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訪談重要嗎?該如何開始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你需要打造一個新產品,或是想瞭解目前現有產品有哪些問題,直接面對使用者,並且得到對方的回饋,是最直接的方式。與人面對面相處的過程中,除了一來一往的對談,還能觀察對方的情緒、用詞,來加深訪談的內容,讓設計師能夠掌握更多資訊。
設計師在設計產品時,常會以個人過去的使用經驗、參考案例來作為依據,並且從中帶出可優化的想法,希望能帶給使用者更好的體驗。若你的產品有埋設數據追蹤,有時看到的「事實」可能會讓你大一吃驚,心想:「怎麼會這樣呢?」這個畫面不是應該可以順利過關,按鈕很清楚也明確,問題出在哪呢?
此時就需要親自接觸使用者的時刻了!數據能讓我們知道「問題出在哪個環節」,但卻無法知道「背後的原因」,因此必須邀請實際的用戶,請他們把當下的使用場景、時機、內心疑問、感受表達出來,藉此讓設計師能更同理用戶,並且切換視角來迭代出更好的版本。
使用者訪談不像一般聊天,它是具有「目的性」的對談,所謂的目的性是在你開始接觸用戶前,自己必須先釐清:「本次需要訪談的原因是什麼?你預期要得到什麼資訊?這些資訊對你未來的設計有幫助嗎?」因此訪談不像聊天一樣發散,每一個問題都要緊扣著背後想得到的解答,有技巧性的挖掘用戶想法,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當要接觸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進行訪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原因是當雙方都不了解彼此時,很難敞開心來表達真實想法,所給的回饋可能會語帶保留。又或是另一種極端的情境,你遇到了非常侃侃而談的用戶,只要一開口就失焦,話語權被牽著走,以至於無法進入你預設的流程中。
因此以下提供幾個方談的技巧:
  1. 邀請用戶時,介紹自己的身份,告知這次訪談的原因以及會花費時間。
    例如:您好,我是XXX公司的UX Designer,我的工作是負責協助改善產品的問題,因次想和你聊聊使用產品的經驗,以便於未來可以設計出更符合用戶期待的功能,大概會花10-15分鐘的時間,不知道您是否有空呢?
  2. 提供適當的回報,增加用戶訪談的意願。但要小心為了拿回報而來的人,這樣得到的資訊,有可能並不是問題的核心。
  3. 訪談時,盡量使用「開放式的問題」,給予足夠的回答空間,讓用戶能主動把想法講出來。
    - 封閉式問題,例如:你喜歡我們家產品嗎?你覺得XXX功能好用嗎?
    這樣的問法,用戶會直接給你Yes or No的答案,若你沒有繼續往下問,那麼得到這樣的回饋是沒有幫助的。
    - 開放式的問題,例如:你最近一次使用我們家產品是什麼時候呢?當時為什麼會使用呢?使用的感覺如何?(接者可以繼續往下問)
  4. 提出明確的問題,避免含糊的問題。
    含糊的問題,例如:你覺得XXX產品怎麼樣?
    明確的問題,例如:相較於XXX產品,你覺得這項產品有什麼優勢?
  5. 當答案停住了,可以適時提出追問句。
    例如:為什麼呢?還有什麼想跟我分享的嗎?例如說...?
上面看起來感覺很制式,但在實際中,你必須先列出訪綱,讓自己先把握整體訪談的流程,但千萬不要為了訪談,像記者式的追問別人,這樣的不自然反而會給人壓力,受訪者可能會因此退縮或抗拒回答。
在整體過程,可以選擇輕鬆氣氛的場域,例如:安靜的咖啡廳,開場時聊一些其他的話題來做破冰,此時你可以觀察對方講話的節奏、思考速度,接著再進入訪談。
只要是面對「人」,我想大家心中多少都會有些壓力,擔心自己會不會表現不好、訪談會不會不夠到位、對方會怎麼看我...等等,但不論如何,學習放下自己的緊張、不要照表宣課,準備充足的你,即使漏掉了幾個問題也沒關係,彼此交流中,「自然」是很重要的關鍵,當你過於緊張,對方其實也是看得出來的。
先讓自己能適應與陌生人交談,接著練習破冰對話,再來慢慢進入訪談練習,最終可以依照預設訪綱提問,得到有效的回饋。一步步來,多多練習,我相信你一定能突破心中的門檻。
我是Lisa,收收UI / UXTaiwan UI / UX人生設計學創辦人,曾任職平面設計師、網頁前端工程師,最後轉職到自己喜歡職位 - UI / UX Designer,目前也是一位講師,致力於零基礎教學,與協助想轉職的人。目前三月梯次的 UI / UX零基礎課程開放報名中,名額所剩不多,歡迎一起加入學習的行列!報名網址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7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收收UIUX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雖然職稱都為設計師,而且好像也是都用工具產出設計圖,要從「前者」轉換至「後者」好像門檻比較低...對嗎? 今天這篇寫給所有正在努力朝向UI / UX邁進的平面設計師們。在思考轉職門檻前,我們先來列一下,這兩者的技能差異有哪些:
在我教課的過程中,時常有學生會一直問說:「老師,我這樣做對嗎?」若不是明顯的遺漏畫面或是元件,我通常會想先知道:「你為什麼這樣設計呢?」 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我們做事情很容易像考試一樣,需要有「很明確的答案」才有信心能繼續往前,但對於我來說,每次上課內容,除了知識理念是必須完整的給予學生以外,在設計
不論是在職場、學校甚至是親朋好友間,總會有「理念不合」或是「意見衝突」的時候,如果有一方特別強硬以表示他是「對的」,他可能會用很直白的言語、高張力的情緒、或是引用各種言詞據理力爭,面對到這種情況,許多人就會開始爭辯吵起來了,雙方各有其詞,誰也不讓誰,僵持不下。 其實每個人有「個人意識」是很正常的,他
這個應該算是許多人透過粉專私訊小編、或是在個別諮詢中,最常被問的問題了。 其實我並不鼓勵大家購買大量課程、書籍來淹沒自己,因為資訊量很大,而且每位老師的經歷、教法有不同,有些著重於視覺創意、工具深入應用 ; 有些則對於 UX分析研究相當有經驗。 而此時的你並不知道,到底應該投資哪一種類型項目,最能「
從2020年七月開始,陸陸續續有身邊的朋友,開始詢問我的職業跟技能樹是什麼?當時我並沒有想太多,就分享了一些我自己執行的專案以及接案內容,不過在聊聊的過程中,發現有許多思維跟細節,是和一般設計師有所不同,而這正是大家所疑惑的點。
雖然職稱都為設計師,而且好像也是都用工具產出設計圖,要從「前者」轉換至「後者」好像門檻比較低...對嗎? 今天這篇寫給所有正在努力朝向UI / UX邁進的平面設計師們。在思考轉職門檻前,我們先來列一下,這兩者的技能差異有哪些:
在我教課的過程中,時常有學生會一直問說:「老師,我這樣做對嗎?」若不是明顯的遺漏畫面或是元件,我通常會想先知道:「你為什麼這樣設計呢?」 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我們做事情很容易像考試一樣,需要有「很明確的答案」才有信心能繼續往前,但對於我來說,每次上課內容,除了知識理念是必須完整的給予學生以外,在設計
不論是在職場、學校甚至是親朋好友間,總會有「理念不合」或是「意見衝突」的時候,如果有一方特別強硬以表示他是「對的」,他可能會用很直白的言語、高張力的情緒、或是引用各種言詞據理力爭,面對到這種情況,許多人就會開始爭辯吵起來了,雙方各有其詞,誰也不讓誰,僵持不下。 其實每個人有「個人意識」是很正常的,他
這個應該算是許多人透過粉專私訊小編、或是在個別諮詢中,最常被問的問題了。 其實我並不鼓勵大家購買大量課程、書籍來淹沒自己,因為資訊量很大,而且每位老師的經歷、教法有不同,有些著重於視覺創意、工具深入應用 ; 有些則對於 UX分析研究相當有經驗。 而此時的你並不知道,到底應該投資哪一種類型項目,最能「
從2020年七月開始,陸陸續續有身邊的朋友,開始詢問我的職業跟技能樹是什麼?當時我並沒有想太多,就分享了一些我自己執行的專案以及接案內容,不過在聊聊的過程中,發現有許多思維跟細節,是和一般設計師有所不同,而這正是大家所疑惑的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以簡立峰老師的AI觀點為核心,探討AI如何改變職場及生活。AI正將知識工作者轉變為「超級工作者」,並逐漸影響藍領階級。文中提及生成式AI的核心能力是內容自動生成,並分享簡老師常用的AI工具如Gemini、notebook LM。
Thumbnail
使用者生成內容 (UGC) 成為品牌行銷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透過激發消費者創作與分享,提升品牌的真實性與信任度。你的品牌已經開始使用UGC了嗎?我們一起了解一下UGC可以如何助力品牌呢?
Thumbnail
隨著全球經濟貿易的蓬勃發展,每個環節的企業都在積極釋放並彙聚著巨大的能量,共同驅動著世界經濟的繁榮與進步。作為其中的重要一員,ATFX在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發揮品牌的能力,並得到了當地權威媒體的高度關注。早前,我們就曾受到業界權威媒體CNBC、彭博社的專訪,分析師就全球局勢進行解析。同時,不同國家
這篇文章反映了平台改版後使用者面臨的多項問題,包括文章編輯功能異常、分類顯示異常及最新內容資料呈現問題。本人從個人經驗出發,詳細描述了這些問題的具體情況,期望官方重視使用者反饋,以改善平台使用體驗。
Thumbnail
在台灣 太陽能板應該是近年來最熱門的產品 也是飽受爭議的產業 那時政府剛推行一個政策 要求用電大戶需增設綠能設備以及儲能設備 我服務的賣場理所當然的被要求了 只是是地主要去承擔建造與合約費用 對 賣場這塊地是用租的 地上建物都是賣場自己另外花錢蓋的 就蓋在頂樓停車場 剛好拿來當作遮
第一種對話是「務實對話 Practical Conversation」。 對話內容基本上是分析具體狀況, 還有在目前可行的選項中做選擇的理由。 這類的對話,我想提出證據與邏輯, 就能讓對話有效前進。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行銷人與設計人溝通的重要性,並針對以商業目的為主的設計提出了一些設計風格呈現、視覺重點、露出設計的地點和閱讀者為誰等方面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設計師進行產品規劃時需要融入商業策略,並深入瞭解用戶需求和使用方式的重要性。同時,透過使用者訪談和對各種競品的研究,設計師可以建立良好的商業策略思維,以實現產品的成長和用戶滿意度。
Thumbnail
本文討論UX設計師面試中的常見問題,並提供有效的回答建議。這些問題涉及個人介紹、職位申請動機、貢獻、擅長項目、薪酬期望、職業發展計劃等。
▍在業務領域中,建立穩固的客戶關係和提供價值至關重要。然而,有時候客戶的真正需求可能並不在他們口中所說的話語之中。這就需要業務人員具備敏銳的洞察力,能夠聽出客戶沒有說出口的語言,並深入了解問題背後的根本問題。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以簡立峰老師的AI觀點為核心,探討AI如何改變職場及生活。AI正將知識工作者轉變為「超級工作者」,並逐漸影響藍領階級。文中提及生成式AI的核心能力是內容自動生成,並分享簡老師常用的AI工具如Gemini、notebook LM。
Thumbnail
使用者生成內容 (UGC) 成為品牌行銷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透過激發消費者創作與分享,提升品牌的真實性與信任度。你的品牌已經開始使用UGC了嗎?我們一起了解一下UGC可以如何助力品牌呢?
Thumbnail
隨著全球經濟貿易的蓬勃發展,每個環節的企業都在積極釋放並彙聚著巨大的能量,共同驅動著世界經濟的繁榮與進步。作為其中的重要一員,ATFX在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發揮品牌的能力,並得到了當地權威媒體的高度關注。早前,我們就曾受到業界權威媒體CNBC、彭博社的專訪,分析師就全球局勢進行解析。同時,不同國家
這篇文章反映了平台改版後使用者面臨的多項問題,包括文章編輯功能異常、分類顯示異常及最新內容資料呈現問題。本人從個人經驗出發,詳細描述了這些問題的具體情況,期望官方重視使用者反饋,以改善平台使用體驗。
Thumbnail
在台灣 太陽能板應該是近年來最熱門的產品 也是飽受爭議的產業 那時政府剛推行一個政策 要求用電大戶需增設綠能設備以及儲能設備 我服務的賣場理所當然的被要求了 只是是地主要去承擔建造與合約費用 對 賣場這塊地是用租的 地上建物都是賣場自己另外花錢蓋的 就蓋在頂樓停車場 剛好拿來當作遮
第一種對話是「務實對話 Practical Conversation」。 對話內容基本上是分析具體狀況, 還有在目前可行的選項中做選擇的理由。 這類的對話,我想提出證據與邏輯, 就能讓對話有效前進。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行銷人與設計人溝通的重要性,並針對以商業目的為主的設計提出了一些設計風格呈現、視覺重點、露出設計的地點和閱讀者為誰等方面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設計師進行產品規劃時需要融入商業策略,並深入瞭解用戶需求和使用方式的重要性。同時,透過使用者訪談和對各種競品的研究,設計師可以建立良好的商業策略思維,以實現產品的成長和用戶滿意度。
Thumbnail
本文討論UX設計師面試中的常見問題,並提供有效的回答建議。這些問題涉及個人介紹、職位申請動機、貢獻、擅長項目、薪酬期望、職業發展計劃等。
▍在業務領域中,建立穩固的客戶關係和提供價值至關重要。然而,有時候客戶的真正需求可能並不在他們口中所說的話語之中。這就需要業務人員具備敏銳的洞察力,能夠聽出客戶沒有說出口的語言,並深入了解問題背後的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