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4/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杵臼米飯香—糯米糕

每當有祭典儀式時,總會見到家中聚滿了族人。小時候不懂為什麼要做這些儀式,聽不懂長老們所說的話語,也不太了解長輩們想要繼續傳承的心,只知道如果要祖靈祭時,我就可以吃到現打的糯米糕。而如今長大成人後,才了解到這些看似平凡的食物,也許正是我們與祖靈之間最直接的連結吧!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正是我們賽夏族,每當要舉行祭典儀式時,必定會出現的祭品—糯米糕,賽夏語稱:tinawbon。這與一般普羅大眾所熟知的麻糬是不太一樣的,畢竟手工打製而成的糯米糕與市面上由機器加工而成的麻糬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落差。市面上的麻糬嘗起來口感偏軟也較無咬勁;人工打製的糯米糕,除了口感Q彈之外還越嚼越香。
杵臼可是祭典儀式中,舂打糯米糕過程中的重要工具。
杵臼可是祭典儀式中,舂打糯米糕過程中的重要工具。
糯米原始的香味經由木製蒸桶蒸熟後更加增添風味,有一種木頭特有的香氣。煮熟後的糯米經由族人快速的倒入臼之中,接下來就是族中男人們的任務了。通常打糯米糕會由三人一組,在協調好順序以及節奏後就會開始擊打。
在擊打的過程中必須保持一定的速率,這樣才可以打出一塊美味的糯米糕,且必須在米飯冷掉之前打擊完成,避免最後糯米因為冷掉之後就無法打擊成塊。
三位年輕的族人在場中央揮灑著汗水打擊著糯米,一旁的長老們殷切的關心糯米糕的打擊狀況,並時不時指導擊打的技巧。這也形成了祖靈祭時最常看見的傳承畫面。
最後,當每一粒米的形狀都已經消失不見,臼的中央只剩下一團半球體時,就是糯米糕準備起鍋的時刻。接著就輪到竹片刮刀以及木杓登場了,在將杵上沾黏的糯米糕刮除後,就會由其中一位經驗老道的打擊者來與另一位使用木杓的族人配合著將糯米糕使勁地從臼上脫離並放到鐵盤中,於是一塊美味可口的賽夏傳統美食就完成了。這其中可是需要每一個過程環環相扣才有辦法完成的,每一位經歷的男性族人無不汗流滿面卻又無比歡喜。
一塊美味的糯米糕就完成了。
賽夏的糯米糕也不是隨時歲地就可以品嘗的到,平常賽夏族必須要逢年過節祭拜祖先或是有舉行歲時祭儀的時候才可以吃到這美味的糯米糕。而糯米糕也是在獻祭給祖靈時必定出現的食物。雖然製作的過程很辛苦,但賽夏族人還是在歲時祭儀的舉行時,不辭辛勞的打製出一塊又一塊的糯米糕,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將這些傳統美食再度奉獻給祖靈們,以期望祖靈們能夠繼續看照著賽夏子孫們順利的傳承下去。通過與祖先食用相同的食物也讓當今的賽夏族人再度回味過去祖先們的辛苦,以及在現今工商業的社會中不忘那份傳統的賽夏精神。
祭典活動時,努力打製的糯米糕,便是獻祭給祖靈最好的食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