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要虛飾的偉大│誓血五人組 Da 5 Bloods (2020)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戰爭裡,就算贏了也是輸家,何況是越戰這道美國臉上狠狠的巴掌,不論時過多久,依然又辣又燙。有人說,團結最好的方式便是製造一個共同的敵人,但對美國這個組成複雜的國家顯然不適用,這場戰爭激化了根植內部的痼疾,關於種族、關於貧富、關於高層與底層、關於公平正義的話語權,每個個人都在議題中被抽象化了,都得去承受不同集體的惡果,當他們的聲音從來不被聽見、甚至他們不知道自己可以發聲,他們只能成為彼此對立下的犧牲品,像是從越戰歸來的老兵,不知為何而戰,卻得吞下千夫所指的控訴。越戰暴露這個看似強大國家的虛弱體質,從來沒有一個足以讓眾人仰望的中心思想,於是信仰川普變得不那麼不可思議,「讓美國再次偉大」掀起旋風,只是這次,誰又將扮演越戰士兵的角色,成為時代的犧牲品?
身在台灣,正因為我們經歷過「發大財」的狂熱因此不難想像為何保羅願意相信川普的承諾,但當我們批評那是多麼膚淺、無腦的操弄手法時,也同時犯下輕薄他人意識的錯。保羅憤慨地說著:「我厭倦老是得不到應得的,老子吃了一輩子虧,現在只替自己打算」,對於那些真正被剝削夠的人來說,如果連這些膚淺之物都不能承諾給予他們,其他的高調豈不更加虛假?當他與友人決裂,一人行走在叢林中,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大爆發的一長串自白裡:「別想摸我的頭,這次不行!」他的偏執裡有太多被迫的痛苦,以致於人生走到盡頭的無可選擇,沒人能動搖他,就連親情也改變不了,我們無法「再」指責他背信忘義而更該追問究竟是怎樣的辜負使他走投無路?又是怎樣無良的人要如此利用這群沒有希望的人?
辜負,是這部片裡最痛的主軸。真實世界裡,導演史派克‧李(Spike Lee)為George Floyd發聲:「殺害黑人就是這個國家建立的基礎」,影片中更藉著諾曼再次重申:「我們黑人是最早為了美國犧牲的人,我們打從一開始就一直為這個國家付出性命,希望他們有朝一日還我們公道,結果他們得寸進尺地搞我們,我認為美國虧欠我們,是我們建立這個國家」,一切的控訴其實都是被辜負的反撲,想愛這個國家、想愛自己的生命、想活出自己應有的樣式、想得到天賦的權利,卻必須以性命去爭取也不見得有公平的結果。
對於這群士兵,他們爭取的方式只能是上戰場,一場不屬於他們甚至本不該屬於任何人的戰爭,為了爭取退役後另一種活著的可能,反受死亡的陰影苦苦糾纏。來自河內心理戰的廣播精準無比地打中他們內心的矛盾:「貴國政府派出60萬支部隊來鎮壓(因金恩博士被暗殺而掀起的)反抗活動,超過122個城市的黑人弟兄姊妹怒火沸騰,他們慘遭殺害、他們需要你們時,你們卻在地球另一端和我們打仗…….黑人僅佔美國人口11%,但派駐越南的部隊中你們的人數卻佔了32%,派你們來的美國白人服役人數竟然遠不如你們,這樣公平嗎?最令人困惑的莫過於奉命戰死沙場或終身殘疾卻不知為何而戰……」為何種族註定他們活該被辜負?就算越南不是他們應當捍衛的戰場,相對所有理所當然活著的人們,又為何種族、人權是他們必須捍衛的戰場?
當一切作古,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成為了夜店的主題背景、戰地成為觀光勝地,唯有對真正經歷過的人,戰爭永遠不會結束,即或如此也很難反推若要戰爭結束非得等到那一代的人都死去,因為這群士兵背負的不只是一個戰場,在生活各方面,他們也在奮力廝殺,這樣的拼搏不只是一個世代,而是世世代代的戰爭,從不能用死亡終結一切,並不是當人們發現人最終都將化為同樣的白骨就能沒有顏色之別那麼簡單。
那些創傷,始終不是一代就能終止,那些因痛結成的苦毒,使人總是被傷害就必定也開始傷人;被辜負的同樣也需要被寬恕。保羅恍惚間看見諾曼出現揭開傷口,像耶穌一般擁抱著他:「我原諒你了,我了解你,我因你而死」,是諾曼的赦免使保羅的信仰因寬恕而成全,而不是政治黨派的信念、對黃金的欲求能給予他內心平靜,保羅終於在當年的戰場找到真正的寶藏,像是生平第一次內心的痛苦終於得到回應、得到安慰。
對於導演而言,這部片絕對是他的種族發聲,然而當創作者從事他擅長的事時,總能疏理出更廣闊的意義。一如不僅止於黑人平權,他也放入一種自省:「當年黑人代表很特別的意義,我們反抗權威,我們相親相愛,我們在那叢林成了至交兄弟」提醒著黑人獨特的意義不能被任何形式所收編,更擴大到對所有犧牲者的關懷:「我們都有所犧牲,黑皮膚不代表他們的犧牲更偉大」,這世上存在著無數種有意識、無意識的歧視,各種膚色、不同性別、每種文化都要從肩負使國族偉大的意識中解放,單純只為了人人都能以真誠的眼光平等看待彼此而努力,使命,無關乎「犧牲」一詞帶有的價值取向,沒人需要虛飾的偉大。
金恩博士1967年的演講:
為了美國的靈魂,我們認為不能短視近利,只為黑人爭取到某些權力就自滿,而是要堅信美國永遠不會獲得自由和解放,除非我國奴隸的子子孫孫能完全掙脫,依舊如影隨形的桎梏,某方面我們都認同藍斯頓休斯哈林區的黑人吟遊詩人之前所寫的詩:『是啊,我說得直白點,美國從未是我所期待的美國,但我鄭重發誓,它將來會是我理想中的美國!』
作為全片的收尾,力道何其強大;革命尚未成功,或許更該因著相信永無成功的一日,而必須努力再努力,一如前人撲倒卻從不放棄一般,被剝削者的槍口儘管只剩最後一顆子彈,也要誓言為了自己真正的戰場而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6會員
229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影論寫作 的其他內容
在開播前入座,是確保能完整享受一部電影的方式。那些總是姍姍來遲的觀眾,和1955年之前的觀眾想的相同:「錯過片頭有什麼好可惜的呢?」在當時,被稱為『爆米花時間』的片頭段落,僅是作為片廠版權宣告、工作人員名單、片名等制式資訊的露出,和......
總說愛情是雙方的事,這部愛情經典講的卻是一個人的戀情—指的並非是單戀,而是單方面對於這段感情的理解,更全然採取以男性為主的觀點,使人懷疑它在影史上的地位,經典,無關愛情,而是迎合舊傳統男性主義的完美典型:耽溺受苦,方方面面都吃得開的條件卻遊戲人間,不輕易承諾,但最終......
作為第一部長片處女作,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展現了相當的野心,他挑戰了一個與宗教相關的主題—「永生」,不只是人壽命的延長,而是打破上帝設立「物有時盡」的律法,能與神相等,掌握永恆的秘密:在宗教裡說的是「信仰得永生」,後者是前者bonus......
作為一部形式主義的作品,千萬別把「美國殺人魔」當成一個角色,克里斯汀·貝爾飾演的派翠克·貝曼,在電影一開頭就很直白的告訴觀眾:「派翠克·貝曼是種概念,抽象的概念」。在他那麼精緻、自律的日常規範下,他自剖的口白有種過度解說的干擾,到了最後才又發現是那麼必須......
所有童話都是大人寫的,因此沒有哪篇童話不哀傷。Peter Pan如此,以它為原型的亦是如此。 縱然是完全不同的敘事,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風格仍保留了奇幻的基調,只是沒有了飛行、沒有了小仙子,Sam成為了會看圖索驥、野地求生的童軍......
身為旁觀者,對悲劇不忍追問「然後呢?」,身為局內人,卻是不問也必須面對這個問題,更可能是,卡在那個當下去過著未來的日子。 由宮本輝同名小說改編的正是談到不會被說出口的悲劇之後;總是關注社會事件、背景「當下」的是枝裕和,在這部處女作中處理的卻是「之後」......
在開播前入座,是確保能完整享受一部電影的方式。那些總是姍姍來遲的觀眾,和1955年之前的觀眾想的相同:「錯過片頭有什麼好可惜的呢?」在當時,被稱為『爆米花時間』的片頭段落,僅是作為片廠版權宣告、工作人員名單、片名等制式資訊的露出,和......
總說愛情是雙方的事,這部愛情經典講的卻是一個人的戀情—指的並非是單戀,而是單方面對於這段感情的理解,更全然採取以男性為主的觀點,使人懷疑它在影史上的地位,經典,無關愛情,而是迎合舊傳統男性主義的完美典型:耽溺受苦,方方面面都吃得開的條件卻遊戲人間,不輕易承諾,但最終......
作為第一部長片處女作,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展現了相當的野心,他挑戰了一個與宗教相關的主題—「永生」,不只是人壽命的延長,而是打破上帝設立「物有時盡」的律法,能與神相等,掌握永恆的秘密:在宗教裡說的是「信仰得永生」,後者是前者bonus......
作為一部形式主義的作品,千萬別把「美國殺人魔」當成一個角色,克里斯汀·貝爾飾演的派翠克·貝曼,在電影一開頭就很直白的告訴觀眾:「派翠克·貝曼是種概念,抽象的概念」。在他那麼精緻、自律的日常規範下,他自剖的口白有種過度解說的干擾,到了最後才又發現是那麼必須......
所有童話都是大人寫的,因此沒有哪篇童話不哀傷。Peter Pan如此,以它為原型的亦是如此。 縱然是完全不同的敘事,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風格仍保留了奇幻的基調,只是沒有了飛行、沒有了小仙子,Sam成為了會看圖索驥、野地求生的童軍......
身為旁觀者,對悲劇不忍追問「然後呢?」,身為局內人,卻是不問也必須面對這個問題,更可能是,卡在那個當下去過著未來的日子。 由宮本輝同名小說改編的正是談到不會被說出口的悲劇之後;總是關注社會事件、背景「當下」的是枝裕和,在這部處女作中處理的卻是「之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你知道嗎?美國有個叫托馬斯·索維爾的教授在他寫的書裏說,“皮膚顏色在我們這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個人種都沒能逃出歧視的魔爪”。雖然現在大家都流行說反歧視,但其實這種現象在美國歷史上一直存在,到今天也還是個大問題。 首先,我們得說說這個問題的起源:那就是殖民侵略和黑奴貿易。早在殖民地時期,美國就開始
Thumbnail
這幾年常會看到有關撕裂美國的討論,特別是三普第一次選總統,三普挑釁的言語不斷衝擊撕裂美國的價值核心,好像美國原本是一個很團結一致很有共識的國家。在往前一點的討論就是1960年開始激化的左右文化戰爭撕裂了美國,只不過沒像三普那麼挑起全球敏感神經,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美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長期以來大家互
Thumbnail
這是一個基於美國形勢的虛構故事,區外人觀點。目前的美國人抱持盲目的樂觀主義,對西方美國與東亞的文化差異感應不足。文章描述了一位男子在餐廳裡,看到充滿暴力血腥的報紙餐單,看菜單時卻在想血腥照片的背景,此時服務生在旁邊等著他點餐。王明的媽...服務生...全都在揭露美國發生的血腥事件。
  川普(以及一段時間中世界範圍內的各式模仿者)之所以能夠當選,有很大因素在於社會大眾對「文化精英」的厭倦與反感。然而,即便是一部原創作品,只要主角不是白人或不是異性戀,政治錯誤戰士就會群情激憤地上前攻擊。由於過往的英雄都在那個典型裡面,所以只要角色不是白人男性,他們就感到被冒犯了。
Thumbnail
<一切未曾遠去>的作者阮越清是一位越南裔的美國人,夾在美國與越南之間,對於越戰甚或戰爭有不同於我們以往的理解。或者說,即便我們可以理解勝利者所寫的歷史一定有其偏頗之處,諸如解放自由之類的冠冕堂皇理由…但是在細節上往往無法更進一步探究。而作者透過本書,以越戰甚或其他美國所發動的戰爭,是如何在媒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中國大陸認為美國不是一個民族國家, 而是一個資本聯盟所建立的國家, 以大資本家的利益為最高優先; 而中國及歐洲等民族國家, 大多數人民之間有著血緣關係. 這個說法忽略兩個事實, 第一, 美國白人的先祖雖然來自歐洲不同國家, 但是歐洲國家的人民之間, 特別是貴族及王室之間, 大多有血緣關係. 第二,
我不想成為你,我不想成為中國人!是何時開始的?你是不是中國人?我是最好的中國人,這是不是不同了?中國人有毛病,在哪裏?在政治上、在巨嬰文化上、在民族主義上。哪麼我是什麼人?我不是中國人,我是民族敗類!哪你又是什麼人?你是中國人!這是值得自豪的! 是華夏文化五千年,要認主歸宗。還有什麼值得自豪的嗎?
Thumbnail
觀賞 Kelsey Grammer 主演的《The Pentagon Wars》,尖銳諷刺越戰時期美國發展新型戰車的官僚利益衝突的真實事件,電影相當不錯,但從台灣角度看,覺得不安,因為笑淚交織裡,從頭到尾只在講如何保護美國大兵的性命!Asian lives don't matter!
你知道嗎?美國有個叫托馬斯·索維爾的教授在他寫的書裏說,“皮膚顏色在我們這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個人種都沒能逃出歧視的魔爪”。雖然現在大家都流行說反歧視,但其實這種現象在美國歷史上一直存在,到今天也還是個大問題。 首先,我們得說說這個問題的起源:那就是殖民侵略和黑奴貿易。早在殖民地時期,美國就開始
Thumbnail
這幾年常會看到有關撕裂美國的討論,特別是三普第一次選總統,三普挑釁的言語不斷衝擊撕裂美國的價值核心,好像美國原本是一個很團結一致很有共識的國家。在往前一點的討論就是1960年開始激化的左右文化戰爭撕裂了美國,只不過沒像三普那麼挑起全球敏感神經,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美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長期以來大家互
Thumbnail
這是一個基於美國形勢的虛構故事,區外人觀點。目前的美國人抱持盲目的樂觀主義,對西方美國與東亞的文化差異感應不足。文章描述了一位男子在餐廳裡,看到充滿暴力血腥的報紙餐單,看菜單時卻在想血腥照片的背景,此時服務生在旁邊等著他點餐。王明的媽...服務生...全都在揭露美國發生的血腥事件。
  川普(以及一段時間中世界範圍內的各式模仿者)之所以能夠當選,有很大因素在於社會大眾對「文化精英」的厭倦與反感。然而,即便是一部原創作品,只要主角不是白人或不是異性戀,政治錯誤戰士就會群情激憤地上前攻擊。由於過往的英雄都在那個典型裡面,所以只要角色不是白人男性,他們就感到被冒犯了。
Thumbnail
<一切未曾遠去>的作者阮越清是一位越南裔的美國人,夾在美國與越南之間,對於越戰甚或戰爭有不同於我們以往的理解。或者說,即便我們可以理解勝利者所寫的歷史一定有其偏頗之處,諸如解放自由之類的冠冕堂皇理由…但是在細節上往往無法更進一步探究。而作者透過本書,以越戰甚或其他美國所發動的戰爭,是如何在媒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中國大陸認為美國不是一個民族國家, 而是一個資本聯盟所建立的國家, 以大資本家的利益為最高優先; 而中國及歐洲等民族國家, 大多數人民之間有著血緣關係. 這個說法忽略兩個事實, 第一, 美國白人的先祖雖然來自歐洲不同國家, 但是歐洲國家的人民之間, 特別是貴族及王室之間, 大多有血緣關係. 第二,
我不想成為你,我不想成為中國人!是何時開始的?你是不是中國人?我是最好的中國人,這是不是不同了?中國人有毛病,在哪裏?在政治上、在巨嬰文化上、在民族主義上。哪麼我是什麼人?我不是中國人,我是民族敗類!哪你又是什麼人?你是中國人!這是值得自豪的! 是華夏文化五千年,要認主歸宗。還有什麼值得自豪的嗎?
Thumbnail
觀賞 Kelsey Grammer 主演的《The Pentagon Wars》,尖銳諷刺越戰時期美國發展新型戰車的官僚利益衝突的真實事件,電影相當不錯,但從台灣角度看,覺得不安,因為笑淚交織裡,從頭到尾只在講如何保護美國大兵的性命!Asian lives don't ma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