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職場症狀,甚至會懷疑是不是年紀到了的關係,還是正處於職場的倦怠期,對於甚麼事都提不太起勁。這裡說的並不是單純的不想工作,也沒有特別厭惡工作,就是打從心底產生的一種停滯感。
過去對於新的事件或者新的專案,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期待感,或是上緊發條的心態,但這種感受慢慢地開始降低,有點像是工作來甚麼就做甚麼的標準程序,對於新的刺激不再這麼有興趣。
有些專家說,這是工作太久的疲憊,需要好好的去放假再回來。也有人說這是對於職涯目標不明確,才會產生無所適從的結果。
但我們知道打從心底的感受,這兩項標準來評估,都不夠貼切。
比較像是對於工作內容實在太過熟悉,包括市場的變化已經不會再感到驚喜,任何的變動似乎都在預期之中,反正把戲再怎麼變也就那樣,對於這些變動不再容易產生波瀾,面對職場也很難有期待與熱情。
對於這個狀況,還能再說是職場倦怠嗎?
還是單純的需要好好休假?
休假回來,就能重新上好發條,回到最初的狀態嗎?
或許年輕時期的我們可以透過休假、轉職,調整狀態,但對於職場方向明確的我們,起不了明顯的作用。
我們失去的,是職場對於人生目標的動機,以及可以達成目的的可能性。
每天準時工作為的是甚麼?
這種餓不死也富不了的薪水,免強能付付房貸、維持生活品質,但對於未來的規劃終究使不上力。期待加薪,幾千塊的幅度,能改變甚麼?
最後大概只剩下加薪當下的短暫愉悅感,其他人生的規劃與退休目標,沒有一個看的到實現的可能性。當一切看似都很難實現時,不自覺的就會對於任何刺激不再有感受,反正,再怎樣,也就是這樣。
職場工作的屬性內容,已經定調這輩子在職場上能賺進多少錢,若身處在產值極低的產業,再努力,也就是這樣。
當意識到這一點時,該考慮的是如何跳脫現有的環境,找到更有含金量的環境去創造收入。有時候也不需要轉職,用兼職的方式讓自己去習慣不同的產業,嘗試不同的工作項目,才有達到目標的可行性。
目標明確,成功的可能性出現了,就能找到一點再努力的動機。
人就是這樣,一旦看不見希望,就會產生厭世感。而有成功的可能時,比較容易義無反顧地往前衝,這就是傳直銷跟金融詐騙善用的人性心態,讓你覺得成功就在眼前、唾手可得。
但實際上是必須透過努力跟市場判斷,一步一步的找到最有可能獲益的環境。反過來舉例,你會買正在下跌的股票,還是正在上漲的台積電?
身處在下滑的產業,只能趕緊離開,能夠獲利的公司,才能給出更好的待遇跟機會。每個人的技能,也應該隨市場產業的變化去更新狀態,才能創造更好的競爭力,才對得起自己的努力。
新書上市《沒名片,你就是招牌》全通路熱銷中。
MOMO購物網 https://lihi3.cc/hj5WV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gorgeousI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