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緘默的病人 The Silent Patient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片來源:https://booktrib.com/2019/02/06/a-mystery-and-a-mind-unravel-in-the-silent-patient/)
誰才是有病的那個人?
這本書的題材非常有趣,『諮商』跟『推理』是貫穿整篇故事的主軸。身為一個諮商心理本科身,這樣的題材深深吸引我。故事主軸其實換繞一個諮商道德的議題:『移情』跟『反移情』作用。

『移情』跟『反移情』

在諮商療法當中移情跟反移情是很常見的。
移情作用指的是,病患依過去的經驗,比如父親權威的形象、冷淡的母親,等等投射到形象類似的中年男性、中年女性諮商師身上,並且產生負面情緒、或是依賴感。
如果大家有看過美劇『這就是我們』,在上一季Randall的諮商師跟他說『你不覺得這麼多諮商師可以選,你選了我這個外表、年齡、人種都跟你記憶中母親一樣的諮商師,是有什麼原因嗎?』
移情作用可以告訴諮商師很多病患不願意告訴我們的內容:他內心真正想說的是什麼、真正懼怕的是什麼、讓他說不出口的隱晦之事是什麼...等等。比如說,Randall對諮商師表現出來的焦慮、煩躁,正是18歲的小Randall想對母親表達的:『我也是個孩子!我需要母親更強大來成為我的支柱、而不是我成為母親的支柱。』而這樣壓抑住的情緒,造成了38歲的Randall仍然無法把母親當成年人看,而是時時刻刻都擔心任何一個家人會出事、需要他來收拾善後。
(圖片來源:https://myshrink.com/transference-examples/)
當移情作用產生,就像是一個人對著一面牆用盡吃奶的力氣,扔出一個棒球。如果這面牆夠硬,棒球就會直直的、用最大的速度反彈回來;如果這面牆是PU這樣軟軟的材質,棒球的衝擊就會被吸收、掉到地面上;如果這面牆是玻璃,那棒球可能就會直接打穿玻璃。這面『牆』就是諮商師的心理狀態。牆的材質就是諮商師過去經驗的總和。面對直直投過來的病人的情緒、外貌、衣著、坐姿、甚至香水的味道,都可能讓諮商師無意識中聯想起某個過去曾經有過的經驗、某著生命中重要的人。

我的教授分享過一個他的親身經歷。她多年以前有一個客戶,比她大30歲,白人女性。每週一到這個客戶預約的時段,他都會非常焦慮。她開始挖掘為何這個客戶會給他帶來這麼大的焦慮感。後來她發現:這個客戶使用跟他媽媽一樣的香水!因為這個味道,她不知不覺把她將媽媽的投射『反移情』到了客戶上。後來,她請這位客戶在諮商那天都使用其他香水,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她不知不覺把她將媽媽的投射『反移情』到了客戶上。後來,她請這位客戶在諮商那天都使用其他香水,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反移情作用是諮商師了解客戶跟自己的工具。諮商師透過分析自己的反移情,了解自己人生的破口,也更清楚客戶意識下沒注意到的傷口。
Photo by [Umberto] on [Unsplash]

到底是誰有病?

【沈默的病人】中里奧近乎偏執的要拼出艾莉西亞經歷的全貌,來『分析出』為什麼她會被一件『小事』逼瘋開槍射殺先生,又為什麼會在事後選擇緘默六年。不過在故事尾聲我們知道,里奧過分的投射自己童年的陰影,將艾莉西亞看做是跟自己一體兩面的雙生體。
事實上,正是里奧自己的童年讓他犯下六年前的錯;也是因為他自己的移情作用,誤將緘默的艾莉西亞當作是無助的小里奧。故事最後我們知道,艾莉西亞可能很單純的就是在各種壓力、創傷之下,得了創傷壓力創傷症候群,所以說不出話來。
Photo by [Camila Quintero Franco] on [Unsplash]
在美國曾有一起非常具爭議性的官司。一位心理醫師(Psychologist)在20年的職業生涯,給將近8成他的患者都診斷為『邊緣型人格違常』。相對情緒官能症,人格違常還是比較不普遍的。後來在法庭上,心理醫師跟精神科醫師判斷這位心理醫師本人患有邊緣型人格違常,因此將自己的問題投射到他的客戶身上。

回歸到『緘默的病人』(有雷)

這個驚悚推理小說最有趣的反轉是在結尾:當讀者發現原來六年前的跟蹤狂就是主角(諮商師)。主角忙了一圈想著要了解艾莉西亞內心世界,了解原來是她的童年創傷影響,艾莉西亞才會在六年前扣下板機...等等方式想為自己的良心找托詞。當看到最後,再回頭重新看一次他們倆六年前的日記,就會發現當年有病的其實是主角,艾莉西亞反而心理素質滿強大的。
有病就要醫,不要隨時在路上當救世主。
每個人都可能任何人生經驗而多少有點『創傷』;需要諮商,不是什麼丟臉的事。能有自覺主動求助,反而是你有十足勇氣的證明!

如果你有堅持閱讀到這邊,請讓我給你一個讚賞 👏👏 謝謝你耐著性子看完這邊文章!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的內容,請給我一個讚賞讓我知道;也別忘了追蹤我的帳號,未來會有更多相關的內容 🙂
若有心理衛生相關問題,可以到我的Twitter帳號上與我聯絡 @_NicoYu。
下篇文章再見!
這裡沒有雞湯,只有心理學跟諮商相關硬底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依照美國國防部發表的資訊,2018年美軍自殺比例是整體國民平均的兩倍以上。事實上,在2008以前,美國軍人因為優渥的薪水、待遇,以及普遍民眾對軍人的尊崇感,軍人自殺比率比一般民眾低許多。研究學者發現,自殺比率的增加跟2005年開
最近(可能是前陣子 — 我追劇進度比較慢)在Netflix上的一部韓劇,梨泰院Class成為熱門話題。內容相當娘家熱血…但我想跟大家聊的是,女主角真的可能有反社會性人格嗎?
依照美國國防部發表的資訊,2018年美軍自殺比例是整體國民平均的兩倍以上。事實上,在2008以前,美國軍人因為優渥的薪水、待遇,以及普遍民眾對軍人的尊崇感,軍人自殺比率比一般民眾低許多。研究學者發現,自殺比率的增加跟2005年開
最近(可能是前陣子 — 我追劇進度比較慢)在Netflix上的一部韓劇,梨泰院Class成為熱門話題。內容相當娘家熱血…但我想跟大家聊的是,女主角真的可能有反社會性人格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作者 凱瑟琳‧吉爾迪娜 滿懷抱負,期待自己能帶著滿滿的心理學知識來「治癒」病患;沒料到接二連三的病患 就讓她備感挫折。凱瑟琳逐漸明白,做為一名臨床心理師,與其期望自己能治癒病患,不如說是陪伴個案認知到問題,並引領他們理解自己;直到他們願意自發性的面對並解決內在問題。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莎莉接受自己是心理疾病患者的故事。她一直在隱藏自己的病情,但最後還是被人發現了。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疾病對於個人和社會的影響。
Thumbnail
溫尼考特提出的過渡現象對心理師在工作中遭到攻擊後的情緒安穩具有重要影響。這篇文章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和溫尼考特理論,探討了過渡客體對個案的心理作用和心理師的支持作用,呈現了一個充滿情感的專業關係。同時,也從孤獨的角度探討了心理師與個案之間的互動對於雙方的影響,帶給讀者思考和反思的空間。
Thumbnail
當主講者「愛米拉領袖(領袖為一年業績超過一億者)」的投影片跳出「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們要記得是遇見問題的人,而不是有問題的人,我們只要思考怎麼解決問題就好。」時,我的療癒師腦袋瞬間被引爆。 畢竟「問題出在我身上!」真的是無敵常見但又超級有毒的想法啊! 「一定是我不好,爸爸媽媽才會不愛我、才會這樣對
Thumbnail
在心靈治療的領域中,治療師與客人之間的互動是一個微妙且深刻的過程。治療師不僅是引導者,也是旁觀者,他們見證著客人內心世界的變化與成長。然而,當客人因為自身的盲目而無法接受或理解治療過程中的指導時,治療師可能會感到挫折甚至生氣。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作者 凱瑟琳‧吉爾迪娜 滿懷抱負,期待自己能帶著滿滿的心理學知識來「治癒」病患;沒料到接二連三的病患 就讓她備感挫折。凱瑟琳逐漸明白,做為一名臨床心理師,與其期望自己能治癒病患,不如說是陪伴個案認知到問題,並引領他們理解自己;直到他們願意自發性的面對並解決內在問題。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莎莉接受自己是心理疾病患者的故事。她一直在隱藏自己的病情,但最後還是被人發現了。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疾病對於個人和社會的影響。
Thumbnail
溫尼考特提出的過渡現象對心理師在工作中遭到攻擊後的情緒安穩具有重要影響。這篇文章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和溫尼考特理論,探討了過渡客體對個案的心理作用和心理師的支持作用,呈現了一個充滿情感的專業關係。同時,也從孤獨的角度探討了心理師與個案之間的互動對於雙方的影響,帶給讀者思考和反思的空間。
Thumbnail
當主講者「愛米拉領袖(領袖為一年業績超過一億者)」的投影片跳出「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們要記得是遇見問題的人,而不是有問題的人,我們只要思考怎麼解決問題就好。」時,我的療癒師腦袋瞬間被引爆。 畢竟「問題出在我身上!」真的是無敵常見但又超級有毒的想法啊! 「一定是我不好,爸爸媽媽才會不愛我、才會這樣對
Thumbnail
在心靈治療的領域中,治療師與客人之間的互動是一個微妙且深刻的過程。治療師不僅是引導者,也是旁觀者,他們見證著客人內心世界的變化與成長。然而,當客人因為自身的盲目而無法接受或理解治療過程中的指導時,治療師可能會感到挫折甚至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