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充滿愛的教育,但不是愛的教育。」充滿愛的教育有原則和界線,而非無止境的包容。原來在缺乏專業之下,愛的教育會變成以愛為名的教育,我回想起過往總會過度討好、過度同理學生,因此當學生不如我所預期時,我會陷入對自己的極度失望。「靠著熱情與直覺去對待孩子是危險的。」阿亮老師的這句話不斷出現在我腦海中,在課堂上老師的熱情可以感染學生,然而老師若單靠熱情與直覺去處理孩子的狀況,便不是專業,因為你根本沒有準備。
上週我從學生A身上體會到「你根本沒有準備」的後果。中午吃飯時刻,依著直覺,我把手放在他的頭上,輕搖著說「你這樣吃得飽嗎?去多吃一點吧!」,我毫無預期下一秒的回應會是「不要碰我的頭,**。」在急忙道歉後,卻還是依著身為老師的直覺,詢問他是否可以更改語助詞?「不行。」我感到很羞愧,深知我的行為造成他二度受傷。事後與夥伴們和老師談話,才意識到自己既尚未與孩子建立關係,在當下更是沒有同理孩子情緒時,便以老師的姿態要求他。
Tony和練習生們分享了他對孩子說髒話的觀點,學生A的過去一定比我承受更多辛苦,尤其是負面的謾罵指責,每個孩子都需要在肯定中成長,他更需要。
「針對表象情緒去糾正,你沒有想要懂他,他不會尊重你,況且你講的話對他並沒有幫助。」
我收拾好情緒,購買了《不動怒,與亞斯伯格症孩子親近溝通》,書中在〈觸覺敏感,不喜歡被碰觸的亞斯〉篇章裡,提到了亞斯兒被碰觸的八種反應,我學習到不只是孩子,我也缺乏人際相處的拿捏,在還沒與孩子建立關係前,希望他們認錯是踩了大地雷啊。
有良好的關係只是第一步,真正重要的是了解孩子需要很長一段漸進式的改變。作者分享與亞斯兒對話時,盡可能以「我們」代替你,例如「我們可以告訴他,我不喜歡你這麼做,請你尊重我,別任意碰我,請跟我保持一段距離。」或是學習以「我」為開頭,表達感受「我感到很尷尬,不自在。有人離我太近時,我會渾身不舒服,能不能請你過去一點?」
謝謝學生A,謝謝他教會了我不以自己的直覺來對待每一個孩子,謝謝他讓我看見容易受傷的自己,是魯莽地面對自己和他人的傷。願我的內心和專業都能更強大,以謙卑的心態面對與我有緣份的學生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