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分享:從此不再壓力山大

有貓跟著我-avatar-img
發佈於持續寫作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天要分享書,書名叫做「從此不再壓力山大」,作者是蘇益賢。
這是我目前看過最棒的一本心理壓力書了。看完有非常強烈的豁然開朗感。
很久沒有看這種類別的書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類的書籍我一直無法看完,畢竟壓力這種東西,對現代人來說已經是非常已知的概念,如果沒有精闢的新角度,很難讓人耐煩的看完,而這本書讓我看完了。
而且看完還決定買下此作者其他著作。巨推!
為什麼會喜歡這本書?
首先,作者對一些很基本,基本到有點抽象的名詞,做了很具體的解釋。
例如:壓力。
什麼是壓力?我們都知道壓力,但到底什麼是壓力?
作者:心力、腦力、體力耗損的過程,或是耗損之後身心產生的變化都稱之為「壓力反應」。
所以我們聽到小孩在學校不乖,被老師打電話來家裡告狀所產生的擔心、耗費了心力,是一種壓力;知道小孩被告狀後擔心的失眠,導致隔天上班遲到,焦急的趕公車,耗費了體力,是一種壓力;到了公司,老闆指派了一份簡報,說等下開會要用,耗費了腦力,是一種壓力
以上這個小故事,在我還沒看這本書之前,只會覺得「喔,這個人壓力好大喔」,但具體說不清他是什麼壓力。現在被作者一解釋,我完全明白了。
而且照這個邏輯,我也可以自我分析,為什麼我每次中午在想要吃什麼的時候都會覺得壓力很大,原來我消耗了心力(或一點腦力?)。
而我們成功應付了某種壓力後,得到的成功經驗,讓我們遇到下一次類似問題比較有信心面對的心理狀態,就稱為「成長」。
原來這就是成長啊,再次冷不防的被解答了一個基本又抽象的概念,心裡好喝采!
這本書之所以讓我覺得好,就是好在作者不會一直在壓力、成長、抗壓力...這種本身就已經很玄乎的名詞上打轉,他會各點擊破的讓你先了解名詞,再接著說原理。只有讓讀者先知道「你到底在說什麼了」之後,才會有後續啟發的問題。
再舉一個過癮的例子:抗壓力。
我們常說抗壓力,當通常說到這個詞都是用來「噹人」的,例如「才這點工作他就覺得不行了,抗壓力也未免太差了吧」。但其實抗壓力是一種天生的東西,你可以把抗壓力想成是一個水杯,這個水杯只能裝一定容量的水,水要是滿出來了,就表示我們壓力超載了。這個水杯就是我們的壓力耐受程度,代表我們的抗壓力。但這個水杯有時候在還沒倒水進去前,裡面天生就已經有一些水,這會影響我們後面可以再往裡面倒水的容量。那為什麼有人天生水杯裡就已經有水了呢,那就是基因問題了,如果直系血親中,有人有因為壓力而得到憂鬱症或焦慮症狀傾向,那天生水杯的水就會比別人還要多,也就是抗壓力會比較不好。
而且,我覺得作者一定是一位經驗非常豐富的臨床心理師(書中有正名他們不叫心裡醫師),所以才可以那麼精準的點出我們心裡有病的人最核心的疑惑,那種完全命中紅心的疑惑。
很多人都說他失眠,但與其說失眠,應該說是「該睡,但不想睡」並非真的睡不著。因為很多人會覺得白天一整天很累很委曲了,晚上的時間就應該好好的犒賞自己,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怎麼可以輕易的睡去。
這段話完全戳中我每晚捨不得睡覺的心情。我常常想睡,但又不想睡。這種心情真的很難向別人解釋,但作者他懂。文中作者還介紹了幾款失眠的類型,讓我們可以自己判斷,自己到底是為什麼不睡覺的,最後也說了長期沒睡好「睡眠剝奪」的下場。
最讓我拍案叫絕的是,我一直有一個很特殊的習慣,就是無意識的「閉氣」,只要想事情、焦慮、甚至發呆,都會無意識的閉氣,我其實一開始並沒有發現自己這個習慣,是有一天老陳問我「為什麼你都會一直閉氣阿」,我才驚覺到這件事。但我始終無法解釋自己為什麼會有閉氣這個行為,甚至覺得這可能是我個人的一種怪癖了。但沒想到我居然在這本書裡找到了解答。
閉氣時,身體為了節省氧氣,會暫時關閉一些不必要的細胞功能,有點像是電腦進入保護程式,只保留必要的功能運作,這個狀態下,我們會覺得很寧靜。
屏氣,是為了之後的放鬆,屏氣是先對身體施加一點小壓力,作用有點像是運動一樣,短暫的壓力,是為了後面的放鬆。
從心理書籍中,找到我怪異行為的解答,真的是我完全沒有想過的發展。原來我這個「怪癖」,是身體自發性的抒壓機制。身體密碼被解開後,我對這本書的敬意就更深了。
除了解答壓力的疑惑,書裡還講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概念。
台灣人其實不適合喝酒,因為我們的民族基因讓我們超過五成的人都有「酒精不耐症」。很多人喝酒會臉紅,我們都會以為是肝好、代謝好,但其實完全相反,臉紅代表你根本不會代謝,酒精在你身體裡是只進不出。
酒精在科學上還是一種「抑制劑」,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睡前喝點小酒助眠,其實也是短暫的假象,因為過了一段時間,等乙醇代謝了,我們的身體會變得佷不舒服,因為酒精其實會破壞睡眠結構,那種不舒服通俗的說就是宿醉。
是不是很有趣的冷知識阿哈哈。
很喜歡作者在這本書裡的口氣。不會一直強迫你正向思考,也不會一直叨叨不停的說道理搬數據,是用一種像朋友在你身邊耳語的氣息和你聊聊壓力這件事。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會因為了解壓力了,而感到抒壓;也會因為文字本身透露出來的溫柔,而感到抒壓。因為太舒展、太有效了。讓我認真動了要去看心理師的念頭。
前一陣子,我因為壓力的關係,被醫生診斷出自律神經失調,原本症狀只有不明原因的腹痛,但最後變成左耳聽不清楚,慌亂之下買了這本書。原本是打算拿來當急救藥來看的,但現在很慶幸自己遇見了這本書。
如果你最近也在找心靈壓力的書籍,強力推薦這本。從此不再壓力山大。
持續寫作。
我是看電子書
從此不再壓力山大(Readmoo電子書):http://moo.im/a/5gxCWY
從此不再壓力山大(搏客來實體書):https://adcenter.conn.tw/2nE1T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1會員
128內容數
長短不拘,持續為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貓跟著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做「15度的勇敢」,這本書的作者陳寧,是八仙塵爆的傷友,其實我一直有在關注八仙塵爆後續的新聞,尤其是傷友的特別報導,看著他們樂觀的從「求生」到「求存」,還有我光想像都想像不來的劫後正念,都讓我在不順心時,有點小小的力量。也是因為這樣我才發現了「15度的勇敢」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陳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做「15度的勇敢」,這本書的作者陳寧,是八仙塵爆的傷友,其實我一直有在關注八仙塵爆後續的新聞,尤其是傷友的特別報導,看著他們樂觀的從「求生」到「求存」,還有我光想像都想像不來的劫後正念,都讓我在不順心時,有點小小的力量。也是因為這樣我才發現了「15度的勇敢」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這篇文章中,珊茶花姐姐介紹了一本可愛的故事書《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並探討了小猩猩貝蒂在面對困難時的情緒反應。故事中,貝蒂不會剝香蕉而感到沮喪,冷靜的大嘴鳥先生試圖幫助她卻無法平息她的情緒。透過這個故事,我們一起學習情緒管理,並邀請大家參加12/19的故事分享活動,來認識情緒的表達與處理方式。
Thumbnail
最近開始追蹤Podcast《給我一個故事的時間》,結果導致想買、待讀書單又爆增許多。會拿起《母性》這本書,純粹是因為好奇「湊佳苗」這位日本媽媽作家。節目中主持人提到(密集聽了好幾集,忘了是那集聊到…lol),湊佳苗是名全職主婦,但她每天只睡5小時,而且固定花5小時寫作。她每天的行程是這樣的...
Thumbnail
在生活中感到混亂的你是否經常面臨情緒失控、自我懷疑的問題?許多人在奢侈品的誘惑與食慾中迷失,《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將幫助你找到自律的力量。書中通過作者的小野自身經歷,揭示了真正自由的定義: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懂得剋制。只要你能透過自我管理釐清生活中的瑣碎,就能掌控自己,是時候重新定義你的生活。
她喜歡說,故事再美,再血腥,再特異,再詭譎的,那也只是一篇愛情故事。是故,她的作品充滿如是的風格。
Thumbnail
我們一起從心開始,每日透過寫『感恩日記』探索自我與生活的美好: 本集摘要🤍閱讀📘分享<<世界最簡單的才能發現法>> |從心開始🤍 🌟閱讀的啟蒙與圖書館的影響 🌟關於才能的反思 🌟思考缺點中發現才能 🌟生活的態度與智慧
Thumbnail
在這個僅僅看最後成果的時代,所有的任務和責任都在嘗試佔用每一分鐘、奪取每一絲關注。若我們不知不覺被工作或生活責任掠奪走所有時間和精力,毫無其他社交和活動,讓其佔比過高,自然難以忽視抵禦傳來的任何波浪衝擊,更甚者還會放大擴散焦躁。
Thumbnail
你是否壓力山大?或者在壓力之中而不自知?又或者不知道該如何紓解壓力?如果有以上煩惱,很適合來閱讀這本《從此不再壓力山大》。 本書文字淺白易懂,並且有蠻多的例子能引發大家思考,是一本輕量級的書,閱讀起來無負擔又有料,推薦給生活在壓力中的大家。
Thumbnail
《做自己心智的主人》這本書主要談論壓力大多是因為我們解讀,也就是我們想法造成的,如果長期覺得別無選擇、無法改變,就會形成慢性壓力。壓力的反應包含疲倦、經常感到憤怒或敵意、頭痛、肌肉緊繃、失眠、焦慮、憂鬱、食慾改變等。透過正念與改變思維可以降低壓力反應及緩解情緒,因此每天的練習一些自我照顧的技巧很重要
Thumbnail
作者設計為期7天的抗壓計畫,每天只需要5~15分鐘,教你練習擁抱變化、放下憂慮,改變思考與生活習慣,建立強大的心理韌性;並透過冥想、呼吸及自然體驗等科學實證有效的方法釋放壓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的心靈成長書單,包含阿德勒心理學派、薩提爾冰山理論、高敏感HSP等書籍,並提及這些書籍對於個人成長、育兒觀念上的影響。作者提及讀後的個人體悟,並鼓勵讀者去閱讀並思考。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這篇文章中,珊茶花姐姐介紹了一本可愛的故事書《貝蒂好想好想吃香蕉》,並探討了小猩猩貝蒂在面對困難時的情緒反應。故事中,貝蒂不會剝香蕉而感到沮喪,冷靜的大嘴鳥先生試圖幫助她卻無法平息她的情緒。透過這個故事,我們一起學習情緒管理,並邀請大家參加12/19的故事分享活動,來認識情緒的表達與處理方式。
Thumbnail
最近開始追蹤Podcast《給我一個故事的時間》,結果導致想買、待讀書單又爆增許多。會拿起《母性》這本書,純粹是因為好奇「湊佳苗」這位日本媽媽作家。節目中主持人提到(密集聽了好幾集,忘了是那集聊到…lol),湊佳苗是名全職主婦,但她每天只睡5小時,而且固定花5小時寫作。她每天的行程是這樣的...
Thumbnail
在生活中感到混亂的你是否經常面臨情緒失控、自我懷疑的問題?許多人在奢侈品的誘惑與食慾中迷失,《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將幫助你找到自律的力量。書中通過作者的小野自身經歷,揭示了真正自由的定義: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懂得剋制。只要你能透過自我管理釐清生活中的瑣碎,就能掌控自己,是時候重新定義你的生活。
她喜歡說,故事再美,再血腥,再特異,再詭譎的,那也只是一篇愛情故事。是故,她的作品充滿如是的風格。
Thumbnail
我們一起從心開始,每日透過寫『感恩日記』探索自我與生活的美好: 本集摘要🤍閱讀📘分享<<世界最簡單的才能發現法>> |從心開始🤍 🌟閱讀的啟蒙與圖書館的影響 🌟關於才能的反思 🌟思考缺點中發現才能 🌟生活的態度與智慧
Thumbnail
在這個僅僅看最後成果的時代,所有的任務和責任都在嘗試佔用每一分鐘、奪取每一絲關注。若我們不知不覺被工作或生活責任掠奪走所有時間和精力,毫無其他社交和活動,讓其佔比過高,自然難以忽視抵禦傳來的任何波浪衝擊,更甚者還會放大擴散焦躁。
Thumbnail
你是否壓力山大?或者在壓力之中而不自知?又或者不知道該如何紓解壓力?如果有以上煩惱,很適合來閱讀這本《從此不再壓力山大》。 本書文字淺白易懂,並且有蠻多的例子能引發大家思考,是一本輕量級的書,閱讀起來無負擔又有料,推薦給生活在壓力中的大家。
Thumbnail
《做自己心智的主人》這本書主要談論壓力大多是因為我們解讀,也就是我們想法造成的,如果長期覺得別無選擇、無法改變,就會形成慢性壓力。壓力的反應包含疲倦、經常感到憤怒或敵意、頭痛、肌肉緊繃、失眠、焦慮、憂鬱、食慾改變等。透過正念與改變思維可以降低壓力反應及緩解情緒,因此每天的練習一些自我照顧的技巧很重要
Thumbnail
作者設計為期7天的抗壓計畫,每天只需要5~15分鐘,教你練習擁抱變化、放下憂慮,改變思考與生活習慣,建立強大的心理韌性;並透過冥想、呼吸及自然體驗等科學實證有效的方法釋放壓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的心靈成長書單,包含阿德勒心理學派、薩提爾冰山理論、高敏感HSP等書籍,並提及這些書籍對於個人成長、育兒觀念上的影響。作者提及讀後的個人體悟,並鼓勵讀者去閱讀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