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Insight: 口音歧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Express your opinions without hesitations.


你是否曾經在學習英文口說的同時,因為自己的濃厚的台灣腔而不敢開口?


這是許多台灣人常見的迷思。現今社會給予普遍大眾的觀念是要求我們以追求完美的美式或是英式口音做為目標學習,換句話說,英文口說的成敗與否相對地不再看重內容的優劣,而是說話的腔調。


不只台灣,如果我們把焦點放大到全世界,針對這個議題,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語言學教授門羅(Murray Munro)曾經在2010年發表過一篇「人格與社會心理學評論」的論文。它提到了社會上存在著因為口音的差異而延伸出的社會議題,正所謂「口音偏見」。概念上簡單來說就是有些人在說話的時候帶有特定的口音,而被他人帶有主觀的亦是評斷講者的價值。當然,這是我們不想看見的。



在美國、加拿大、英國與其他英語系國家,就算英語已經是大部人國民的母語,每個國家人民的口音都截然不同。甚至深入到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因為文化的差異性,各地都會發展出具識別度且有特色的當地口音。


舉例來說,反觀中文,各地的發音與腔調大相徑庭的特性就是生活中與我們最直接相關的例子。以廣義的角度來看,同樣是中文,中國的普通話與台灣的國語大不相同,但是撇除政治因素,沒有人會因為口音的差別而有所偏見。更因如此,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文化差異所發展出來的獨特性而獲得民族認同感。


正是口音的差異讓我們不一樣。


語言的學習,是為了建造與他人溝通的橋樑。訊息的傳遞、文化的交流以及想法的分享才是我們使用語言的目的,並且能夠貨真價實的把我們所想表達的意見交給指定的對象才是先人發明語言的初衷。換句話說,當語言學習者在接觸並熟悉他國的語言時,學習動機往往不是因為要成該國的國民,而是渴望了解當地文化,並把它當作與他人交流意見的利器。


但是既然語言是溝通的橋樑,為什麼全世界不統一使用一種語言就好?


語言的組成包含了前面所提到的文化發展,而每一種都是具特色而獨立的。正因如此,語言沒有優劣,只有普及程度的差距,但即使如此,每一種語言、每一種口音都應該要被平等看待。


GenZ 所希望達成的目標,是所有人都能脫離舒適圈,嘗試表達自己的看法並且力求改變現狀。而跳脫帶有口音的框架、忽略他人的主觀偏見,才會是實現這個目標的不二法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en Z的沙龍
2會員
6內容數
Gen Z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0/21
Simon Sinek said:People do not buy what you do but why you do it. 為何蘋果公司如此成功?  為何萊特兄弟先成功發明了飛機? 為何Mr.金恩博士成功地激勵人們?         為何偉大的領導者/企業家如此成功? -因為他們很有錢嗎
Thumbnail
2020/10/21
Simon Sinek said:People do not buy what you do but why you do it. 為何蘋果公司如此成功?  為何萊特兄弟先成功發明了飛機? 為何Mr.金恩博士成功地激勵人們?         為何偉大的領導者/企業家如此成功? -因為他們很有錢嗎
Thumbnail
2020/10/21
"補習"恰似已成為台灣學生的主要課餘活動,過去曾統計過,在台灣補習班的數目遠超出便利商店,由此我們可看出補習般在台灣已成市場導向,當然不只台灣,大多數亞洲國家如韓國、日本等等也同出現類似情況。這樣的普及度讓補習變成了一種文化般的存在,而這不禁讓我們思考,補習真的有用嗎? 為何台灣的補習風潮如此興盛
Thumbnail
2020/10/21
"補習"恰似已成為台灣學生的主要課餘活動,過去曾統計過,在台灣補習班的數目遠超出便利商店,由此我們可看出補習般在台灣已成市場導向,當然不只台灣,大多數亞洲國家如韓國、日本等等也同出現類似情況。這樣的普及度讓補習變成了一種文化般的存在,而這不禁讓我們思考,補習真的有用嗎? 為何台灣的補習風潮如此興盛
Thumbnail
2020/10/21
《窗邊的小荳荳》(日語: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是日本著名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黑柳徹子所著的自傳隨筆集。其內容是描述作者(主角荳荳)在被傳統教育的排斥下,來到了一間校風自由、多元小學「巴氏學園」中,所經歷的愛與成長。因為書中用純樸真摯文字,鮮活細膩地描繪出荳荳的純真,與這所小學獨樹一格的教育方式。這本
Thumbnail
2020/10/21
《窗邊的小荳荳》(日語: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是日本著名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黑柳徹子所著的自傳隨筆集。其內容是描述作者(主角荳荳)在被傳統教育的排斥下,來到了一間校風自由、多元小學「巴氏學園」中,所經歷的愛與成長。因為書中用純樸真摯文字,鮮活細膩地描繪出荳荳的純真,與這所小學獨樹一格的教育方式。這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台灣是個海島型國家,每個人都要建立自己的國際觀,這會是未來的競爭力,雖然我不敢說自己有非常好的國際觀,但個人認為有四個面向:語言是建立國際觀的敲門磚、了解並尊重異國文化、嘗試探索與創造、懂得分享就越懂得同理、認識自己,每個人都能成為台灣的驕傲。
Thumbnail
台灣是個海島型國家,每個人都要建立自己的國際觀,這會是未來的競爭力,雖然我不敢說自己有非常好的國際觀,但個人認為有四個面向:語言是建立國際觀的敲門磚、了解並尊重異國文化、嘗試探索與創造、懂得分享就越懂得同理、認識自己,每個人都能成為台灣的驕傲。
Thumbnail
台灣民眾的外語在國際排行表現不算亮麗,脫離首善之都的台北則更明顯。我覺得以外國觀光客的視點,在台灣用英文溝通的難度,跟在日本與南韓郊區用英文溝通一樣不容易。一是台灣人腔調難懂,二是多數人畢業就把外語技能「還給學校」。最根本的是我們所學的無法學以致用。若你真想學好外語,一定要看破在學教育與自己的盲點!
Thumbnail
台灣民眾的外語在國際排行表現不算亮麗,脫離首善之都的台北則更明顯。我覺得以外國觀光客的視點,在台灣用英文溝通的難度,跟在日本與南韓郊區用英文溝通一樣不容易。一是台灣人腔調難懂,二是多數人畢業就把外語技能「還給學校」。最根本的是我們所學的無法學以致用。若你真想學好外語,一定要看破在學教育與自己的盲點!
Thumbnail
「可以找口音純正的嗎?」 最近,一位老師收到學生的回饋,希望之後可以邀請口音純正的分享者。 ⠀⠀ 我們將這個事件分享給各地的老師,詢問老師們會怎麼面對這樣子的情境,收到了很多很用心的回覆。 ⠀
Thumbnail
「可以找口音純正的嗎?」 最近,一位老師收到學生的回饋,希望之後可以邀請口音純正的分享者。 ⠀⠀ 我們將這個事件分享給各地的老師,詢問老師們會怎麼面對這樣子的情境,收到了很多很用心的回覆。 ⠀
Thumbnail
/本文為podcast播講原稿,收聽對象為中國聽眾/ 歡迎收聽散文5分鐘,我是憶裳思思。結束了本季的播講,照例,來跟大家閒聊一個話題。前幾天在試音時,試到一個單子要求要用"台灣腔"來演播,我就想到在小紅書或抖音上有一些模仿台灣腔的教學,常常下面就會看到一片台灣人的留言說:台灣人講話才不是這樣子咧 也
Thumbnail
/本文為podcast播講原稿,收聽對象為中國聽眾/ 歡迎收聽散文5分鐘,我是憶裳思思。結束了本季的播講,照例,來跟大家閒聊一個話題。前幾天在試音時,試到一個單子要求要用"台灣腔"來演播,我就想到在小紅書或抖音上有一些模仿台灣腔的教學,常常下面就會看到一片台灣人的留言說:台灣人講話才不是這樣子咧 也
Thumbnail
學英語在台灣一向是一個全民運動,孩子從小就要學英語才不會輸在起跑點,成人也要學英語,因為沒有好聽的口音或是英語沒講好會被別人看不起。 用一個生活中的故事分享我對於學英語的想法。 最近我帶先生去診所回診,看他上週的抽血報告。 ⁡ ⁡ ⁡ 英語系不代表英語就很厲害 ⁡ ⁡ ⁡ ⁡ ⁡ 我們下次見~
Thumbnail
學英語在台灣一向是一個全民運動,孩子從小就要學英語才不會輸在起跑點,成人也要學英語,因為沒有好聽的口音或是英語沒講好會被別人看不起。 用一個生活中的故事分享我對於學英語的想法。 最近我帶先生去診所回診,看他上週的抽血報告。 ⁡ ⁡ ⁡ 英語系不代表英語就很厲害 ⁡ ⁡ ⁡ ⁡ ⁡ 我們下次見~
Thumbnail
很多人都在學英文,但第二外語學習,很容易被母語 (第一語言) 影響,到底說英文有口音,有沒有關係,會不會造成不一樣的觀感呢? 
Thumbnail
很多人都在學英文,但第二外語學習,很容易被母語 (第一語言) 影響,到底說英文有口音,有沒有關係,會不會造成不一樣的觀感呢? 
Thumbnail
「這人發音好像外國人喔,英文應該很好」這樣的想法,在我學英文的歷程上,時不時會閃現在我腦海,這句話的另一層意義就是:「我也想講出一口外國腔的英文。」在更深一點的意義是:「這好像從小就要有環境培養,我應該沒機會擁有這樣的口音了。」 然後,生命總是在轉彎處為你指路,某天我去看牙醫,讀到這裡......
Thumbnail
「這人發音好像外國人喔,英文應該很好」這樣的想法,在我學英文的歷程上,時不時會閃現在我腦海,這句話的另一層意義就是:「我也想講出一口外國腔的英文。」在更深一點的意義是:「這好像從小就要有環境培養,我應該沒機會擁有這樣的口音了。」 然後,生命總是在轉彎處為你指路,某天我去看牙醫,讀到這裡......
Thumbnail
Express your opinions without hesitations. 你是否曾經在學習英文口說的同時,因為自己的濃厚的台灣腔而不敢開口? 這是許多台灣人常見的迷思。現今社會給予普遍大眾的觀念是要求我們以追求完美的美式或是英式口音做為目標學習,換句話說,英文口說的成敗與否相對地不再
Thumbnail
Express your opinions without hesitations. 你是否曾經在學習英文口說的同時,因為自己的濃厚的台灣腔而不敢開口? 這是許多台灣人常見的迷思。現今社會給予普遍大眾的觀念是要求我們以追求完美的美式或是英式口音做為目標學習,換句話說,英文口說的成敗與否相對地不再
Thumbnail
面對溝通時,多數人會無法理解,為什麼明明我們都會華語,你卻偏偏要講母語?為什麼我們要浪費時間在翻譯你的母語上?久而久之,這種壓力就會迫使人們放棄使用母語的權利。
Thumbnail
面對溝通時,多數人會無法理解,為什麼明明我們都會華語,你卻偏偏要講母語?為什麼我們要浪費時間在翻譯你的母語上?久而久之,這種壓力就會迫使人們放棄使用母語的權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