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我的想法會排隊,不把排在前面的先解決掉,後面的就不願意出來,究竟卡在我腦袋裡的是什麼呢?
這陣子我看了好幾本有關於思考偏誤、行為心理學相關的書籍,如:《不當決策》、《思考外包的陷阱》、《心態致勝》、《影響力》等等,書中講述了許多人性偏誤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思緒、決策,剛開始看,我覺得獨立思考好重要,免得被他人影響而不自知,但看到後面,我突然疑惑什麼叫做獨立思考?
光從字面上來看,我認為是:「有自己的一套思考方式、並產生擁有自己的獨特觀點。」,然而什麼叫做獨特觀點?人類從小到大都是由外界資訊餵養長大,每個人想法不同並非獨立思考,而是因為每個人接收到的資訊不同,交錯成為獨一無二的資訊容器,其產生出的「想法」究竟是自己的思想,還是只是外界的「綜合濃縮資訊」?
好比說我前期剛開始看思想類的書,認為獨立思考好重要,這樣的想法是來自於書本,是轉移他人想法到自己腦袋中,並非我自己產生,仔細思考之後,發現我們大多數都是這樣接收他人想法,經由各種人性偏誤的影響,到後來還會以為是自己的想法,我不禁想著,這世界上真的有所謂的「獨立思考」嗎?
我認為思想大致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本能性思考,一種是反直覺的、也就是理性思考,本能性思考充滿著各種偏誤(確認偏誤、倖存者偏誤、光環效應、社會認同原理...等等),與之相反的,就是盡可能在避開偏誤、暗示等狀況下進行的理性思考,人類的本能可以促使自己在世界上活下去,而理性思考可以讓自己活得好,那這跟獨立思考有什麼關係?
老實說,沒有關係,只是因為我從這兩種思考類型裡面,都找不到可以獨立進行的方式,不管是本能或是反直覺的理性,我們幾乎都是外來資訊的接收者,畢竟沒有一個人類從一出生就告訴爸媽:「嘿,我知道很多你不知道的事。」
成甲在《精準學習》提到:「世界上20%的知識比80%的知識更有用。」,我自己解讀是因為在人類的共識之外,絕大部分的人是無力提出全新概念的,比較能做到的,是原有概念用新語言重新包裝,或是在原有基礎上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感覺就像是新的一般(就像我現在在做的)。
也就是說,世界上並沒有「獨立思考」,基本上我們每個人的想法都是構築在他人的思想上,互相交織並產生反應。
觀察人們有哪些想法行為
人的每個想法可看做一個個的原子,觀察人們與自己的每一個行為、邏輯思維,看各個原子是如何交錯堆疊,這個階段會找與自己相近的,下意識排斥與自己相悖的原子。
組裝是將想法轉換成行為
就像是積木一樣,不同的想法原子會組裝出不同行為樣貌的分子化合物,在有自主意識之前,我們就已接受到外界刺激組裝出第一批的行為化合物,且活著的每一天都會不斷接收到各種想法原子,包含你現在也是。
進到我們的腦中的想法原子,有的理性、有的本能,端看撫育我們成長的環境充斥著什麼原子,而這些都是不知不覺中進行,卻不見得是你想要的,這也是為什麼覺察很重要,當我們無法辨認自己有什麼想法原子,也就無法分解排除不要的原子。
批判是為了去蕪存菁
因此我們需要使用黃金圈理論的「Why、How、What」,拆解外界的想法原子與行為化合物,為什麼他要這樣做?為什麼誰不那樣做?找出背後的涵義,才能挑出適合且需要的想法原子留存於我們的腦中。
每個人都有這三部分能力,不過能力值的分佈可能不大一樣,大部分人善於觀察、有些善於組裝、少數善於批判,不過還有一個是最重要的元素,卻不一定每個人都有,那就是—
重新組裝出獨特的創意
想法原子經過批判的去蕪存菁之後,若經過重新組裝,就有可能組裝出全新分子與化合物,這就是新創、創意的來源。
接收者、學習者通常走到批判就停止了,唯有創造者、創新教學者才會進展到重新組裝的階段,有些人以為只要組裝就可以有成就,看到別人賣傘會賺、就跟著賣傘,時間一拉長,少了批判的人就容易從商業中掉隊,但即使有了批判、卻沒有重新組裝、也無法拉出護城河,走出自己獨特的路,我想這也能解釋為何即便是資訊高度流通的現代,人們展現出的成就差距仍如此之大。
呼,寫完有種暢快感,因為寫文的同時也在爬梳自己的腦袋,把卡在腦中凌亂的思路給重整了一番,剛認知到世界上沒有所謂的獨立思考時,不禁有點茫然,原因之一是我一直認為閱讀有益於培養獨立思考,一下子這個認知「砰」的一聲崩塌了,讓我重新思考著:「閱讀與思考的用意到底是什麼?」
現在整理完我也就理解了,閱讀是為了增加想法原子的資料庫,而思考是為了增進批判能力,進而使我們走到重新組裝的階段,為自己的人生多開一些選項,這也是為何許多老師們倡導不只要閱讀輸入、更要試著輸出的原因之一。
每個人的想法都不獨特,獨特的是在於批判及重新組裝,因此昨天開了「閱讀塗鴉實驗室」粉專,期待與大家一起批判與組裝出獨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