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提供/胡庭碩
胡庭碩自幼罹患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也就是俗稱的「漸凍人」的其中一類,因為運動神經元漸進性退化,而造成全身肌肉萎縮及無力。即使出入需要仰賴輪椅、輔具,他卻不因行動障礙而自我設限,反而勇敢四處奔走,並投入社會創新領域,激勵人們發覺自我價值,共同創造更好的社會。
比連續劇還戲劇化的人生
胡庭碩是一位「漸凍人」,隨著病程推進,他會漸漸地流失生活自理的能力,最終,只能躺在病床上仰望著天花板;醫生也曾宣告他活不過 6 歲、12 歲,至多只能活到18 歲。他同時也是一個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母親為了照護他,選擇辭去保險經理的高薪職位,投入創業以便擁有可彈性分配的時間來照顧庭碩,後來,公司遭合夥人惡性倒閉、家中遭闖空門被洗劫一空,母子倆曾一度過著撿拾菜市場的剩菜、以超商報廢品度日的日子。這樣一個又一個的打擊,他有樂觀當作防護罩,他不但挺過來了,還擁有一顆比一般人更加活躍的腦袋,與熱情、願意付出的心。
在大學時期,他加入了「
臺大社會創新社」,自此開啟了與社會創新領域的不解之緣。他和朋友共同創辦了「
社會創新巴士」,希望學子們可以從旅行中學習,每天鎖定一個議題,環島到各地進行參訪、田野調查與小組討論等,孕育出許多願意投入社會企業、社會創新領域的種子。社會創新巴士計畫告一段落後,他也投入坪林與猴硐地區的地方創生相關事務,陸續參與
坪林街左邊、
金瓜三號、
猴硐生態教育園區等團隊的籌備與經營。胡庭碩致力於將「社會設計思考與商業創新思維」帶入地方,希望讓年輕人看到田野地的真實情況,並向在地人學習,進到農村裡工作、觀察、訪調,問出對的問題,才能得到有意義的答案。近期,隨著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病程加劇,他得減少在外奔波的時間,轉而到政治大學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內擔任計畫專任助理,試著將過去的實務經驗帶到教育現場;同時,也利用過去經營出許多黏著力驚人的粉絲專頁、社群,以及參與地方創生事務的經驗等,協助各地夥伴進行社會企業模式培力、社群經營、深度遊程規劃等,一整天忙得團團轉。即使行動能力無法與一般人相提並論,但他跨出界線,活出了加倍的精采。
按照你覺得社會應該要變成的樣子去生活
胡庭碩勵志的故事,成了許多媒體報導的對象,但他也溫柔地反思自身的經驗會不會變成一種壓迫。他提到,過去曾在公車上遇到一個阿姨,阿姨一開始不停誇獎他,但話鋒一轉,說:「我也有一個坐輪椅的女兒,她總是待在家,很懶惰」;也曾在去高中演講時,有老師對一個裝著呼吸器的學生說:「既然他可以做這麼多事,你一定也可以」這些經驗都讓他心頭一驚,即使同樣是身心障礙,但障礙有分很多程度、層次,將不同病程的狀態混為一談非常武斷。因此,胡庭碩很擔心這是不是另一種霸凌或壓力。
許多身體受挑戰(Physically Challenged)的朋友並不像胡庭碩一般,能自在地參與許多活動。胡庭碩謙虛地說,並不是自己特別勇敢,自己只是比較幸運,在一些關鍵的時刻踏出去嘗試了一些新事物,像大學一起到柬埔寨做教育營隊、受苗栗的在地行動工作者邱星崴之邀去體驗採果,都開啟了他日後從事教育、地方創生事務的大門。「要不計後果地去嘗試一些事情,拓廣自己的生命經驗。」如果要給其他身體移動受限制的朋友一句話的話,胡庭碩認為應該盡量克服自己想像出來的恐懼,實際走出來之後,勢必會遇到不如預期的地方,但也會發現:「沒那麼可怕嘛!」。
「我們家附近剛開始有低底盤公車時,是我開始身體退化到不能騎四輪摩托車的時候。那時的公車司機不太知道如何操作斜坡板,會假裝沒看到輪椅,或是對我提出奇怪的要求。」胡庭碩回憶起剛開始嘗試以輪椅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時的經驗,深深覺得社會氛圍在短短時間內就有了長足的進步。剛開始,司機在裝設輔助板時常不按照 SOP 扣卡榫,胡庭碩推輪椅上車時會掉下來,造成巨響,驚呼一聲,又會被司機罵不要大叫,或是司機想省略裝設路板的流程,會要求他直接離開人行道候車亭,在柏油路上等待公車等等。除了來自司機的不諒解,因為上下車時可能要多花快十分鐘,也曾經遇過有乘客假裝在跟司機聊天,言談中卻提到這個社會就是有人很自私,要他自己方便卻要大家不方便,影射身障者占用大家太多時間。這些種種,都讓胡庭碩非常難過。然而,他把憤怒轉為動力,不停發聲、建言。「我已經是更幸運的人了,我已經有一些社會聲量、有一些文筆,遇到這些很沮喪的事情,這就像老天爺把麥克風交到你手上,你可以選擇藏起來,也可以選擇講出來。」胡庭碩坦言,他也曾經很憤怒、無力、沮喪,對當時最好的慰藉就是找到一個理由、一個讓自己快樂的事,因此,他決定要為了那些遇過一次就不敢出門的障礙者說話,讓障礙者出門不再難如登天。
「去從事這些事情,生活就是一個抵抗,越去做,就有越多人注意到。我們都太高估自己一年可以做到的事,低估了三五年可以做的影響。」胡庭碩分享他移動到各個場地的同時,也「體檢」了各個場地的無障礙設施。無心插柳柳成蔭,因為他的出現也直接或間接促成了行政院青創基地、三重空軍一村、議題製造所加裝無障礙設施。胡庭碩謙虛地說他也不是超人,如果輪椅族想要為這些事情做點什麼,其實不需要做什麼倡議,也不需要投書,只要一直出門,一直與人接觸,就能帶來改變。
「按照你覺得社會應該要變成的樣子去生活,這件事真的很有力量。有一陣子我真的覺得很絕望,覺得就不要搭公車,因為只要遇到一次,對我的情緒都有很大的波動,但我很感謝當時的我一直做、一直說,當你為別人、不特定人、公共利益去做時,會讓自己更有勇氣。」胡庭碩如此總結。
日常裡的文化平權
從一個致力於推動文化工作的肢體障礙者角度來說,胡庭碩觀察到,臺灣在建構友善身障者環境這個議題上面臨三個困境。第一個問題是大家不知道、沒有意識。以「設備」來說,水保局持續鼓勵單位修建斜坡、添購無障礙路板,這些工作都有補助可以申請;在「交通」部份,除了大眾交通運輸皆有一定班次配有無障礙設施之外,在重要的都會區、高鐵站都有無障礙計程車,只要兩、三個小時前先打電話,他都可以幫你調到車,但一般人不知道,就會畫地自限、不願出遊,這個侷限是因為自己不知道這項服務存在,這是相當可惜的。「不理解補助方法或既有的工具,你無法行動也無法做更多事。」胡庭碩鼓勵大家,多去運用既存的資源,一點一滴地做出改變。
第二個問題是器材操作者的教育訓練不足。在他看來,如果要打分數的話,臺灣的法規完備度大概有 70 分,但現場工作者對這些事情的想像還在 30、40 分的程度。舉例來說,他在網路上查詢到某一臺巴士是有低底盤的,但到了現場,客運站的小姐會推託說那個不能用。這時,就得要現場打給總公司客訴;有時遇到司機說自己不會操作,或說故障無法使用,但胡庭碩觀察,大部份時候是操作失當所造成的。胡庭碩直言,現場人員的訓練和設備的維護很重要,他認為配有相關器材的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在出車前都應該要完整測試過無障礙設備再上路,若是常常有練習的機會,真正遇上障礙者需要搭乘也不會手忙腳亂。
第三個問題是「詢問的藝術」。這些年參加了這麼多活動,胡庭碩發現活動中只要有一個身心障礙者,大家有時會視之為洪水猛獸,有時會愛護有加、過度熱情,然而過度的對待都是不必要的。「我們的教育很少教你要怎麼跟少數相處,所以才會造成這樣太過熱情或過度反應的現象。」胡庭碩分享,有次他到一棟大樓演講,演講地點在 6 樓,但當天電梯無法使用,一發現這個情況,馬上有人說:「沒關係,老師我們抱你上樓。」最後,演講場地從6 樓移到 1 樓,在草地上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演講,輕鬆自在。「大家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也願意去完成,只是若能在幫助別人之前,先停一停,想想對方真正需要什麼,或者,先問問對方希望你怎麼做,找到一個讓彼此都舒服的方式,那才是體貼、有意義的好意。」胡庭碩說,有時我們真的太慣於用自己的想法去幫忙別人。在推動身障者的文化平權這件事情上,也應該要知道他們真正的想法,而不是政策制定端一廂情願的好意。
不過,讓人感到窩心的是,其實社會一直在進步。庭碩指出,「過去大家不理解,會做太多事。例如 : 當我上車時,司機會要大家讓出中間所有的座位來讓我停放輪椅,會讓我覺得好像在挑釁其他乘客,但最近大家已經比較知道有障礙者要一起搭公車時,大家可以如何做,例如 : 上下路板時不能拿傘,有人下雨天會來幫司機和自己撐傘。除此之外,雖然有人還是會說身障者搭公車是浪費大家時間的話,這時就會有人幫忙回覆:『如果你趕時間,你就應該搭計程車,公車是給大家搭的。』」這些微小但確實的改變,就像小小的暖流,溫暖了這個社會,帶來了盎然的生機。
賦權給青年、障礙者
胡庭碩曾經參與過文化部
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以及新北市社造計畫,也擔任過文化部、原委會、客委會及勞動部等相關社會創新計畫的諮詢委員,在執行過程中,他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對我來說,最有幫助的事情是人脈,因為做這些事情是小眾或難以定義的。所以大家在做這些事情時,常常難以累積樣本或支持圈。」胡庭碩認為,最寶貴的常常不是當下的課程,反而是和這些青年交換聯絡方式,持續追蹤彼此在做的事情之後產生的連結與合作。
「不要再辦(由上而下規劃的)培訓了!」胡庭碩直言,每個部會都會覺得教你怎麼寫計畫、怎麼行銷很重要,但如此一來,同一個青年就會參加過多的培訓,就會培訓疲勞、彈性疲乏。他也分享宜蘭辦理「農民學院」的做法:把有同樣理念的小農聚在一起,每一屆會甄選新進的農友,所有的課程是這些參與者一起討論出來的,自己的培訓計畫也是大家一起來執行的。有了共同的目標,大家自然而然就會聚在一起、做事情,辦出來的活動就會是有民意基礎的。政府只花了第一年的力氣找來大家,後續就靠大家自己想辦法。胡庭碩分享,目前有很多培力資源,但應該要把參與式規劃的精神帶入,讓青年真正有意義的參與,共同建構彼此的互助網絡,讓青年來自己決定需要補充什麼樣的知識、共同討論要怎麼互助。
除此之外,胡庭碩也觀察到,目前缺少有由身心障礙者擔任提案人可以提送的公共環境近用權「無障礙設施」補助。「有沒有辦法讓補助的發動端是身障者呢?金額不用高,只要60萬,就能大大提升臺灣各個藝文場館的無障礙設施普及率,比辦理普查來得便宜太多了!」胡庭碩指出,傳統的無障礙斜坡以水泥施作,但其實現在有耐用、堅固、可收折的碳纖維材質,能克服許多環境限制,以20公分的可移動式斜坡來說,只要新臺幣4,000元就能買到。過去很多場館都會推託說他們是歷史建築無法改動,但其實是因為不知道有了更新的工具,可以說是「知難行易」,這樣划算的投資,應該普及化,只要是必須備有嬰兒車的場館,就應該有移動式斜坡板來保障身障者的藝文近用權。
胡庭碩說,身障者的福利不應該只是補助交通費,讓身障者覺得有被Empower(賦權)是很重要的,一個是被動被幫助,一個是讓障礙者握有改變的力量,這個互動是很不一樣的。舉「無障礙設備採購」為例,目前相關補助的申請對象都是場館的經營者,對這些人來說,因為沒有切身之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若能鼓勵障礙者來通報自身會利用到的公共館舍無障礙設施不足,除了填寫建議外,更進一步成為申請補助採購的發起端,後續交付採購,就會有很多人想要來幫助,填寫的也會是比較有意願或習慣來參加文化活動的障礙者。比起勞師動眾,最後常常塵封在檔案室裡的普查報告,透過機制讓身障者成為主動發起者,不但能補足無障礙設施空白之處,也能鼓勵一些較為活躍的身障者走出來。後續也可以考慮讓身障者自己去做提案、規劃,讓更多人可以出來接觸文化、享受文化。「一直關在家裡,會很像家裡未爆彈,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國家級議題。一個沒有自己生活圈的人,對於家裡來說壓力很大。」胡庭碩話鋒一轉,嚴肅地分享這不僅只是身障者的權利議題,若是能讓更多身障者走出來,由國家政策形成支持網絡,將能有效讓照護者的負擔減輕,這是長照社會也必然面臨到的問題。
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失敗也不會怎樣
胡庭碩笑著說,雖然媽媽不太理解自己到底在做什麼,也很少聊這些事情,但他猜想媽媽或許也很能明白他一頭栽進社會創新領域的心情,便放手讓他勇敢去闖。「因為媽媽以前也在經商,一個人想要創業,就知道擋也擋不住,失敗也不會怎樣。」身為一個活躍的障礙者,他不停強調:「我不是超人」,並說正是自己一路上來受了許多幫助,才如此希望能在自己沒有跌倒的時候,為社會多做一點事。胡庭碩鼓勵大家走出來的同時,也提醒大家在參加這些事情前,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很重要。
本篇文章出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發行之《北辰》刊物 Vol.1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見域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