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我的選擇我高興(三):努力追求想要的答案,是人類的本能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曾經有段時間,經濟學等學科會假設每個人都是個「理性主體」(rational agent),可以理性地蒐集資訊,結合自己的喜好,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決策。但越來越多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大腦一點也不理性,在推理過程中會努力蒐集自己喜歡的資訊,在偏差的資訊累積下,來達到自己喜歡(desired)的結論。
這些論述裡,最有名、累積許多相關研究的,是「動機性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簡單說就是,我們會按照我們的偏好、期待、渴望,去蒐集資料或忽視資料,在一連串有偏差的「認知微過程」(cognitive microprocesses)裡,接近、打造、評估,形成我們的信念與價值體系。
本圖取自Canva
這類假說,常上網看文章的人應該都看過。不過,這時又會跑出「優於平均效應」(above-average effect),如果詢問「你覺得你的理性程度是否在平均值之上」,絕大多數人都會回答 “YES”!很少人會承認自己的理性程度是低於平均值。大部分人看到這些認知偏誤的假說,會認為「那是出現在別人、別種人、別國人、別的黨派的人」,我(們)才不會犯這種錯誤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5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陳豐偉編譯社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5K會員
497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豐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認知失調」是Festinger在1957年提出的創見,是二十世紀心理學領域影響力最大的理論,引發數千篇相關的科學文獻。簡言之,如果兩個有相關的認知是不一致的,就會造成心理上的不適感(uncomfortable)。當事人為了減少認知不協調,會嘗試避免接觸到某些訊息,或嘗試改變自己對某些事物的認知。
人類大腦往往是先做了決定,再找理由來解釋。人類有個擅長說故事的大腦,要為自己的行為編出一套理論並不難。心理學家發現,人類大腦會傾向為自己的選擇辯護,也會喜歡尋找、閱讀跟自己相同立場的資訊。這叫做「選擇性接觸假說」(selective exposure theory)。
外貌姣好的人是少數。如果相貌普通或中上,可以「勤能補拙」嗎?還是有機會。假設很好看跟很普通的兩個人,其他外在條件都一樣,依據第一篇所說的「單純曝光效應」,相貌普通的人,如果在身邊常常出現,好感度還是有可能持續增加。漂亮、英俊的人,可能第一眼就有好感。相貌普通的人,多接觸幾次,熟悉了,也可能變成選項。
常出現在你眼前的明星,你會傾向相信他。常出現在你眼前的廣告(如「麥當勞」),你會傾向信任、覺得好吃。常出現在你眼前的網紅,你在第一時間會傾向相信他說的話。常出現在你眼前的政治人物,你會比較容易接受他(所以如果「同溫層」常分享的政治人物,你也會跟著覺得這個人OK)。所以這也就難怪,許多人搶著要成為名人
從推特、臉書風行以來,許多心理學家與資料科學家不斷做各種研究,看是否能從人類的網路行為,來預測這個人的智能、社經地位、工作、人格特質、政治傾向與宗教。最近八月底剛發表的研究則說,藉由人工智慧的分析能力,我們可以從社交網站上的行為模式,預測某個人的人格特質與心理狀態。
「認知失調」是Festinger在1957年提出的創見,是二十世紀心理學領域影響力最大的理論,引發數千篇相關的科學文獻。簡言之,如果兩個有相關的認知是不一致的,就會造成心理上的不適感(uncomfortable)。當事人為了減少認知不協調,會嘗試避免接觸到某些訊息,或嘗試改變自己對某些事物的認知。
人類大腦往往是先做了決定,再找理由來解釋。人類有個擅長說故事的大腦,要為自己的行為編出一套理論並不難。心理學家發現,人類大腦會傾向為自己的選擇辯護,也會喜歡尋找、閱讀跟自己相同立場的資訊。這叫做「選擇性接觸假說」(selective exposure theory)。
外貌姣好的人是少數。如果相貌普通或中上,可以「勤能補拙」嗎?還是有機會。假設很好看跟很普通的兩個人,其他外在條件都一樣,依據第一篇所說的「單純曝光效應」,相貌普通的人,如果在身邊常常出現,好感度還是有可能持續增加。漂亮、英俊的人,可能第一眼就有好感。相貌普通的人,多接觸幾次,熟悉了,也可能變成選項。
常出現在你眼前的明星,你會傾向相信他。常出現在你眼前的廣告(如「麥當勞」),你會傾向信任、覺得好吃。常出現在你眼前的網紅,你在第一時間會傾向相信他說的話。常出現在你眼前的政治人物,你會比較容易接受他(所以如果「同溫層」常分享的政治人物,你也會跟著覺得這個人OK)。所以這也就難怪,許多人搶著要成為名人
從推特、臉書風行以來,許多心理學家與資料科學家不斷做各種研究,看是否能從人類的網路行為,來預測這個人的智能、社經地位、工作、人格特質、政治傾向與宗教。最近八月底剛發表的研究則說,藉由人工智慧的分析能力,我們可以從社交網站上的行為模式,預測某個人的人格特質與心理狀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德雷福斯對這樣先驗理由並不買帳,他認為我們應該要問:「什麼是理性?」,去思考是「理性是必須的」還是「理性應該要是必須的」。也就是說,在實踐活動中,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做那些判斷。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將經驗體驗為包含有概念內容。去說理性瀰漫於這些活動之中,是一種理性主義者為其添加上去的「哲學責任」。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人的情緒大略可分成喜怒哀懼憫。基本上,我的想法是人的一切行事動力,都是為解決自己的情緒反應而來,而人為了應付情緒產生的反應,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外在行為,一連串的行為累積,就是我們的人格表現。 情緒,而非理性,是帶動我們一切行為的動力,理性只是要滿足或解決情緒反應的必需工具。
  詹姆士(William James)相信,整個哲學史很大程度上是幾種不同人類氣質衝突的歷史。這些由氣質帶來的偏見往往比那些理由還要強烈,哲學家想要一個適合他氣質的宇宙,並且去相信那些是和他氣質的證據。當他遇到氣質與他相反的人時,無論對方有多強的辯論能力,他都會打從心底相信對方是哲學的門外漢。
判斷力通常是決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評估和理解信息的能力。
1.感受「非科學家心態」 你認為一個人性格的產生,是天生的基因註定,還是後天的人為、環境等因素所致呢?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偏見(bias)在字典中指的是「因為允許個人意見影響判斷,而以不公平方式去支持或反對特定人事物的行為。」又可以分為「有意識的偏見」(也稱為「顯性偏見」)與「無意識偏見」,其中,無意識偏見潛藏在個人價值觀與信念中,平常我們不會察覺,卻影響著我們做出日常行為、決策與情緒。
〈理應外合:「理性」如何在實踐的邏輯中被推展開來〉
Thumbnail
  德雷福斯對這樣先驗理由並不買帳,他認為我們應該要問:「什麼是理性?」,去思考是「理性是必須的」還是「理性應該要是必須的」。也就是說,在實踐活動中,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做那些判斷。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將經驗體驗為包含有概念內容。去說理性瀰漫於這些活動之中,是一種理性主義者為其添加上去的「哲學責任」。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人的情緒大略可分成喜怒哀懼憫。基本上,我的想法是人的一切行事動力,都是為解決自己的情緒反應而來,而人為了應付情緒產生的反應,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外在行為,一連串的行為累積,就是我們的人格表現。 情緒,而非理性,是帶動我們一切行為的動力,理性只是要滿足或解決情緒反應的必需工具。
  詹姆士(William James)相信,整個哲學史很大程度上是幾種不同人類氣質衝突的歷史。這些由氣質帶來的偏見往往比那些理由還要強烈,哲學家想要一個適合他氣質的宇宙,並且去相信那些是和他氣質的證據。當他遇到氣質與他相反的人時,無論對方有多強的辯論能力,他都會打從心底相信對方是哲學的門外漢。
判斷力通常是決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評估和理解信息的能力。
1.感受「非科學家心態」 你認為一個人性格的產生,是天生的基因註定,還是後天的人為、環境等因素所致呢?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偏見(bias)在字典中指的是「因為允許個人意見影響判斷,而以不公平方式去支持或反對特定人事物的行為。」又可以分為「有意識的偏見」(也稱為「顯性偏見」)與「無意識偏見」,其中,無意識偏見潛藏在個人價值觀與信念中,平常我們不會察覺,卻影響著我們做出日常行為、決策與情緒。
〈理應外合:「理性」如何在實踐的邏輯中被推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