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5/0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有勇氣接受和別人不一樣的自己嗎?

    我不是一塊拼圖,我是一個人!
    我們不是一塊拼圖,我們是人,我們都很特別!Dr. Temple Grandin 曾說過-The world needs different kinds of minds to work together. (這個世界需要各式各樣的思想而共同努力)!!
    由於文化背景及家庭教育使然,筆者小時候,總是被教育著 “應該” 走著 “我應該” 走的路。深怕一個不小心,就被貼上了 ”不一樣=不正常“ 的標籤。等成年了之後,也不免以相同性的思維模式套用在我們的下一代、親友或是伴侶身上。就像一塊拼圖一樣,努力的融入這個社會。總是擔心著自己與身邊的人“不夠正常” (和別人不一樣)。

    “正常” 與 “不正常” 從來都不是二元對立的問題!

    今天我想從 “ Neurotypical ” (神經學典範)簡稱NT-is a newer term that’s used to describe individuals of typical developmental 作為出發點,來和大家聊聊。“Neurotypical ” 就是 “正常” 人的意思 。這個詞常在教育機構或是自閉症社團出現,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在工作場合裡,我將 “正常 (Normal) ” 二字改為 “神經學典範 (Neurotyical) ” ,也就是常聽到的 ”Typical” 。
    圖片截入:goodreads.com
    圖片截入:goodreads.com
    透過 “ Why Johnny Doesn’s Flap, NT is ok!! ” - by Clay Morton and Gail Morton (不一樣沒關係,我們還是好朋友) 這本童書。想讓大家思考一下,什麼是-”正常“。
    這本童書的內容是在講述,藉由小主角的視角,逆向描述自閉症幼兒的行為表徵,譬如:重複性行為和堅持行為順序.....等,並帶出自閉症幼兒背後的想法。有趣的是,那些在我們眼裡所謂的 “正常”行為,對他們來說才是 “不正常” 呢!
    跳開自閉症不談 ,今天我們聊〈正常〉and〈不一樣〉。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不是很習慣以自我的認知與價值觀來評論與我們不一樣的行為?喜歡替身邊的一切事物標籤化?好像感覺這樣更容易讓我們將社會群體區分,更不用擔心自己被歸類為“不一樣=不正常”的群體裡。
    但是,這些的劃分與區別,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我們是不是有時候也忘了,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不一樣,只要換個位置和角度,即使你和我和他的想法不同,原來這些通通都不奇怪,都很 ”正常“。
    筆者很喜歡這本童書,私下反反覆覆閱讀了好幾次。內容除了生動地描繪了自閉症孩子未能言傳的想法,也在在的衝擊著我們看待 “差異” 的態度。每一次重新閱讀這本童書,都再一次的提醒我,應該用更開闊的心去看待社會上的每一個/件 人、事、物,並將我的雙手打開,去接納與擁抱那些和我不一樣的聲音與想法。

    「我不同,但也不差」(Different , Not Less)

    在這個知識爆炸,網路社交媒體發達的年代,你會不會也擔心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而感到焦慮及惶恐?會不會為了找尋認同感,而做出或說出與心而違的事或言論?
    其實恐懼說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害怕不被接納、不被喜歡。這些都很正常,但,我們都別忘了,每一個我們都來自不同的生長環境、背景、文化....等,進而使得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與特質。有時候的 “不合群” 、“不一樣” 其實也不竟然是一件壞事。不盲目從眾,真正的與你的內心交流,聽取 “心” 的聲音-做你最喜歡的那個 『 自己 』才是王道!
    去找到你的熱情所在,做會令你快樂的事。活出你自己的魅力,盡情地散發你的光和熱吧!我們不一樣,但是沒關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