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失落感來自一開始就弄錯了

先前在學校修數據分析與資料處理的課,這堂林業資料處理的柳老師在大家操作SPSS的時候問台下四年級的準畢業生們,知不知道大四和碩士班的差別
有人回答起薪不同;有人說是現在社會找工作的入場券;有人覺得大學的內容沒用,研究所比較專業,當然,因為是臺灣的學生,多數人保持沉默不互動。
老師認為,碩士學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清楚世界,學士班則是沒辦法看得那麼遠。研究所學生透過教授看到各種研究成果,尤其是最新的研究,學生待在專家(教授)旁邊研讀共識或歧見,如此進行研究與思辯,才是研究所的真正用意。
各路學者發表文章,據理展現研究成果,但各個結論與見解之間卻會有矛盾之處,這時候碩士班學生就會找到論文的切入點,進一步的設計研究並予以證明。
一般人現在依然認為,大學是通才教育,研究所是菁英教育,可現在的大學教育目標和實際的情況不太同調,在我看來,以大學四年的生活型態與課程規劃,畢業生缺乏專業,也很難是位通才,而且職場上要的是即戰力而非軟實力,因此雙方就認為只是大學畢業還不夠。假如將職場新鮮人大致分成四種來看:
  1. 優秀學生-碩士畢業
  2. 普通學生-碩士畢業
  3. 優秀學生-大學畢業
  4. 普通學生-大學畢業
無論是家人的期待或自我要求,假如比較優秀的學生會向上讀研究所以追求更好的成就,那第三種人的比重就會很少(當然我相信很少有優秀學士畢業就去職場上,通常會讀研究所或考國營和公職),當這些碩士畢業生在職場上和普通的大學畢業生相比,必然會讓人覺得"碩士比較優秀"
《教育應該不一樣》早在多年前點出教育體制的各種缺憾,一直以來,無數的學生仍然誤解了讀書的用意。以臺灣思維進行歐美高教模式,結果看來就是四不像,學生只好繼續讀研究所以補足職場上的需求。
臺灣教育體系存在很大問題,大學畢業成為四不像的通才,難道研究所畢業就變菁英?
許多人碩士畢業後,認為讀研究所是必要的過程,學歷也是起薪和職場升遷的關鍵,他們說的沒錯,也是事實。
然而,我有很大的疑問,難道研究所做的研究不能在大四進行,碩一卻可以?大學四年能做的事情很多,只要有心也可以培養軟實力和產業鏈的見識,為何將這些任務帶到研究所階段完成,功成名就後,再向大學生說讀碩士的重要性?
假如從後段大學考到前段研究所,不提大學階段的啟發與重要性,反而歌頌碩士經歷,豈不隱惡揚善
我不是看低或嘲諷這些人,也不是反對他們對於進修的看法,而是覺得大家似乎沒有思考這個疑點,就好比有一位中年男士,他在健身重訓2年之後感到體態改善,因為覺得重訓讓他更健康了,所以向友人分享這件事情的好處。重訓的過程伴隨健康的作息與飲食,對於其他人,這些早就可以做了,何必中年才開始。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培養良好習慣,學習新知,這種事情非常簡單,本來就應該進行,大家卻仍然以階級與身分來看人,認為需要經過某個階段才能證明一個人的能力,寧可看包裝而不想辦法探其內涵,結果就讓取巧的人有了欺瞞的機會。
研究所大學化,大學高中化,最好想辦法靠自己找出活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