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7|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貧而樂——話說顏回(2)

    在孔門的弟子當中,小孔子三十歲的顏回,是深受孔子讚賞的一個學生,不但學問好,聞一知十(子貢讚譽顏回),為人沉穩自省,德行高尚,也是孔子忠實的追隨者。但顏回一生人,從未出過仕,不是沒機會出仕,而是一心追隨孔子做學問,同時又不想踏足混濁的官場。可惜,一貧如洗,朝不保夕。在這樣的經濟條件之下,仍然能持守節操,仍然能不斷地求學問道的,實在少有。故此,孔子讚賞顏回,說:
    「賢哉,回也!一簞食(讀飼),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9】
    過去在課堂上,每每朗讀到這則《論語》時,都投放一點感情。首句「賢哉,回也」,筆者會平平陳述;但末句「賢哉,回也!」,則會深沉而帶感觸。
    孔子說:「顏回真賢德!一籃粗飯,一瓢清水,住在陋室,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回啊,卻仍然不改變他向道的熱誠。真賢德啊,顏回!」
    這則《論語》,重點在「不改其樂」。前面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是描述生活如何貧乏,貧乏到一般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但,顏回卻仍然不改其樂。「不改其樂」,即指無論處於任何逆境,面對任何困難,仍能堅持自己做人的信念,而在精神上自滿自足。容易嗎?
    此外,另一則《論語》,孔子也在讚賞顏回: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5】
    「三月」,指歷時長久。「其餘」,指其他弟子。
    孔子說:「回啊,他內心能持久不離仁德;至於其他弟子,也許偶然短暫地能做到而已。」
    人有情緒,事有順逆,這都是很平常也很經常的。加上經濟條件貧乏短缺,篳路藍縷,又沒有社會地位,招人白眼也時會發生的。但,顏回能懇切地做到「不遷怒,不貳過」,真誠地面對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人格,不遮掩、不逃避、不攀附、不希求、不忌羨,所以他的心境,能經常持久流露出平和、真誠、坦蕩、光明。對於生活上的得失,得,不以得為喜;失,不以失為憂。容易嗎?
    (2021-2-9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