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1/3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Agenda 登入,我用它來取代 Notion 筆記

Photo by Jen Theodore on Unsplash
Photo by Jen Theodore on Unsplash
之前寫到我在去(2020)年底的時候把 Notion 內部所使用的內容慢慢地轉移到其他的 App 去了,依照原本的模組,主要就是分成了三大塊,今天想要為轉用的筆記軟體 Agenda 起個頭。
我這次從 Notion 轉到 Agenda 的時候,Agenda 已經升級到了 Agenda 11 的版本,但其實我很早就已經有下載使用的經驗,可以追溯到 2018 年 6 月。
我才記得,上一輪在選擇數位筆記軟體的時候 Notion 跟 Agenda 比拼過了一次,但那時候 Agenda 在中文筆記上的上缺點真的太明顯了,加上 Notion 持續興起,讓我最後投入 Notion 的懷抱。
那個明顯的缺點,也是導致我漸漸離開 Notion 的原因,就是「速度」。在 Agenda 11 釋出之前,其實對於中文輸入的支援速度,是非常、非常、非常不理想的,幾乎是打每一個字,都需要等待幾秒鐘才會出現在螢幕上,令我很快地就刪掉了 Agenda 這個軟體。
不過在這次重新的轉移上,剛好是 Agenda 11 推出的時間,根據官方社群顯示的資料,這一次在許多效能上都有改善,甚至還有些他們直接說明是「戲劇性」的改變。
其實我下載的時候還沒有發現這件事情,但是使用到現在三個月的時間,我的確並沒有感覺到有明顯的延遲(Lag),整體使用的情況,是有解決到兩年前主要的痛點「速度」。
剛好我印象中也有一篇電腦玩物站長寫的關於 Agenda 的介紹文,配合上自己閱讀子彈筆記跟一些筆記術的文章後,就開始走上移轉的過程。

我發現強大反而讓我分心

Notion 在我的使用上面除了之前講過的時間管理外,還有財富管理,另外一個就是今天的主題「筆記管理」。
原本在 Notion 之中,說的筆記是比較分散式的管理,開了很多新的不同的欄位,這一點受益於 Notion 設計概念上有很高度的可以使用資料,加上後來出現的 backlink 功能,所以個筆記間的跳轉很方便,關聯也非常清楚。
Notion 的筆記架構
但持續了一段時間後,對我自己來說,真實會使用到的筆記本其實不多,即使分了這麼多的欄位,很多都是一個我不太會去使用的頁面,等於說:「相較於每天能夠活用,更像一種資料庫的整理。」
資料庫的整理,我不得不說這是 Notion 的強項,但卻慢慢的也脫離了我認為的筆記的本質,我認為:
筆記是一種協助管理生活的技巧,而不是只是記錄而已。
這句話是到最近我才慢慢整理出來的心得,其中一部分的思考受益於《子彈筆記》一書。Notion 對我來說,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筆記(note-taking)工具。
而且就研判上來看,Notion 也更傾向除了一個筆記工具之外,往更強大的功能,例如資料庫、專案管理等工具邁進。這一點從後來看到有類似甘特圖的 timeline 功能以及 API 功能等等相繼開發上線,可見一般。

功能多不代表都適合自己

但即使功能很強大,但是不適合自己還是回歸到一個判斷的基準—使用情境。既然我想要拆出筆記的這一個功能,就重新思考了,對我來說,筆記的使用情境會有哪些?
重新整理後的筆記架構(粗略版)
因為子彈筆記一書的關係,大部分的生活內容我都已經想要改為使用子彈筆記管理,其他的部分筆記大概就是一種資料庫的空用,不管是閱讀的資料庫還是財富管理等等。
回顧上面所訴說的失敗經驗,資料庫不是重點,因為執著在資料庫的使用,會不自覺在收納這一點上面,但其實不斷收納,很容易面對到的結局就是放著都沒有看。
轉為人生是用「筆記」為重點的話,其實是從輸入轉成「輸入加上輸出」的雙重模式。
當我不斷著重在功能的設計的時候,其實漸漸地、無意識地離開了筆記最重要的本質—產出與紀錄—長時間下來,我的初衷跟現實生活脫鉤了,用起來反而覺得更加痛苦跟不順手。

小結:故事未完,待續⋯

轉換一個使用兩年的筆記工具,有太多事情跟心情值得記錄下來了,加上 Agenda 中文的討論都是比較少的,相較於目前蓬勃發展的 Notion,我覺得 Agenda 更偏向適合想要好好筆記跟紀錄生活來使用。
就像 Agenda 作者不斷在社群中強調著,這是一個專注在 note-taking 的軟體,並不是想要成為任務管理,或者一個強大的數據庫等等,跟我使用的經驗不謀而合,我會繼續使用,並且在後續繼續跟大家分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