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 | 深度紓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以為你放鬆了,其實壓力還在悄悄累積。


你是否跟我一樣,每天面對各種計畫/期限/待辦事項/突發事件,身上扛著無止境的壓力。即便我看了很多提升效率、管理時間的書,每天還是忙不完、做不完...,因此,當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忍不住好奇想瞭解到底是什麼魔法,只要7天就能降低壓力指數。


本書作者是享譽國際的心理學家,深入研究壓力30年,致力於協助人們在壓力下維持美好、健康的生活。她設計了為期7天的抗壓計畫,每天只需要5~15分鐘,教你練習擁抱變化放下憂慮改變思考生活習慣,建立強大的心理韌性;並透過冥想、呼吸及自然體驗等科學實證有效的方法釋放壓力,重整神經系統,讓大腦與心靈深度休息。

深度紓壓

深度紓壓

雖然我自己已經看過很多教你放鬆、放下、轉念的書,這一本仍然讓我感到收穫滿滿,書中的文字相當療癒與溫暖,作者研發的方法也很有一套邏輯。加上作者因為長期研究壓力,能清清楚楚點出每個人遇到的問題、困境,甚至點出一般人遲遲不願做出改變的「藉口」都很精準🤣看了很有共鳴。


作者設計的「7天抗壓計畫」:

  1. 第一天:事情總會出錯……沒關係
  2. 第二天:掌握你能掌控的……其他的都放下吧
  3. 第三天:成為一隻獅子
  4. 第四天:訓練你的抗壓性
  5. 第五天:順其自然
  6. 第六天:不只放鬆,還要……恢復精力
  7. 第七天:飽滿地開始,圓滿地結束

每一天就是一個章節,每一個章節最後還會有很棒的「練習題」,不僅幫你回顧這一章節,更直接帶你實際練習一遍,我自己透過這些練習得到很大的療癒,分享給大家。


放下期待

我自己很喜歡第一天(章節)的「事情總會出錯……沒關係

我們在職場上,總是害怕出錯、害怕被責怪、害怕造成別人困擾,但作者提醒,「意外總會發生,我們應該找出自己熱切期待應該如何發展的那件事,然後認清事實:「事情到頭來只會有一種結果,但不一定是你期待的那一種

請展開雙臂迎接未知,微笑面對不確定感。


掌握你能掌控的……其他的都放下吧

掌控感是主導壓力指標的關鍵因素。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的感覺能降低壓力,特別是有害的慢性壓力。你當然還是會遇上壓力事件,但是當你擁有掌控感時,就更能準備好經歷一天中高高低低的壓力與反應在生活上擁有高度的掌控感,擁有高度掌控感的人在經歷壓力事件後,不僅比較不焦慮,也比較少發生頭痛、胃痛或身體疼痛的症狀。


但是,掌控感就像一把雙面刃

進行壓力管理時,我們需要感受到自己的掌控力,但也必須清楚哪些是我們無法改變的。當生活出現了不確定,我們的自然反應是想要加以控制,讓一切更如自己所料,進而感到「更安全」。就像覺得東西就快要從指間滑落時,我們會本能地抓得更緊。


只是如果緊抓著超過自己能力所及的事物不放,反而會讓壓力持續不斷,成為毒害。當你擁有掌控權時,能夠掌控是一件好事。但若是你用盡心思想要擁有卻得不到,就會飽受其害。因此,掌控感就像一把雙面刃,當你擁有一個穩定、可預測的環境時,掌控感能助你一臂之力;但若失去了穩定和可預期的環境,渴望掌控反而成了造成傷害的阻力。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超棒:

現代生活中最無法預期的衝擊就是疾病。如果你曾照顧過罹患嚴重疾病的親人,應該會對他們的狀況感到無助。作者曾經對照護人員進行深入研究,尤其對他們面對壓力的經驗特別感興趣,因為照護人員需要承受很多無法控制的因素


所以作者提醒

我們必須學會將生活分成兩種類型:「可以控制」的部分和「無法控制」的部分。

作者也分享達賴喇嘛的一段話:如果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如果情況是你可以改善的,那就不需要擔心。如果問題是無法解決的,那擔心也沒有用。


一個人的「頻寬」有限,下次當你花費大量時間關注尚未發生的事情,或是對已經發生的事情懊惱不已、反覆糾結,或者某件事情一直占據著你的腦海,遲遲無法退散時,請記得問問自己:「這件事是我可以控制的嗎?」


我上次也聽過一個演講,相當有感,作者說現代人的焦慮、不開心,常常是因為在煩惱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所以講師先請我們從日常生活的事情開始思考:哪些事情是「我可以控制的」?哪些事情是「我不能控制的」?不能控制的就放下吧,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盡人事,聽天命」,做好我們能做的,剩下的就學著放下。如此一來,你就可以獲得釋放、才能體會到真正的深度紓壓。


消除你的壓力

同時有太多事情需要兼顧常會讓我們覺得失控,作者說有時候正確的做法是捨棄其中的某些事。但一般人對於上述的建議,最常給的回應都是「沒辦法」(點頭如搗蒜)。因為我們常覺得每一件事情都需要進行、每一件事情都很重要、每一件事都不能不管。


作者提醒,我們必須對這些想法提出質疑。我們需要放大視野,以更宏觀的角度來自問以下:

  • 我能按下刪除鍵嗎?
  • 以長期來看,這件事情有多重要?
  • 誰說這件事必須做?真的是這樣嗎?我的腦海中浮現了誰的聲音?
  • 倘若我不去做這件事,或是我擺脫這個責任,會發生什麼事?可以交給其他人做嗎?
  • 有辦法慢慢減少嗎?


對很多人而言,工作上的壓力是最困難的部分。由於渴望得到認可或職位升遷、出於壓力、想要成為團隊中的一員或是害怕失去工作,人們覺得自己有義務接受工作上的任何請託或責任承擔。作者提倡:學習在職場上說「不」是一項極有價值的技巧。


作者教大家每天早晚可以做的練習題:

[一天開始之前]

  • 你對今天有多期待?
  • 你對今天有多擔心害怕?
  • 你有多麼擔憂、焦慮或感到壓力?


[一天結束之前]

  1. 今天讓你覺得最有壓力的事情是什麼?
  2. 你在事後還會回想起這件事嗎?
  3. 今天發生最正向的事情是什麼?今天有哪些事情讓我露出微笑或感覺良好?我今天讓誰微笑了嗎?
  4. 你告訴任何人今天發生的好事了嗎?
  5. 今天讓我覺得「感恩」的事是什麼?
  6. 有沒有哪些事情「比我預期」的還要好?


最後,作者提醒「思緒」會不斷地重複與糾結,你必需讓它為你工作,而不是對你不利。下次當你感到很有壓力時,記得盤點一下壓力,找出壓力真正所在。作者在書中也分享了自己的放鬆儀式,你呢?歡迎分享你的放鬆儀式,幫助大家學會「深度紓壓」👍


👉好書推薦:轉念的力量~學會駕馭思緒,是每個人一生必修的功課


以上簡單心得分享,如果喜歡,拜託幫我按一個愛心❤️(每一個愛心都是我閱讀與分享的動力)。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妳,歡迎訂閱我或贊助我,給我小小的鼓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口氣看完一本書
91會員
109內容數
透過閱讀豐富了我的視野、開闊了我的胸襟、也啟發了我狹隘的思維,甚至加快了我的理解能力。除了學習每一位作者的成功經驗,我期望分享大家書中啟發我的話語與觀念。
2025/04/25
我們正處於極度渾沌、眼前一片迷茫的「不安的時代」。生活算是富裕,內心卻不滿足,理由是大多數人找不到生存的意義與價值...本書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罹癌後接觸佛法,並將自己的人生、經營經驗與佛法之道結合,悟出的新生存法則
Thumbnail
2025/04/25
我們正處於極度渾沌、眼前一片迷茫的「不安的時代」。生活算是富裕,內心卻不滿足,理由是大多數人找不到生存的意義與價值...本書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罹癌後接觸佛法,並將自己的人生、經營經驗與佛法之道結合,悟出的新生存法則
Thumbnail
2025/03/29
作者曾在Google Japan擔任人資主管6年,在他擔任人資期間,他將「非都會區大學畢業生」錄取率增加四成,公司業績反而大爆發。他究竟看中這些人哪些潛力?什麼特質的人是Google愛用的人才?
Thumbnail
2025/03/29
作者曾在Google Japan擔任人資主管6年,在他擔任人資期間,他將「非都會區大學畢業生」錄取率增加四成,公司業績反而大爆發。他究竟看中這些人哪些潛力?什麼特質的人是Google愛用的人才?
Thumbnail
2025/03/08
我自己看過很多提升學習、提升效率、時間管理的書籍,總希望能不斷學習到各種專家厲害的方法,才能讓我更有效率、擠出時間作自己喜歡的事。這本「最高自主學習法」教你如何抓重點>>做筆記>>集中注意力>>反思提問>>提高學習意願
Thumbnail
2025/03/08
我自己看過很多提升學習、提升效率、時間管理的書籍,總希望能不斷學習到各種專家厲害的方法,才能讓我更有效率、擠出時間作自己喜歡的事。這本「最高自主學習法」教你如何抓重點>>做筆記>>集中注意力>>反思提問>>提高學習意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繁瑣的壓力無處不在。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艱辛,還是失敗帶來的沮喪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都讓我們難以保持內心平靜。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也讓我們感到無力和焦慮。那麼,如何在這些壓力下找回內心的平衡呢?本文將介紹五個簡易的方法,幫助你緩解壓力、管理情緒,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繁瑣的壓力無處不在。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艱辛,還是失敗帶來的沮喪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都讓我們難以保持內心平靜。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也讓我們感到無力和焦慮。那麼,如何在這些壓力下找回內心的平衡呢?本文將介紹五個簡易的方法,幫助你緩解壓力、管理情緒,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Thumbnail
繁忙與焦慮的生活是否讓你感到透不過氣?《鬆弛感》是一本充滿心靈雞湯的書,提供了40個實用的方法,協助你遠離精神內耗,享受更平和的人生。文章深入探討了去除自我設限、規律化生活、自學重要性等重要核心概念,激勵你朝向內心平靜且持續成長的未來。
Thumbnail
繁忙與焦慮的生活是否讓你感到透不過氣?《鬆弛感》是一本充滿心靈雞湯的書,提供了40個實用的方法,協助你遠離精神內耗,享受更平和的人生。文章深入探討了去除自我設限、規律化生活、自學重要性等重要核心概念,激勵你朝向內心平靜且持續成長的未來。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Thumbnail
壓力管理是現代人生活中必備的技能。本文深入探討壓力的來源、影響,以及具體的應對策略,幫助你轉壓力為動力,提高生活品質。文章介紹了壓力的定義、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等內容,並提供了釋放情緒、察覺壓力和SMART壓力管理法等壓力管理技巧。
Thumbnail
壓力管理是現代人生活中必備的技能。本文深入探討壓力的來源、影響,以及具體的應對策略,幫助你轉壓力為動力,提高生活品質。文章介紹了壓力的定義、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等內容,並提供了釋放情緒、察覺壓力和SMART壓力管理法等壓力管理技巧。
Thumbnail
你是否壓力山大?或者在壓力之中而不自知?又或者不知道該如何紓解壓力?如果有以上煩惱,很適合來閱讀這本《從此不再壓力山大》。 本書文字淺白易懂,並且有蠻多的例子能引發大家思考,是一本輕量級的書,閱讀起來無負擔又有料,推薦給生活在壓力中的大家。
Thumbnail
你是否壓力山大?或者在壓力之中而不自知?又或者不知道該如何紓解壓力?如果有以上煩惱,很適合來閱讀這本《從此不再壓力山大》。 本書文字淺白易懂,並且有蠻多的例子能引發大家思考,是一本輕量級的書,閱讀起來無負擔又有料,推薦給生活在壓力中的大家。
Thumbnail
《做自己心智的主人》這本書主要談論壓力大多是因為我們解讀,也就是我們想法造成的,如果長期覺得別無選擇、無法改變,就會形成慢性壓力。壓力的反應包含疲倦、經常感到憤怒或敵意、頭痛、肌肉緊繃、失眠、焦慮、憂鬱、食慾改變等。透過正念與改變思維可以降低壓力反應及緩解情緒,因此每天的練習一些自我照顧的技巧很重要
Thumbnail
《做自己心智的主人》這本書主要談論壓力大多是因為我們解讀,也就是我們想法造成的,如果長期覺得別無選擇、無法改變,就會形成慢性壓力。壓力的反應包含疲倦、經常感到憤怒或敵意、頭痛、肌肉緊繃、失眠、焦慮、憂鬱、食慾改變等。透過正念與改變思維可以降低壓力反應及緩解情緒,因此每天的練習一些自我照顧的技巧很重要
Thumbnail
作者設計為期7天的抗壓計畫,每天只需要5~15分鐘,教你練習擁抱變化、放下憂慮,改變思考與生活習慣,建立強大的心理韌性;並透過冥想、呼吸及自然體驗等科學實證有效的方法釋放壓力
Thumbnail
作者設計為期7天的抗壓計畫,每天只需要5~15分鐘,教你練習擁抱變化、放下憂慮,改變思考與生活習慣,建立強大的心理韌性;並透過冥想、呼吸及自然體驗等科學實證有效的方法釋放壓力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當我們累積太多的心理壓力,會出現,頭痛、胃痛、肌肉緊張、心悸、失眠等;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情緒波動大、易怒、焦慮、沮喪;行動力下降、難以專注、記憶力減退、思緒混亂等;長期下來,焦慮症、憂鬱症等身心問題產生。我們ㄧ定要學會正確處理心理壓力的方式,不被壓力綁架,讓你輕輕鬆鬆成為自己生命的大師!
Thumbnail
當我們累積太多的心理壓力,會出現,頭痛、胃痛、肌肉緊張、心悸、失眠等;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情緒波動大、易怒、焦慮、沮喪;行動力下降、難以專注、記憶力減退、思緒混亂等;長期下來,焦慮症、憂鬱症等身心問題產生。我們ㄧ定要學會正確處理心理壓力的方式,不被壓力綁架,讓你輕輕鬆鬆成為自己生命的大師!
Thumbnail
🟧隨筆,開啟心流的升檔練習,人生現在放棄,未來是不是就可以躺平了?我想這是許多人現在,心中時不時會冒出來的想法!其實你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壓力,已經讓你開始有喘不過氣的感覺,今天的隨筆主角是「開啟心流的升檔練習」,這本書把關鍵的知識點放在,如何讓人在有壓力的狀態下,仍然可以...
Thumbnail
🟧隨筆,開啟心流的升檔練習,人生現在放棄,未來是不是就可以躺平了?我想這是許多人現在,心中時不時會冒出來的想法!其實你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壓力,已經讓你開始有喘不過氣的感覺,今天的隨筆主角是「開啟心流的升檔練習」,這本書把關鍵的知識點放在,如何讓人在有壓力的狀態下,仍然可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