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孤獨患者生存指南

「關係」這件事情,是雙向而非單向,兩個在一起生活的人,一個人狀態不好,百分百會影響另外一個人,以及百分百的影響日常生活。最近室友就卡關了,而他是狀態不好的那一個。
過去正常室友的生活,在廚房稀哩嘩啦上山下海的是他,有時候晚上大燈一關就說要在家看電影,外賣一叫滿漢全席,喝的一打上,心情大好還能來杯獨家調酒;偶爾把家裡當K歌房,手機音樂一放,一催落就是幾個鐘,還好都是老鄰居了,倒也沒遇到什麼投訴。當室友狀態不好的時候,完全翻篇。 早上起床、開燈上廁所,突然有人從房間裡衝出來大叫:「你不能小聲一點嗎!」上工作房敲鍵盤放影音,突然有人大門一啪,嚇到我差點從椅子上跌下來。從此之後,我連上廚房開個冰箱,都盡量讓分貝低於20。
凱莉貓說:「非常時期就多擔待一下。」也有朋友主張,憑什麼一個人心情不好就要讓自己生活受影響,修理他、跟他吵啊!well~只能說身為事主的我,因為沒有搬家和換室友的打算,因此就把這次的機會當成一個生活鍛鍊。
凱莉貓說:「你心臟真的很大顆,這樣子的"獨居生活"我完全無法!一個人的孤獨感,更何況還跟另一個不定時炸彈生活的恐懼,想到我都頭皮發麻!」 「拜託!孤獨跟獨處是兩碼子的事情,跟自己相處是很舒服的事情耶!」再一句補充「我可沒有和自己相處的議題(笑)。」
精神分析學家說,與自己獨處是一種能力,但不是所有人都具備這種能力。這種能力特別是說,在什麼都不幹的時候,僅僅是和自己待著,還是能夠被自己的內心/思想/感受所陪伴與撫慰,不會空虛無聊,而是自得其樂。心理學家說,擁有獨處的能力,是一個人情感成熟的最重要指標之一。而客觀的獨處狀態,並不等同也並不必然帶來獨處能力;也就是說,長期獨居也未必能磨鍊出獨處的能力。
那人為什麼不會和自己獨處呢?專家說,獨處能力的形成,主要來源於在嬰幼兒時期所獲得的「好的獨處體驗」,就是說當孩子在母親身邊"獨處"期間,而母親依然能夠及時地回應孩子的需求。這種好的關係,會讓人產生一種「生存的滿足感」,也就是當外界環境或他人無法給我們陪伴、安撫與肯定的時候,好的內在可以給予我們自己所需要的陪伴、安撫與肯定。
將近大半個月跟壞掉室友的相處,很感恩讓我再度鍛鍊與自己獨處的能力。中間一度狠狠地被影響,開始亂想東想西、懷疑自己給他人帶來災難,透過自我察覺與區分,與身邊好友陪伴,才清醒並讓自己去到其他方向。 後來開始學習在有室友的空間中,保持自己獨處的能力。因為擁有安撫自己與滿足自己需求的能力,我不再感到虧欠與內疚,也不再企圖去處理對方、控制對方,或是要對方"正常"等等;因為內在自我認同,也不再患得患失,擔心展現真實可能會失去對方或激怒對方。
這一種「既不害怕獨處,也不主動尋求孤獨」的狀態,一方面獨處時感到充實和愉悅,當出去和其他人一起,也願意與他人保持連結,以及感受他人的愛。每天晨練與香事也持續操練,專注將時間與精力純粹地運用在自己的感受與思想上,更坦誠地與自己對話。這種精神上獨立且自給自足的狀態,令人感到欣喜。
圖|取自《國家地理雜誌》
圖|取自《國家地理雜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