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2/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是如何增加文章點閱

打字機的斜線
打字機的斜線
台灣武俠小說家柳殘陽(本名『高見幾』)在其原創《天佛掌》(後來在香港上市時改名『如來神掌』,此後變一直成為武林最強招式之一)中說道:「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後來讀了許多小說,除了韓寒的《長安亂》之外,似乎也真有幾分道理。雙方同樣迅猛剛硬、或者陰毒狠辣,最後終究比誰佔得先機、先下手為強。
那麼,在寫作這件事情,特別是追求點閱率的網路創作時代,是否也有這般的心法要領存在?
我認為是有的,那就是「內容為王,平台為后」。
2007年是現今我們熟知的網路環境大爆發、指數型成長開始的年代。根據Thomas Friedman於其最新扛鼎之作《謝謝你遲到了: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繁榮指引》指2007年為何是現今社會的重要斷代史節點:Apple發表第一款iPhone、Google完成對YouTube的收購、Amazon推出電子書平台暨閱讀器Kindle、Airbnb在舊金山的一動破公寓中萌芽、IBM研發新一代超級電腦「華生」(Watson)……如此種種,都讓2007年意義非凡。
然而,在這些科技巨人打造的平台或載具上,真正實現人類願景和夢想者,依舊是無數使用者所上傳與投放的「內容」(contents)。
沒有人用iPhone拍錄數以億計的照片影片、沒有人將自身創作的書籍和音樂上架Aamzon、沒有人將自己公寓好好打掃且拍得美輪美奐上傳到Airbnb、或者沒有人將當時可及的所有資訊編碼轉譯入Watson的資料庫,前述的所有發明或平台,都將是一篇空洞,毫無意義。
內容,才是最重要的。
人類的思考大多數時候其實是囿於自己所掌握的語彙數量及深度。你無法「想像」一個你無法用母語或其他語言「講」出來(哪怕是在心裡默念)的事物。這是所謂的「語言決定論」。你的語言反應了你的成長和生活,甚至也框住了你的想像。
那麼,我們該如何拓展思維的疆界,向廣漠的寫作之地播下更多創造的種子?
對我而言:答案是「持續且大量的閱讀」,以及「持續且大量地寫作」。
作為一個以「書評」為主要創作體裁者,以上兩者緊密不可分割。雖然目前我每一次發表書評文章後,少則10個,多則達到300多個閱覽數(讚數最多約30左右),但因著自我設定的「50篇書評文章」才會設立個人專屬WordPress網站。
書評其實是一個很吃力的寫作過程。不同於電影或音樂賞析;閱讀,勢必要以幾種姿勢長時間地專注與運作大腦相當多的部分。讀完後要把書中精要部分打字成筆記,最後再將書中各處摘錄出來卻零散的筆記綜合整理成一篇具備導讀和批判性的文章。
我想不出除了寫詩以外,還有什麼更重的文體。(詩的沈重不在字數,而在其精練的每字背上所沈載的許多)
寫書評時,我從來不去預設要成為一篇「爆款文」;畢竟這是個速食時代,超過3分鐘或1500字的文章少有人看。可我所設想或所期待的讀者也從來不是網路速食的鄉民,而是同樣具有耐心、具有閱讀的慾望、以及擁有思辨的態勢者。
每一種文體,都有知己。
是如上的一份希冀,讓一代代寫作者,不知疲倦地字字落下,開疆闢土。
他們(也包括我)知道:文字、語言的魅力如同人類的愛一般,是可以跨越星際宇宙的尺度,可以與時空上任一點的靈魂發生糾纏。
我們將最瑰麗的部分留下,然後就只等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