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自己的神聖不滿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親愛的ABCD:
上次問你們的問題:「如何引起或維持學習的熱情?」不知道有沒有想到好的答案?
或者你們會在心裡嘀咕:「這根本不是問題啊,不是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未來著想嗎?」
其實人不是那麼理性的,就像那些做壞事的\或吸毒的人難道不知道這些事是不好的,不應該做嗎?也像我們都有的經驗,明明知道今晚應該要趕報告了,但就是很懶,反而放任自己埋頭追劇。
我們真的不是如自己想的理性,我們很情緒化,我們很容易受環境影,尤其周邊朋友或師長的影響。
因此,在網路資源無限的時代,學習的關鍵已經不是學習資源的欠缺,而是動機的欠缺,也就是我們周邊是不是有互相支持的好夥伴,以及能鼓勵我們的師長,所以,弱勢孩子缺的其實是可以效法的典範。
另外,在終身學習的時代,真要維持一輩子的學習熱情,其實也很不容易,因為學習會有瓶頸,我們也會遭遇挫折困頓,如何擁有強烈的動機引領自己度過一個又一個的挑戰,是另外一個重要的課題。
如何讓更多失去動機的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神聖不滿足,除了有志於教育的D寶之外,ABC也可以就此領域來思考與努力。
美國波斯牧師曾觀察到一個人成長中有個重要蛻變的時刻,他稱為「神聖的不滿足感」,也就是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有看不慣的事情,可是通常只是用嘴巴抱怨一番就過去了,然而當有些人在某些特殊情境下,產生「此事非我不可」的體會,並且願意行動與參與,這些努力與經驗,往往會改變這個人的一生,往更美好與有意義的人生邁進。
美國教育學家威廉戴蒙也發現,近代的許多年輕人喪失了生命的追尋,也許物質環境很好,學歷很高,但是卻呈現兩極化,一則對社會冷漠而疏離,另外就是憤世嫉俗只會罵而不想現身參與。如何讓這些被卡住的年輕人重新獲得前進的力量,恐怕是當代新的課題與挑戰。
在威廉戴蒙的研究與調查後認為,少數願意參與有意義活動的年輕人,他們能夠集中力氣勇於實踐自己的夢想,大多在青春期曾經經歷過以下幾個美妙的時刻:
一、曾經與家人之外的人有啟發性的對話。
二、發現世界上有某些很重要的事可以被修正或改進。
三、體會到自己可以有所貢獻,並且形成一些改變。
四、獲得家人或朋友的支持,展開初步的行動。
五、透過行動有進一步的想法以及獲得所需的技能。
六、學會務實有效率地處裡事情。
七、把這些行動所學習的技能轉換到人生其他領域。
「神聖的不滿足」這個名詞恰好可以解釋為何二十多年前我要與朋友成立荒野保護協會,然後在荒野裡成立親子團,也就是你們四個人從小一起玩耍、學習成長的團體,這麼多的付出與用心,其實就是要讓你們在當志工的過程中,找到神聖的不滿足感。
因為唯有當志工幫助別人所獲得的成就感,或者被人信賴與肯定的自我實現感,才是最永不止息的學習動力。
除了這種神聖的不滿足之外,另外一種學習的動力來自於好奇心。其實人這個物種之所以迅速發展成為高度文明的所謂萬物之靈,很大的原因是來自我們天生的好奇與愛學習,比如說孩子出生後小手抓到的任何東西都會不斷地把玩,然後拿進嘴裡咬一咬,從各個面向摸索著這個東西的特性。不過很可惜的是很多人天生的好奇心,往往被考試以及填鴨式的死記硬背而抹殺了。
我們都知道,只有我們真正想學的時候,學習的效果最好,如果是為了應付考試,被逼著讀書,往往考完試就忘得一乾二淨。
而且,一個人進入學校後,面對訊息量,或者必備知識與日俱增的時代,就像一個肚子已經吃撐的人還要他將眼前滿漢全席全部吃完,不倒胃才怪。而且學習的熱情和創造力像浪漫的愛情一樣,都是一種神秘、由內而生的力量。我們無法從外灌輸到一個人身上,就像我們無法控制年少時那種對某個心儀對象即使毫無成功可能,卻無法停止的迷戀一樣。
人類學習的歷程其實頗像是神秘的魔法,雖然無法如程式設定一樣,明確且可控制地創造學習動機,但是還是有機會塑造一個比較容易觸發熱情的環境,比如在真實的世界與人相遇,從行動與學習中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當我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學習本身就是享受,也是最棒的休息,因為熱情可以滋生出熱情,我相信妳們都擁有以上這些條件,但是如何讓更多失去動機的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神聖不滿足,除了有志於教育的D寶之外,ABC也可以就此領域來思考與努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用影片當教材似乎已蔚為風氣,未來幾個星期就有好多個影片導讀的邀約。  前幾天台中市政府2020影視紮根校園映演列車的計畫,到我診所拍導讀影片,介紹十二部電影,分為三個主題「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以及「人與環境」,大隊人馬(十多個人)擠在診所裡,架了三台攝影機折騰了七個小時。這個計畫除了拍攝導讀影
七月下旬荒野的賞燕季剛開始的假日午後,我與星展銀行的同仁來到五股溼地進行一場「工作假期」。  在工作之前,荒野親子團的「小鷹」們(親子團分為小蟻、小蜂、小鹿及小鷹,小鷹是中學三年級至高中二年級階段的小志工)分站為他們介紹五股溼地的生態環境與導覽,期間還有小蜂(小學階段)出來表演招潮蟹怎麼吃東西。大人
社會主義所追求的理想或許能撐得住一時,但終究會隨著殘酷的現實而慢慢改變,回歸到改善真實生活的渴望。        去年十月中旬和朋友們到古巴旅行,大伙想趁著古巴還沒有被資本主義大規模改變前,去看看社會主義制度下的生活。        因為我在十多年前看過一部古巴的紀錄片—「社區的力量—古巴如何在石油
曾經有一個國文老師上課教到蘇東坡這個我最崇拜的精神偶像,時問了學生一個問題,四川眉州是蘇東坡的出生地,傳說他誕生後眉州的草木都枯萎了,因為蘇東坡的才情太大,天地間的日月光華匯聚他一身,也因為他吸進了山川草木的靈氣,等到他過世之後,眉山的草木才恢復了青綠色。  「你相信這個傳說嗎?相信的請舉手。」  
到日本四國去走遍路之旅 大約十年前,來自比利時的朋友巴特在家裡用電腦秀出他花了數十天徒步行走的西班牙聖雅各朝聖之旅,這段旅程就成了我等待中的夢幻之旅。  這位台灣女婿巴特,是在他退休之後的某一天,趁老婆上街買菜時,留下手機與一張紙條,說他出發去朝聖了,就這樣輕裝上路。(當然老婆又氣又擔心)。  好朋
,第一次用視訊擔任比賽評審 今天在荒野總會擔任環境行動論壇評審,第一次用視訊擔任比賽評審,這是幾個月前因疫情關係,將2天一夜來自全國與邀請的外國伙伴的活動改成視訊進行。       坐而言到起而行―環境行動論壇有感   這些年若有機會到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培訓課程演講時,總會提醒這些志工,自然解說講的
 用影片當教材似乎已蔚為風氣,未來幾個星期就有好多個影片導讀的邀約。  前幾天台中市政府2020影視紮根校園映演列車的計畫,到我診所拍導讀影片,介紹十二部電影,分為三個主題「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以及「人與環境」,大隊人馬(十多個人)擠在診所裡,架了三台攝影機折騰了七個小時。這個計畫除了拍攝導讀影
七月下旬荒野的賞燕季剛開始的假日午後,我與星展銀行的同仁來到五股溼地進行一場「工作假期」。  在工作之前,荒野親子團的「小鷹」們(親子團分為小蟻、小蜂、小鹿及小鷹,小鷹是中學三年級至高中二年級階段的小志工)分站為他們介紹五股溼地的生態環境與導覽,期間還有小蜂(小學階段)出來表演招潮蟹怎麼吃東西。大人
社會主義所追求的理想或許能撐得住一時,但終究會隨著殘酷的現實而慢慢改變,回歸到改善真實生活的渴望。        去年十月中旬和朋友們到古巴旅行,大伙想趁著古巴還沒有被資本主義大規模改變前,去看看社會主義制度下的生活。        因為我在十多年前看過一部古巴的紀錄片—「社區的力量—古巴如何在石油
曾經有一個國文老師上課教到蘇東坡這個我最崇拜的精神偶像,時問了學生一個問題,四川眉州是蘇東坡的出生地,傳說他誕生後眉州的草木都枯萎了,因為蘇東坡的才情太大,天地間的日月光華匯聚他一身,也因為他吸進了山川草木的靈氣,等到他過世之後,眉山的草木才恢復了青綠色。  「你相信這個傳說嗎?相信的請舉手。」  
到日本四國去走遍路之旅 大約十年前,來自比利時的朋友巴特在家裡用電腦秀出他花了數十天徒步行走的西班牙聖雅各朝聖之旅,這段旅程就成了我等待中的夢幻之旅。  這位台灣女婿巴特,是在他退休之後的某一天,趁老婆上街買菜時,留下手機與一張紙條,說他出發去朝聖了,就這樣輕裝上路。(當然老婆又氣又擔心)。  好朋
,第一次用視訊擔任比賽評審 今天在荒野總會擔任環境行動論壇評審,第一次用視訊擔任比賽評審,這是幾個月前因疫情關係,將2天一夜來自全國與邀請的外國伙伴的活動改成視訊進行。       坐而言到起而行―環境行動論壇有感   這些年若有機會到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培訓課程演講時,總會提醒這些志工,自然解說講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心靈和宗教的教導常常令人感到振奮,但如何將這些正面能量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卻是許多人忽略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何在教師面前能量滿滿,卻在生活中難以保持,以及如何突破舒適圈,將身心靈的理念實踐於生活。透過改變生活模式和心態,我們能夠更好地面對現實挑戰,成為自己人生的貴人,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
Thumbnail
貪若是理所當然的、合理的,或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兼顧自己與他人整體利益的貪,這樣貪的價值或許能獲得更多。 「貪」有正面意義的存在: 1. 貪求知識: 對於學習和探索新知識的渴望,可以幫助個人不斷成長和進步。對於學習和知識的貪是有理的,因為知識是自我進步和發展的基礎,不斷學習可以幫助個人
Thumbnail
好奇心,是學習的起點 還記得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嗎?從生理需求到自我實現,層層堆疊出我們對生活的渴望,經理人雜誌對更多的需求模型做過描述。但你有沒有想過,好奇心在這座金字塔中佔據什麼位置? 好奇心是學習的火種,目標是學習的指南針。 事實上,好奇心並未被明確歸類在任何一個層次,因為它貫穿了整座金字
Thumbnail
《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里曾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如果你要他們去造船,不是叫他們去砍木頭,而是讓他們渴望大海。」而如果把這句話濃縮成最核心的兩個字,我想那就是:「動機」。但至於到底什麼是學習動機?該如何引發和維持?就值得好好探討!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聊到,恐懼跟慾望都是一個人很重要的驅動力,但完全被恐懼或慾望驅動的人也很容易對人生失去希望 除了恐懼跟慾望之外,我們是否還記得自己剛剛對這個世界有所認知時,學習的主要驅動是「好奇」 因為「好奇」,我們東摸摸西摸摸,一無所知卻也無所畏懼,只要眼見所及,我們都想知道那是什麼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許多人在學校或職場上因為熱忱的失落而感到迷茫。本文討論了選擇的迷失、薪水與熱忱的平衡、誤會與現實、以及面對現實的勇氣。最後提出找到熱忱的關鍵,均衡期望、尋找工作中的意義和價值等建議。
Thumbnail
【 讀書,是因為想學,還是因為不得不學?】 是什麼時候,讓我們開始失去對學科的好奇心?取而代之的,是被灌輸的責任與義務「請做好學生的本分」或「完了,昨天沒唸書,今天一定考不好,我真爛。」這些責任與義務讓許多孩子失去對學習的好奇心,不斷陷入罪惡感、拖延與自我懷疑的循環。
Thumbnail
近年來網路課程盛行,但大多數學生中途退出。根據史丹佛大學教授BJ Fogg指出,行為改變的3個要素是動機、能力與提示。動機往往善變,只依賴動機是不足夠的。因此,要成功改變行為,需要解決能力不足的問題,並提供提示。這樣才能讓網路課程不再中途退出。
Thumbnail
每個人生來都對學習充滿熱情,好奇心驅使我們去探索新事物。你還記得小時候對世界的那種好奇和興奮嗎?但有時候,隨著我們長大,那種學習的火花好像慢慢消失了。這常常是因為我們陷入了一種「固定型思維」。這種思維讓我們覺得能力是天生的,改變不了,遇到困難就容易氣餒,甚至放棄。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心靈和宗教的教導常常令人感到振奮,但如何將這些正面能量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卻是許多人忽略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何在教師面前能量滿滿,卻在生活中難以保持,以及如何突破舒適圈,將身心靈的理念實踐於生活。透過改變生活模式和心態,我們能夠更好地面對現實挑戰,成為自己人生的貴人,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
Thumbnail
貪若是理所當然的、合理的,或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兼顧自己與他人整體利益的貪,這樣貪的價值或許能獲得更多。 「貪」有正面意義的存在: 1. 貪求知識: 對於學習和探索新知識的渴望,可以幫助個人不斷成長和進步。對於學習和知識的貪是有理的,因為知識是自我進步和發展的基礎,不斷學習可以幫助個人
Thumbnail
好奇心,是學習的起點 還記得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嗎?從生理需求到自我實現,層層堆疊出我們對生活的渴望,經理人雜誌對更多的需求模型做過描述。但你有沒有想過,好奇心在這座金字塔中佔據什麼位置? 好奇心是學習的火種,目標是學習的指南針。 事實上,好奇心並未被明確歸類在任何一個層次,因為它貫穿了整座金字
Thumbnail
《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里曾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如果你要他們去造船,不是叫他們去砍木頭,而是讓他們渴望大海。」而如果把這句話濃縮成最核心的兩個字,我想那就是:「動機」。但至於到底什麼是學習動機?該如何引發和維持?就值得好好探討!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聊到,恐懼跟慾望都是一個人很重要的驅動力,但完全被恐懼或慾望驅動的人也很容易對人生失去希望 除了恐懼跟慾望之外,我們是否還記得自己剛剛對這個世界有所認知時,學習的主要驅動是「好奇」 因為「好奇」,我們東摸摸西摸摸,一無所知卻也無所畏懼,只要眼見所及,我們都想知道那是什麼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許多人在學校或職場上因為熱忱的失落而感到迷茫。本文討論了選擇的迷失、薪水與熱忱的平衡、誤會與現實、以及面對現實的勇氣。最後提出找到熱忱的關鍵,均衡期望、尋找工作中的意義和價值等建議。
Thumbnail
【 讀書,是因為想學,還是因為不得不學?】 是什麼時候,讓我們開始失去對學科的好奇心?取而代之的,是被灌輸的責任與義務「請做好學生的本分」或「完了,昨天沒唸書,今天一定考不好,我真爛。」這些責任與義務讓許多孩子失去對學習的好奇心,不斷陷入罪惡感、拖延與自我懷疑的循環。
Thumbnail
近年來網路課程盛行,但大多數學生中途退出。根據史丹佛大學教授BJ Fogg指出,行為改變的3個要素是動機、能力與提示。動機往往善變,只依賴動機是不足夠的。因此,要成功改變行為,需要解決能力不足的問題,並提供提示。這樣才能讓網路課程不再中途退出。
Thumbnail
每個人生來都對學習充滿熱情,好奇心驅使我們去探索新事物。你還記得小時候對世界的那種好奇和興奮嗎?但有時候,隨著我們長大,那種學習的火花好像慢慢消失了。這常常是因為我們陷入了一種「固定型思維」。這種思維讓我們覺得能力是天生的,改變不了,遇到困難就容易氣餒,甚至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