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挑戰閱讀/零的力量/用少少的錢換來員工多多工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作者介紹

「零」的力量的作者是:南西●勒柏林,她是「做點什麼」的開國元老兼執行長,這個機構善用科技和流行文化幫助年輕族群「大鳴大放」他們所關切的訴求,同時在23歲時創辦人「成功衣著」並擔任執行長一職,她所說的話也常被媒體引用同時也是快速公司雜誌的專欄作家,作者用她的實務經驗告訴你如何用對方法實現你的理想以最少的資源以小博大。

依傳統企業多年來常說,當給一個員工的錢越多從他們身上得到的就越多,但真的是這個樣子嗎?

我們可以從2008年是華爾街的災禍之年就可以知道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當年的雷曼兄弟事件雖然關門大吉,但員工仍就拿了約184億美元的紅利,根據這個數字可是史上第6高。

而且根據「高階金融人員補償調查顯示」,金融業的平均底薪還增加了3.7%, 以此數據來看員工薪資的高低是否跟他的做事績效沒有成正比不是嗎 ?

女童軍總會的前執行長:「法蘭西絲●賀賽蘋」曾說過:「很少人真的只為錢工作空姐來最賣力的往往是個人目標與公司目標相契合的員工」,也就是說很多人想要的不只是錢,更多的是他們想要追求的是自我實現,透過工作他們想要獲得成就感、心靈上的滿足和事業成功所帶來的榮耀感。

作者也提到要如何找出最適合最優秀的員工呢?那我們就必須找出員工他願意在早晨鑽出被窩的真正動機,然後用這個動機加倍的回饋給他們。

作者利用自己本身的經驗提供11個方法試著激發出員工背後的動機,並且滿足他們的成就感,雖然沒有辦法給予豐厚的薪水,但還是可以滿足他們的成就感。

以下整理出十一個方法是:

另外作者針對第十一項提供以下問題來讓雇主來好好的認識員工,但要小心別讓員工覺得不舒服了:

☐你在非工作時段對什麼事情懷有相當熱情?你現在還會做那件事情嗎?
☐你最近有沒有花時間做點有趣的事?
☐你想不想學習新事物呢?哪些新事物?
☐你目前打算在下一季做點人生改變嗎?例如結婚或買新房?
☐你5年後想住在哪裡?
☐你希望你的墓誌銘上寫些什麼?


文末最後作者提供11個問題讓讀者暖暖身,如何用少少的錢換來員工多多的工作:

1.這些員工的工作目標清楚嗎?還是模糊的?
2.誰設立這些目標呢?怎麼設立的?
3.上級監督嚴不嚴格?
4.你的員工偏號自行設定工作進度,或是定時記錄工作進度,必要時向上級者交報告嗎?
5.你最近一次因為他們完成工作、提出問題或建議,,而向他們表達謝意是什麼時候?(不論那件事情重不重要)
6.你最近一次看到他們露出笑容是什麼時候?我可不是只因為聽到笑話或是看到同事的新生兒的照片而被逗笑, 我指的與工作相關而展露的微笑
7.他們辦公室牆壁是什麼顏色?你叫得出那顏色的名字嗎?
8.他們最後一次離開辦公室,到外頭接觸產品使用人是什麼時候?
9.你會以你的工作為榮嗎?你的工作會讓你覺得自己的確像是這行業的領導人嗎?
10.這些員工正在學習的新事物是什麼?
11.這些員工會對自己的職稱引以為榮,急著想把自己的名片遞到別人手中嗎?這些頭銜對你有意義嗎?

謝謝你的閱讀,如有想法歡迎一起討論,下次再分享下一個章節!

avatar-img
5會員
29內容數
老!是一個現在進行式 老化!是一個社會議題 歡銀光齡這個專題記錄了跟┌老」相關的文章,讓我們一起歡迎光臨樂齡時代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祺紋藝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嗨!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微趨勢Part2科技微趨勢前半部,內容主要是談資料成癮和大數據資料過度濫用,以及遊戲成癮所帶來的問題,就請大家耐心看下去了! 個資狂熱份子 根據最近一份對美國人抽樣調查的哈里斯民調,有超過1成的人追蹤至少一項個人健康數據,例如:步行數或者是心跳率。 根據統計的數據中,不同的分
梅開三度的贏家 美國離婚率在1980年來到高峰,雖然已婚人數人口變少了,奇怪的現象是隨著人們需要深入持久的關係,所以變得比較願意嘗試第三次再婚,但也懷疑這樣算是一種正向的發展嗎?作者利用紙尿布來形容美國人的婚姻關係就像是紙尿布用了就丟,就像速食愛情一樣沒有那麼的被重視 。 這時候也讓我聯想到作者前面
在現在女性的工作能力已經不輸於男性,教育程度也比以往來得高,因此,女性的成就也慢慢的爬升在男性之上,進而出現了二當家丈夫這個名詞,根據調查,大丈夫如果是自願性而其婚姻幸福感也會來得比非自願性二當家丈夫來得高,再來剛剛所提到的隨著女性的教育程度提高,職場的階梯也越來越高,因而造就了大當家妻子的名詞,除
嗨!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微趨勢Part2科技微趨勢前半部,內容主要是談資料成癮和大數據資料過度濫用,以及遊戲成癮所帶來的問題,就請大家耐心看下去了! 個資狂熱份子 根據最近一份對美國人抽樣調查的哈里斯民調,有超過1成的人追蹤至少一項個人健康數據,例如:步行數或者是心跳率。 根據統計的數據中,不同的分
梅開三度的贏家 美國離婚率在1980年來到高峰,雖然已婚人數人口變少了,奇怪的現象是隨著人們需要深入持久的關係,所以變得比較願意嘗試第三次再婚,但也懷疑這樣算是一種正向的發展嗎?作者利用紙尿布來形容美國人的婚姻關係就像是紙尿布用了就丟,就像速食愛情一樣沒有那麼的被重視 。 這時候也讓我聯想到作者前面
在現在女性的工作能力已經不輸於男性,教育程度也比以往來得高,因此,女性的成就也慢慢的爬升在男性之上,進而出現了二當家丈夫這個名詞,根據調查,大丈夫如果是自願性而其婚姻幸福感也會來得比非自願性二當家丈夫來得高,再來剛剛所提到的隨著女性的教育程度提高,職場的階梯也越來越高,因而造就了大當家妻子的名詞,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主管的虛榮心阻礙了團隊的生產力 如果工作上的最大的能量要用來滿足領導階層的虛榮,那還有幾分可以用來專注在任務上呢? 引內文:她的回答讓我終生難忘:「我讓他覺得這些好的想法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這樣就可以滿足他的虛榮心。」
Thumbnail
你喜歡你現在的工作嗎?工作應該要兼具意義、目標及成就,大部分的人工作的目標之一,有一部分是為了維生(我也是),以便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試想,你在眾多的行業及職務中,為什麼會選擇現在這個工作呢?在《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中,作者檢視美國首富共同具備的特質為:他們都從事自己熱愛的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激勵員工提升自我能力的問題,並指出了員工缺乏提升能力的動力原因。透過對於公司內部晉升管道的探討,以及對於員工動機的分析,提出了激勵員工的建議。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公司讓員工拚命工作的原動力是金錢和人事。 想要變得比別人更偉大,想要更有錢。這並沒有錯,人的慾望層次;為了追求自我實現,在實現了全家溫鉋、子女教育支出無後顧之憂後,就會想要滿足更多的物質需求或支配慾,行有餘力,還會希望終老為自己留下一點本錢。而這些都能用人事晉升來完成。
Thumbnail
職場上,一個人的成功不只是靠工作水平,而是要看是否能夠解決問題。透過將價值轉化成實際的經濟價值,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創造力,並獲得更多的機會。本文闡述瞭如何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如何運用黃金圈法則來檢視工作價值,並將價值變現的方法。
關於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亞莉珊卓·拉弗奈爾,現在零工經濟正夯,許多平台業者打著:當自己的老闆,自己的時間自己做主的口號,吸引許多人想在空閒的時間去多做一點兼差貼補家計,作者訪問了Uber、Lyft、TaskRabbit幾個平台的工作者,透過採訪來了解這零工經濟對勞工造成的影響。 最一開始我是想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主管的虛榮心阻礙了團隊的生產力 如果工作上的最大的能量要用來滿足領導階層的虛榮,那還有幾分可以用來專注在任務上呢? 引內文:她的回答讓我終生難忘:「我讓他覺得這些好的想法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這樣就可以滿足他的虛榮心。」
Thumbnail
你喜歡你現在的工作嗎?工作應該要兼具意義、目標及成就,大部分的人工作的目標之一,有一部分是為了維生(我也是),以便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試想,你在眾多的行業及職務中,為什麼會選擇現在這個工作呢?在《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中,作者檢視美國首富共同具備的特質為:他們都從事自己熱愛的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激勵員工提升自我能力的問題,並指出了員工缺乏提升能力的動力原因。透過對於公司內部晉升管道的探討,以及對於員工動機的分析,提出了激勵員工的建議。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公司讓員工拚命工作的原動力是金錢和人事。 想要變得比別人更偉大,想要更有錢。這並沒有錯,人的慾望層次;為了追求自我實現,在實現了全家溫鉋、子女教育支出無後顧之憂後,就會想要滿足更多的物質需求或支配慾,行有餘力,還會希望終老為自己留下一點本錢。而這些都能用人事晉升來完成。
Thumbnail
職場上,一個人的成功不只是靠工作水平,而是要看是否能夠解決問題。透過將價值轉化成實際的經濟價值,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創造力,並獲得更多的機會。本文闡述瞭如何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如何運用黃金圈法則來檢視工作價值,並將價值變現的方法。
關於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亞莉珊卓·拉弗奈爾,現在零工經濟正夯,許多平台業者打著:當自己的老闆,自己的時間自己做主的口號,吸引許多人想在空閒的時間去多做一點兼差貼補家計,作者訪問了Uber、Lyft、TaskRabbit幾個平台的工作者,透過採訪來了解這零工經濟對勞工造成的影響。 最一開始我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