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五年又從 MBA 畢業以後,與類似年紀和背景的朋友相聊,以及從社群網站的貼文,竟然開始有不少我認為職場表現最優秀、名校大公司升遷順利的同儕,不約而同的提到:自己從生活以及工作中,找不到成就感與目標。
才三十出頭,傳統上被認為是在職場有些積累,正要大展身手的時間,卻沒有想到這種「pre中年危機」的症候群,會這麼早在我的身邊出現。
我終於正式體認到:職業倦怠潮來了。
職場探索後的高原期
我相信在往後的人生中,職業倦怠可能還會一波一波的襲來。但在我有限的朋友圈裡面,大部分第一波的職業倦怠,普遍發生於進入職場五到七年。
在這個時間點,許多尤其是認真探索職涯的人,對於自己所在的職場已經建立的基本的認知:幾點起床、工作要加班到幾點、做什麼事情,賺多少錢,甚至連現在跳槽會經歷什麼都一清二楚。然而,這樣看似清楚敏銳的職場視野,也造成了新鮮感不足,而缺乏對未來的想望。
在初入職場時,我永遠記得第一次薪水入帳的時刻,幻想著我可以拿這筆錢去買那些,從前像是在玻璃窗外幻想的東西。從前在 101 樓下超市買蘋果的我,終於走上 101 蘋果專賣店換一台 Mac。騎腳踏車上學的我,可以憑自己的力量買一台... gogoro?第一次出差時跳上計程車,老闆帥氣地說要去桃園,我原本以為要去桃園機場,結果是去客戶在龜山工業區的工廠。但花公費去桃園也當作出差旅遊我仍樂此不疲。第一次帶實習生,第一次尾牙主持、第一次升職... 每一次都是重新體驗,給了我們在職場中平步青雲直線發展的想像。
「二十幾歲就就名校畢業進大公司年薪 XX 萬」這種安慰到三十幾歲就沒這麼好用啦
可惜這些第一次,在職場上升期過後都不復存在。於是我們從菜鳥變成... 如果有無限自信的人會說自己是老鳥,但我們可能在業界什麼都不是,就只是不那麼單純可愛的普通的鳥。初入職場的新進光環終於完全退去,我們開始面臨真實的挑戰。
也許公司與社會在物質上對我們更好了。掛了一個 Manager 、到全球各地出差,領著相對新鮮人優渥的薪水。但是職業上的重複,很難帶來真實的成就感。當我在五星級飯店裡加班時,想的不是那些出入的富麗堂皇與遠在他鄉的興奮,而是這次的報告跟我三年前做的究竟有什麼不一樣。而我三年後是不是也在作著一樣的 slide ,挨客戶一樣的罵?
人都是為希望而活,因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
(我猜應該有名人說過這種看起來很有道理的雞湯名言,但其實根本想不起來。所以我去 google 果然查到了。這句是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裡面講的。Bingo.)
突破現狀的困難
在這個階段的職場工作者,也許初任主管職,或是成了整個專案的負責人。從前只要把自己工作範圍顧好,現在整天被說要有 overall picture 。工作突然增強,這個變化與其說帶來新的挑戰,不如說那些從前沒想過的職場阻力都來了。老闆預設在這個職位的人應該要全心奉獻,同事也意識到資源上的競爭、業界獵頭也開始覺得有幾年經驗了,怎麼什麼技能都不會呢?
工作之餘,如果過度專注職場,甚至後院也開始著火了:與父母的相處問題和健康問題、與伴侶的下一步計畫,或是沒有伴侶的求偶計畫,或是要不要決心踏入婚姻與生育這條不歸路等等。25歲專心一意幫公司賣命的心態,幾年後這把火苗也燒得差不多。還沒找到下一把火苗,反而開始厭世了。
配一些意味不明的圖,以利於讓這篇文章看起來更像雞湯文。Source
與負能量的加速程度相比,物質上的成長卻遠遠不足滿足我們對「成功人士」的期待。我們知道社會對於一個年輕有為的主管是怎麼期待的,還不就好聽的頭銜和名車洋房?但我們完全清楚目前的待遇,對於輕鬆負擔這些奢侈品的距離有多少。除了抱怨台灣職場,在台灣以外的地方並不好多少,帳面上的高薪在中國、日本、東南亞、美國都各有各的困難。
為什麼來得這麼早?
我身邊許多在台灣或鄰近國家,努力工作幾年終於累積資歷與儲蓄才出國的同學,在歐美找到工作後,終於開始出現職場高原期。也明白如果少了「出國」這個目標,也許這份倦怠會出現得更早。
我嘗試理解這些平常用來形容中年危機的敘述,為什麼才 30 歲,早十幾年就開始出現了?以下有些自己的臆測:
第一是婚姻與生育的普遍缺席:中年危機是踏入了深淵以後無法自拔的無力,而 Pre 中年危機是看到這些危機,決定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採用預防性治療的人們提早面臨的問題。傳統 30-40 歲正是一個個寶寶接連誕生,導致工作 + 換尿布夾雜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刻,而如今選擇回頭專注在個人的生活時,在工作中找不到成就感的倦怠就更為強烈。
第二是產業的機會不足。目前社會留給 30 歲出頭的機會本來不多。尤其是如今許多產業趨於穩定的狀況下,如果連老闆都沒有戰場,何況交付什麼重要任務給五年經驗的要熟不熟的年輕人。除了自己創業打拼出來的青年領袖以外,在一般的企業上班工作,突破自己的職級而創造價值並不容易。
第三是資訊與物質的富庶。只要不要想買房生小孩,現在的薪水也足以出國玩吃大餐買名牌包,過得也挺滋潤的?要真的有什麼工作上有趣的挑戰, google 一下我也變得全知了,順便把這份工作這個產業做五年會遇到什麼都查過了。看起來似乎也挺無聊的?
有趣的是,國外 MBA 普遍就是給工作三到六年的人念的。這代表也許全世界的這個世代都面臨著一樣的挑戰。因此每個學校聚集了幾百個平均 28 歲,為自己的職涯尋求下一份出路的人。
MBA 是個解藥嗎?以我的經驗來說,經過第一年的實習轉換角色,包括我的許多同學終於了解轉行面臨隔行如隔山的困境。而 MBA 確實提供了一劑藥方,但這帖藥有沒有效,大多還是取決於服藥的我們,是不是對於職場仍然有信仰,相不相信這個世界仍然有值得我們賣命的工作。
25歲死到75歲才埋葬—可怕的是,現在都活不只75歲,行屍走肉超過50年啦!
所以有沒有標準解法?
在外國職場其實常常聽到 Burnout 這個字,把這件事情視為稀鬆平常。甚至也有同事跟老闆承認自己 burnout 需要休息,一點也不擔心別人認為自己「抗壓性不足」。但是我感覺身邊的朋友面臨的困境,與俗稱的 burnout 似乎有點不同。
Burnout 聽起來像是暫時性的症狀,好似蠟燭一時燒完了還是電池沒電了,放個長假、換個老闆、換個工作、甚至換個想法充個電就可以解決了。也許是民族文化不一樣,職業倦怠反而比較接近大前研一所說的「低慾望社會」,是一個長期性對於自己人生「卡住」的無力感,對於不管是升官發財還是擴大影響力,世俗或不世俗的追求都失去了動力。
我很想像那些刊在
職場雜誌或是
HBR的文章一樣,輕鬆自若的談論那些公司人資會提供的標準答案。然而這些事不關己的解法,大部分人看了應該只會更無力。但我還是努力想找尋一個可能的答案與解法。下一篇,我們再來討論我認為可能有助於舒緩職業倦怠,自己的小偏方。
你身邊的朋友也有這些 pre 中年危機的徵兆嗎?歡迎留言討論!而寫作不免俗的也會有倦怠,所以什麼時候會有下一篇也開始佛系了起來,如果讀者有興趣的話,也歡迎留言敲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