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正常人》如果我不正常,你還會愛我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個月看了一部愛爾蘭影集,改編自Sally Rooney的原著《正常人》,當小說文字轉譯成鏡頭畫面,如實呈現出深沉、陰鬱卻蘊藏溫柔的濾鏡,時空背景正是兩個千禧世代人的成長故事,劇情線從高中相遇,到大學發生的種種,沒有過度的鋪陳,真實的對話和男女視角的側寫,不自覺道出現代人脆弱纖細的一面,令人動容。
screenshot from @hulu
兩人前後經歷三次分離,許多人將這樣忽近忽遠的關係,與村上春樹筆下的《挪威的森林》作比擬,然而當我看到女主角Marianne在派對上身穿黑色禮服,特立獨行的她嘗試融入人群,讓我想到《淑女鳥》這部電影,高中正處於自我認同的階段,透過同儕、親情、愛和性,總習慣由外界眼光審視自己,兀自貼上「不正常」的標籤。

戴上「正常人」面具

Connell知道自己愛著Marianne,他們在獨處時對話,在獨處時做愛,在獨處時展現對彼此的愛意,Connell珍惜讀懂自己內心的Marianne,卻也因為她的怪,始終無法對外公開兩人關係,深怕自己成為同儕眼中的異類,高中畢業前的舞會Connell邀請班花共舞,即使心中掛念的是Marianne。
大學離鄉後,Connell的日常在簡陋狹小的共租房舍度過,上學和打工奪走「正常人」的社交時間,形單影隻的生活與高中時大相徑庭,直到再度撞見Marianne,這時的Marianne已有固定的社交圈,和一群家世背景相同的朋友打成一片,彷彿蛻變成完好無缺的「正常人」,然而兩人獨處時,Marianne本能地摘下面具,自然流洩出一股憂傷,兩個孤單的心靈緊緊相擁,餵養彼此最脆弱的部分。
「在你面前,我的不正常或許沒那麼奇怪」
screenshot from @hulu

重新建構自我

提及劇中最令我難忘的片段,是Marianne到Connell家中共度平安夜,一家老小在飯桌前享用耶誕大餐、玩牌卡猜謎,在寒風刺骨的十二月,Marianne第一次體會到溫馨和諧的氛圍,重新形塑對「家」的印象。過去她常說「只要你開心,我就滿足了」、「你想對我做什麼,我都欣然接受」,當內心的匱乏被治癒後,她決定找回自我意識,閒暇時到泳池晨泳、與知心好友相聚,也鼓勵Connell到異地勇敢追求理想,各自面對未知的挑戰。
劇情走到尾聲,關乎「正常與否」的焦點逐漸淡化,每個角色擁有不同的性格、家庭背景和身分地位,因著種種差異長出獨一無二的個體。個體真心擁抱彼此的當下,愛便存在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1會員
66內容數
各種關於我的日常雜記, 與七七四十九種生活的延伸聯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enus Fr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即將迎接新的歲數,若問我這一年有什麼成長?
七月二九,傍晚 七月開始擔任實習生,同時也報名汽車駕訓班,因此暑假的生活節奏,比起上學時加速許多,即使如此我還是希望能在有限的閒暇時刻,好好梳理自己。
“Melancholy”一詞源自古希臘語”Melancholia”,若將這個單詞拆開,前半部的“melan”用來形容「黑暗的」,而”chole”指的是「膽汁」,古希臘人認為鬱悶是因黑膽汁分泌失調所造成。 前陣子在家學英文時,發現一部很有意義的動畫短片,片名叫“On Feeling Melanch
我想經典電影之所以迷人,在於劇情的純粹,過去尚未演變成科技先進的世代,沒有便利的通訊軟體,萍水相逢的緣分格外珍貴,男主角喬帶著女主角安同遊羅馬,一日間的朝夕相處萌生對彼此的愛意。
執筆之際,正好是六月鳳凰花開時節,或許你正處於迷惘的階段: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卻不知道該朝哪個方向走......
前幾天跟著教授賞析水墨畫展,展區大部分為山水風景的描繪,作者眼裡的世界。在某一幅作品前停下,這是展區內唯一有人物在內的創作,兩位拇指般大小的僧侶,若不細看則難以察覺。
即將迎接新的歲數,若問我這一年有什麼成長?
七月二九,傍晚 七月開始擔任實習生,同時也報名汽車駕訓班,因此暑假的生活節奏,比起上學時加速許多,即使如此我還是希望能在有限的閒暇時刻,好好梳理自己。
“Melancholy”一詞源自古希臘語”Melancholia”,若將這個單詞拆開,前半部的“melan”用來形容「黑暗的」,而”chole”指的是「膽汁」,古希臘人認為鬱悶是因黑膽汁分泌失調所造成。 前陣子在家學英文時,發現一部很有意義的動畫短片,片名叫“On Feeling Melanch
我想經典電影之所以迷人,在於劇情的純粹,過去尚未演變成科技先進的世代,沒有便利的通訊軟體,萍水相逢的緣分格外珍貴,男主角喬帶著女主角安同遊羅馬,一日間的朝夕相處萌生對彼此的愛意。
執筆之際,正好是六月鳳凰花開時節,或許你正處於迷惘的階段: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卻不知道該朝哪個方向走......
前幾天跟著教授賞析水墨畫展,展區大部分為山水風景的描繪,作者眼裡的世界。在某一幅作品前停下,這是展區內唯一有人物在內的創作,兩位拇指般大小的僧侶,若不細看則難以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愛爾蘭女作家Sally Rooney在2018年推出第二部長篇小說,normal people(正常人)。該小說於2020年時由作者擔任劇本主創,愛爾蘭男演員Paul Mescal及英國女演員Daisy Edgar-Jones分別出任男女主角。BBC及串流平台Hulu推出該影集後大受好評。好評的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那月的陰晴圓缺,因光的反射從各角度看來都有所差異,明明是個圓形球體,卻總無法看見完整的它,即便是在完美無缺的滿月背後,同時仍會有一半的黑暗面存在。那正如《流浪之月》中的每個人,我們都想活的像是個正常人,那背後難以明說的傷口,卻始終讓我們無法成為一個社會眼中「正常」的人,因此我們只能隱藏,只能流浪。
Thumbnail
這本書的封面相當耐人尋味,在脫掉男生外殼後,內在是一個小女生。這也是本書主角大衛的心聲,他是個外人看來標準的青少年男孩,但內在極度渴望穿上漂亮的洋裝、畫上美美的妝容走在路上,但自己的身體卻越來越高大粗獷,產生了自我厭惡的情緒。相當推薦青少年們閱讀此書,用更包容的心看待不同想法的人。
Thumbnail
「我是正常人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但,這究竟是不是我們應該問的正確問題呢?」——莎拉‧查尼 🔖#正常怎麼來的 正常,是一個因應人口調查與統計學發展,而得出的數據結果;正常人,在西方世界指的是白人、男性、中產階級、四肢健全、順性別、異性戀;正常,是一個不佔多數卻因為醫學、科學、流行
Thumbnail
『我們害怕面對未來,也害怕面對自己』 這是一部以愛情和友誼為主題的小說,探討家庭背景、社會價值觀對年輕人的影響以及心理反應。男女主角的複雜情感糾葛讓人思索何謂正常,以及對自我展現和被愛的恐懼。此外,書中的對話反映了父權主義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以及探討個人自我認同感、歸屬感和社交接納的問題。
Thumbnail
康諾和梅黎安來自西愛爾蘭的小鎮,這是兩人唯一的共同點。大家都喜歡康諾,他是自信的校草,梅黎安則是獨來獨往的怪咖,沒有誰真的了解她......
Thumbnail
他不敢想的,或許是可能的;也許重新揭開傷疤,能彌補過去未曾清理的而以另一種方式癒合。他初嚐腦內復盤的溫柔,也想起那個同樣寂寞的Harry,久違的親愛使他幾乎滿溢出來,使他成為一個有能力給出慰藉的人,然而人與人之間的巧妙卻說不清是誰體貼了誰,面對Harry直率的心靈、青春的軀體,他不熟練地重新適應另個
Thumbnail
《N/A》這本小說通過主角圓香因為獨特的性格和行為經常成為他人矚目和討論的對象。小說透過這樣的展開探討了青春時期的身份認同、自我尋找、社會標籤、性別角色等議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愛爾蘭女作家Sally Rooney在2018年推出第二部長篇小說,normal people(正常人)。該小說於2020年時由作者擔任劇本主創,愛爾蘭男演員Paul Mescal及英國女演員Daisy Edgar-Jones分別出任男女主角。BBC及串流平台Hulu推出該影集後大受好評。好評的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那月的陰晴圓缺,因光的反射從各角度看來都有所差異,明明是個圓形球體,卻總無法看見完整的它,即便是在完美無缺的滿月背後,同時仍會有一半的黑暗面存在。那正如《流浪之月》中的每個人,我們都想活的像是個正常人,那背後難以明說的傷口,卻始終讓我們無法成為一個社會眼中「正常」的人,因此我們只能隱藏,只能流浪。
Thumbnail
這本書的封面相當耐人尋味,在脫掉男生外殼後,內在是一個小女生。這也是本書主角大衛的心聲,他是個外人看來標準的青少年男孩,但內在極度渴望穿上漂亮的洋裝、畫上美美的妝容走在路上,但自己的身體卻越來越高大粗獷,產生了自我厭惡的情緒。相當推薦青少年們閱讀此書,用更包容的心看待不同想法的人。
Thumbnail
「我是正常人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但,這究竟是不是我們應該問的正確問題呢?」——莎拉‧查尼 🔖#正常怎麼來的 正常,是一個因應人口調查與統計學發展,而得出的數據結果;正常人,在西方世界指的是白人、男性、中產階級、四肢健全、順性別、異性戀;正常,是一個不佔多數卻因為醫學、科學、流行
Thumbnail
『我們害怕面對未來,也害怕面對自己』 這是一部以愛情和友誼為主題的小說,探討家庭背景、社會價值觀對年輕人的影響以及心理反應。男女主角的複雜情感糾葛讓人思索何謂正常,以及對自我展現和被愛的恐懼。此外,書中的對話反映了父權主義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以及探討個人自我認同感、歸屬感和社交接納的問題。
Thumbnail
康諾和梅黎安來自西愛爾蘭的小鎮,這是兩人唯一的共同點。大家都喜歡康諾,他是自信的校草,梅黎安則是獨來獨往的怪咖,沒有誰真的了解她......
Thumbnail
他不敢想的,或許是可能的;也許重新揭開傷疤,能彌補過去未曾清理的而以另一種方式癒合。他初嚐腦內復盤的溫柔,也想起那個同樣寂寞的Harry,久違的親愛使他幾乎滿溢出來,使他成為一個有能力給出慰藉的人,然而人與人之間的巧妙卻說不清是誰體貼了誰,面對Harry直率的心靈、青春的軀體,他不熟練地重新適應另個
Thumbnail
《N/A》這本小說通過主角圓香因為獨特的性格和行為經常成為他人矚目和討論的對象。小說透過這樣的展開探討了青春時期的身份認同、自我尋找、社會標籤、性別角色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