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被卡住」的孩子

    這些年我常到各中學或大學演講,也在各種活動中接觸到許多年輕人,覺得當代的孩子比起當年的我們聰明、帥氣,並且也比較活潑勇於表達,可是總感覺他們缺乏對生命的熱情,有點得過且過的態度,漂浮不定,對未來的想法也是很功利現實,眼光短淺,也談不上什麼抱負。
      許多朋友難免會困惑為什麼年輕人或長於物質最豐盛,生活最便利,訊息流通最快速的時代,應該能夠在這優渥的基礎上一展長才,怎麼反而出現了一大堆疏離甚至憤世嫉俗的孩子?
      我想大概是因為時代變遷而造就出這些「被卡住」的孩子。這是個擁有太多選擇的時代,也因為似乎做什麼都可以,所以什麼地方也都到不了;因為物質太便宜太豐盛,要什麼有什麼,我們對周遭的物品不再珍惜,也不再有感情,與人的相處也一樣,朋友來來去去,跟每個人都沒有深交,也沒有穩定的關係。當我們跟周遭的所有人、事與物都沒有感情,沒有關係時,自我存在感就消失了,也就會變得虛無,什麼都無所謂,得過且過,不然就轉而追求短暫的感官享樂。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或許來自於時代的壓力所形成的焦慮,當年輕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處理,就會逃避,不想面對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來,也就是不再去思考自己生命的目的與終極意義。
      我認為只有正向,對社會有益的生命追求,可以提供我們持續的激勵、動機與復原力。邪惡或卑劣的目的,也許能提供強烈的動機一段時間,但終究會燃燒殆盡。甚至我還認為,若是孩子生命的追求都只是利己的,比如說從小師長耳提面命要孩子用功讀書是為了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以便能賺大錢的話,若是孩子花了許多心力精神以此為目標而努力,可是在這不確定的時代裏,很有可能還是會挫折會失敗,也許就此一蹶不振,灰心沮喪。
      唯有幫助別人的利他目的,是永不會失敗的追求,因為不管我們能力強或普通,工作運氣好或差,有錢或沒錢,永遠都可以幫助別人,建立自己生命的意義。
      其實我常以為許多人把短期的目標誤以為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義或夢想,應該是以更長期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生命選擇。
      這種生命目的或夢想,與從小師長要我們訂定的目標截然不同。目標通常是有期程,可量化並且可以完成的。夢想剛好相反,它沒有完成的一天,正確的講,應該是可以讓我們一輩子追尋,在我們離開人世之前,沒有所謂完成,但是我們每一天的努力,每個時刻的選擇,都可以朝它趨近。
      夢想不是現實的目標,因為理智的規劃常在時代變遷的洪流中淹沒,而心願是種神秘的力量,會召喚出許多的貴人與機緣前來助我們一臂之力,而且我覺得具體的目標會形成生活的壓力,使我們充滿了挫折,而夢想卻給予生命熱情,讓我們每天迫不及待地起來面對新的機會。
      該如何協助這些被卡住的這一代年輕人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 ? 我自己通常會從生活的情境當中,而不是言語的訓誡,來幫助孩子燃起生活的熱情,然後引導他們找到抽象而利他的夢想。
      我認為最方便也最有效果的方式是參加服務性的社團,從社會的參與及幫助別人裏,找到真正的快樂,另外,讓周遭有一些比孩子大二、三歲或四、五歲的大哥哥大姊姊,不是從書本裏知道,也不是古代的人,從這些認識的,可以看得到摸得到的人物裏建立典範,也是非常棒的方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