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11/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新冠疫情對都市生活的影響

    隨著新冠病毒在2月開始肆虐全球後,人們的都市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從紐約地鐵115年來首次停止24小時營運、到世界各地出現的封路潮、又或是歐洲單車銷售量暴增引發大缺貨等。
    以上這些案例都顯示出新冠疫情對全球各地的大都會造成了劇烈的影響,所出現的新生活習慣也讓我們有些機會檢視都市的現狀,甚至窺探未來的都市生活。

    將空間還給行人!美國各地出現封路潮

    打開 Google Maps 將視角轉到美國各大城市,像是西雅圖、紐約、舊金山等地區都會看到許多藍白相間的短線出現在街道上,上方還有一個行人標誌,這就是自疫情開始爆發後所開始風行全美的 Open Streets (開放街道)設計,最初的用意是將街道封鎖,禁止車子進入,創造空間讓人們方便保持保持社交距離。
    不過隨著各地 Open Streets 的實行時間越來越長,Open Streets 的優點開始顯現。各地的Open Streets 周邊的店家生意開始變好,人潮開始聚集,原本吵雜的車道成了人們運動休閒的好去處。
    像是以西雅圖(Stay Healthy Streets)為例,完整的 Open Streets 道路網讓人們更加願意騎行自行車,自行車的使用率大大提高,也因為 Open Streets 帶來了許多好處,西雅圖政府也有意要將部分 Open Streets 轉為永久性開放,西雅圖市長也表示希望可以整合成一系列計畫,透過這次機會改變都市的交通型態,像是將紅綠燈時長配合 Open Streets 進行設計,讓行人以及自行車騎士有更多時間可以通行,吸引人們使用步行或騎行移動。

    不想搭大眾運輸,歐洲自行車賣到缺貨

    疫情期間,世界各地的大眾運輸載客量大量減少,民眾為了避免進入密閉空間而捨棄大眾運輸成了這段期間的獨特現象,不過捨棄大眾運輸後有要選擇什麼交通方式呢?這就是目前歐洲許多城市面臨的困境。除了大眾運輸以外的交通選擇,除了步行大概也只剩開車和騎車,不過歐洲許多城市的道路容量不足以容納更多的車子,若民眾大量由大眾運輸轉為開車代步,城市的交通壓力會大幅升高,因此歐洲政府拚了命的也要鼓勵這些「運輸難民」使用自行車或步行作為取代大眾運輸的代步工具。
    以巴黎為例,政府砸了數億歐元建設自行車道,並且在疫情期間加碼自行車補助方案,這些措施讓法國自行車業者的銷售量攀升,數據顯示法國運動器材商Go Sport的單車銷售額成長了超過300%。

    改變現狀的機會

    以上這些例子都顯示出為因應新冠疫情,城市所做出的對策其實是帶來許多好處的,有數據顯示疫情爆發後紐約的交通車流下降了60%,而行人數量只有少量減少,因此本次疫情提供了許多改變城市現狀的機會,許多原本實行上很困難的計畫,透過這次的疫情在現實中得到了運用,而就結果來看是非常好的,不管是車流下降、行人增加、又或者是自行車道長度上升、自行車數量暴增,這些現象讓城市有了更多新的活力也讓城市朝著更乾淨、更安全、更友善的方向前進。
    雖然台灣在本次疫情受到的影響較小,沒有辦法透過這次的疫情改變台灣的都市現狀,不過現在許多國家針對城市所做的實驗計畫都有許多好的結果,台灣是否也該重新思考現在的都市現狀是否合理,又或者是趁著這個機會向他國學習呢?
    參考資料:
    5. SFMTA
    責任編輯:戴偉程 核稿編輯:廖羿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