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閱讀|親愛的孔子老師

這是女孩讀書會的共讀書,為了能跟她們一起討論,我也讀了這本書,讀之前,我對孔夫子的印象是-守禮守法重倫理的老先生,是君權統治最佳守門員。沒錯,跟多數人一樣,我認為他是守舊的老夫子。
直到讀完這本書,才知道老先生不僅是仁者,更是智者,當年魯國頒布政令,只要能贖回在其他國家做奴隸的魯國人民,不僅可以從國庫裡拿回贖金,還可以拿到獎金,子貢贖了人卻不領錢,自以為是實踐了老師的仁義,沒想到老先生卻說雖然思想與行為很高尚,但卻會阻礙國家推行政令,窮人做不到,富人不想做,最後政策只能流產,想激發國民積極性的目的就無法達到,也就是說行仁義不能只看動機,還要重視結果,這是第一個讓我翻轉印象的地方。
耳熟能詳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真意是國君做錯了臣子要指出並促使其改進,父母做錯了子女要幫助他們改過,君要臣子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愚忠、愚孝的表現,仁智統合起來,才是正道。
老先生畢生的志業是協助國君以仁義治理天下,實現和樂安詳的禮義社會,但君臣風氣敗壞,老先生的理想無法實現,終生都為天下憂慮。個人的榮辱得失不在先生掛懷之內,所以能將生活過得像首詩,平凡無奇的野菜能因感受做菜人心意而吃的津津有味;平常不過的偶遇,能因談得投契而享受並珍惜當下;出遊看臘戲看風景,能專心一意品味它們的美好,由此看來,老先生根本不是個迂腐之人啊!
談到學習,老先生提出學習的面要廣,並且要踏實地實踐,並且慎重地思考,最後要辨別問題的同異(博學、篤行、慎思、明辨),說明了廣度深度與統整思考的學習要領。還有,學習不只在課堂上,不只是跟老師,舉凡行走坐臥間,皆有可學之人、可學之事,這樣的學習方法,正是我們希望孩子能擁有的學習態度。
論語原文是骨,作者吳甘霖以故事為血肉,讓老先生的身影立體活潑起來,如此學生更能融會貫通,而大人能將生活經驗與老先生的智慧重新連結,更為理解人生並修正待人處事的方式,是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