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5|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書評】擺脫低效學習?這本直接教你怎麼學習:成甲《精準學習》_上篇

只有能夠改變你行動的資訊才是知識
只有能夠改變你行動的資訊才是知識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 成甲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17/08/01 看了好多書卻不知道怎麼運用? 在資訊氾濫的時代,你必須更自覺「學習的本質」。 今天介紹的書《精準學習》就是要來教教大家,如何好好「學習」。 首先,先來講講作者成甲。他是誰呢? 除了書封上偌大的標題寫著「中國最會學習的人」之外,我們好像無從獲得更多資訊。 那來說說羅振宇的《得到》APP,這個標榜中國最優質的知識服務商,簡單來說,就是個知識輸出工廠。而成甲,就是這個工廠內的一名知識製造者。
成甲本業是做景觀設計諮詢,也就是旅遊景觀的設計與行銷策劃。由於平日的工作業務廣泛,造就成甲擅長利用銳利的眼光分析複雜的事物表象。因緣際會下,成甲應邀加入《得到》團隊,推出最受歡迎的說書系列,一舉爆紅。 究竟成甲的課程有著什麼樣的魅力?他又是如何利用自身優勢打造這款爆紅產品呢? 由於本書的知識點太多,所以今天就先以(上篇)做簡單介紹。 以下我會分二大部分介紹, 第一,何謂「臨界知識」? 第二,有效學習的方法有哪些? l 何謂「臨界知識」? 在講「臨界知識」之前,我們先要知道什麼是「知識」? 根據成甲在書中的定義「知識」指的是能改變你行動的資訊。 也就是說,你吸取了很多資訊,而這些資訊能夠進一步幫你解決某些問題或是讓你學會執行某些行動,這就是「知識」。反之,當你獲取很多資訊,但這些資訊未能讓你付諸行動,或是解決困境,那麼這些資訊就只是資訊,不是你的知識。 好了,現在你知道什麼是知識後,我們來談談什麼是「臨界知識」? 臨界知識這個概念其實是套用了核子物理學中的一部分,就是「臨界質量」,指的是要產生和爆炸之前,需要突破一個臨界值,才能達到驚人效果的核爆炸。 那這和知識有什麼關係呢? 套用在知識中,有些知識也能夠發生裂變,這個裂變可以為我們的生活或是工作帶來驚人的影響與威力。
總體來說,你可以把累積知識的過程當成滾雪球,一開始滾的時後,雪球當然是很小,但當你越滾越久,雪球就可以越變越大,最後產生驚人的影響力。 所以,所謂的「臨界知識」,便是我們經過深度思考之後,發現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律和定律。像是書中舉例的「複利效應」和「二八法則」、「進化論」等,這些知識都是可以普遍應用於生活中的各個問題與場景,解決複雜問題與分析事物樣貌。 可以說,這本書就是以「臨界知識」為核心,裡面的各個篇章無論是方法或是技巧,也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進行闡述。 接著,讓我們進一步談談要良好應用臨界知識之前,必須具備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l 有效學習的方法有哪些? 這部分成甲提出兩個有效方法,分別是「反思」以及「以教為學」。 今天這篇主要和你談談「反思」的部分。 與一般追求速成的心態不同,成甲要大家打破這種學習速成的觀點。相反地,他希望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能試著放慢速度,提升反思能力。
反思為什麼在學習過程中那麼重要,主要原因有三:
(一)發現知識誤區: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出現不假思索就做出選擇的行為。從生物學的角度,這種不假思索做出選擇的方式,會讓我們人類生活的更加輕鬆。大家都知道,人類天生是有惰性的,這樣輕鬆的生活誰不喜歡。所以漸漸地,我們潛意識就會將這種輕鬆的不假思索當成是一種正確的選擇。事實上,這正是落入了「跳躍性假設」的陷阱裡。這樣的「跳躍性假設」會讓我們忽略理性的分析過程,在面對特定場景與情形時,立刻得出結論。 要擺脫這種「跳躍性假設」就是要學著「放慢思考」,每當你在做一個決定之前,試著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這樣考慮是否周全?除了當前的決定之外,還有什麼需要考慮的因素?這樣放慢自己的思考,審視自己的決定,可以有效做出更為正確的選擇。 (二)促進已有知識產生新知識:要讓已有知識產生新知識,需要靠你在反思的過程中主動地進行知識的聯想與連結。簡單來說,就是讓你將生活中的其他經驗串連起來,重新認識與審視自己的想法,從而產生新的知識。舉個發生在我身上的例子,我是個斜槓青年,同時從事外銷策劃與兼職接稿寫作。表面上看起來這兩個職業好像不太相關,但其實我很常會運用我在行銷學中的知識,套用在寫作與經營客戶上。又用寫作學到的技能,套用在寫行銷文案上。用久了就知道,其實理論都是相通的。也有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可以把接稿寫作這項這麼普通的職業變成一個事業甚至成立了工作室。那是因為我不把寫作當成一份兼職工作經營,我是將它視作一項產品、一間公司來經營,所以我除了文章要寫得好,還需要多一份「經營」與「行銷」思維,這雙技能,恰恰都是來自於我的外銷策劃這個本業。所以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利用已有知識產生新知識的案例。 (三)檢驗學習的新知識是否具體實踐:這個部分其實執行起來比較容易一些,就是靠「記錄」。記錄什麼呢?記錄你每天反思的過程,比如你在工作中遇到什麼項目困難,你這過程是怎麼思考的,又是怎麼解決的,這些全都可以記錄下來。目的不外乎就是當你在未來遇到同樣的問題時,就有個參照,然後仔細思考這樣的想法有沒有問題。這樣將反思過程「可視化」,有助於我們對進步有個明確的方向與指標。 以上就是我今天為大家推薦成甲的《精準學習》這本書的精華。 由於本書知識亮點很多,所以分為上下兩篇介紹。 下一篇會介紹另外兩大部分: 一是「以教為學」的學習方法,二是「如何發現對自己有用的臨界知識」? 有興趣的朋友,下週同一時間會更新,記得來看看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微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