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生命教育】教育暖實力:生命教育的時代意義|林秋霞

林秋霞老師,近年發展多個創新教育實踐,是香港「失敗教育」發起人,亦是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的創辦人及總監。
林秋霞老師,近年發展多個創新教育實踐,是香港「失敗教育」發起人,亦是教育機構Why Not Education的創辦人及總監。
甚麼是「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
「生命教育」如何以創新的形式進行?
「生命教育」怎樣與學術科目相輔相成?
「生命教育」有甚麼時代意義?
創新的「生命教育」有甚麼機遇與挑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教育與生命的關係,有以下的闡述:教育是Education of Life (生命的教育)、Education by Life (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教育)、Education for Life (為生命而教育)。簡而之,「生命教育」就是以人為主體、關懷人的教育,即以生命感動生命、觸動心靈,能使人們成長的教育。

生命教育是一種暖實力

對筆者而言,生命教育是一種「暖實力」。
若在教育中注入生命力,就是在進行生命教育了。
如果孩子能從老師身上感受到溫暖,例如被重視、被尊重、被肯定、被愛時,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願意在不同範疇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當你溫暖了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就以成長來回饋你。
生命教育的關鍵在於啟發學生內心的情感與思想,培養孩子擁有各項美善的生命素質,同時把這些生命素質轉化為「一生帶得走的能力」,即跨領域的能力 (Transversal Skills)——
「教學活動化、活動意義化、意義生活化、生活能力化」,
不但能把這些技能轉移至其他學術科目,更能成為21世紀的優秀人才,得以有心有力地活出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

創新生命教育的反思

大部份亞洲社會的老師,自小缺乏在學校經驗「玩樂式」、「遊戲式」、「互動式」的體驗式學習,故若要在學校推動以體驗為主的生命教育時,可能會渾身不自在,甚至需要時間適應。然而,本港有很多心力兼備的好老師,適應不是問題,最重要是他們也認同及掌握在體驗中學習的理念和實踐。
創新的體驗式生命教育實踐,應包含「三有」元素:「有趣」、「有才」及「有用」。
倘若課程設計本身充滿趣味 (有趣);能顯示深度及聚焦的內涵剪裁 (有才);並讓師生每堂也有所得著 (有用),這些課程本身就帶有生命力及感染力。
過往跟學校舉辦「失敗教育」系列的活動,例如「失敗週1.0」、「失敗週2.0」、「失敗日」及「幽默周」等,這些課程相當重視生活性、理論性、實踐性及啟發性,為學生創造個人覺察、沉澱、內化和深化的空間,讓他們能理解自己,了解他人,為學生提供「知情選擇」(Informed Choice),使他們得以自主地作出選擇及建構價值觀。可見,學生在創新有趣的多元體驗中,越玩樂越好學,有助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及動機,繼而促進孩子的自主學習。
衷心期盼有溫度及有深度的生命教育,能讓身處這個世代的孩子,成為才德兼備,情理並重,有情有義的下一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一名嘻嘻哈哈吱吱喳喳的搣時。大學新聞系及教育學院畢業後,任教通識教育科,自此愛上孩子,相信教育。後來發現世界很大很美麗,教育其實可以很好玩,於是外出闖蕩,現與不同的學校積極開拓各種教育的可能性。現為一所教育機構創辦人及香港「失敗教育」發起人。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