,或許為難自己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先接住自己再接住孩子   經過上周與實孩的相處,本周打算以「歸零」的眼光重新再觀察孩子們。昨天經過最不容易孩子的課,課後處於無力感中,除了無法消化困境之外,也很想放棄,但是就是這個孩子催生了我絕對要實現「不用獎勵的教育」的衝勁,這樣想來,我倒是得感謝這個孩子總是在我面前誠實作自己,經過一夜沉澱,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